大灣區 > 新生活

廣東率先全省實現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費)

發佈時間:2021-05-18 09:33:40  |  來源:大洋網  |  作者:林琳  |  責任編輯:

近日,在廣東陽江海陵島購置了不動産的丹麥籍卡爾先生“嘗鮮”使用了電子稅務局的跨境人民幣電子繳稅功能,簡單幾步便直接在境外完成了契稅的申報繳納,整個過程也不過幾分鐘。對於像卡爾先生這樣的購房者而言,跨境繳費的方式不僅節省了時間,還省去了委託代理人的仲介費用,極大提升了業務辦理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據悉,廣東稅務部門創新探索跨境人民幣業務在稅務領域的創新應用,率先在全省範圍推廣上線跨境人民幣電子繳稅(費)業務功能。該功能上線以來,業務進展順利,共完成1138筆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費)業務。

開拓創新,打開境外辦稅便利化大門

傳統境外繳稅(費)必須在境內開設銀行賬戶或進行跨境匯款,流程煩瑣複雜且可能需要支付額外的手續費用,為非居民納稅人探索高效便捷的跨境繳稅方式已迫在眉睫。

廣東稅務部門瞄準境外企業和居民“足不出戶”在境外納稅和業務辦理的訴求,上線跨境人民幣電子繳稅(費)業務功能,成功地實現了跨境支付的稅款實時直解入國庫,社保費實時直解入相應的各級社保基金財政專戶。

“廣東省稅務局攜手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銀聯公司,緊密合作攻克業務和技術‘難點’,為最終實現雲閃付App或銀聯線上支付‘跨境支付+直解入庫’的歷史性突破打下了堅實基礎。”廣東省稅務局收入規劃核算處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稅費業務的跨境結算在一年間加速推進。2020年,跨境人民幣電子繳稅實現了從試點到全面鋪開的深入推進。在前期推出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業務功能後,跨境人民幣電子結算又拓展覆蓋到廣東稅務部門徵收的所有“費”種,境外繳費人和靈活就業繳費人都能夠隨時隨地線上便捷繳納社保。納稅人或者繳費人直接使用境外銀聯信用卡或“雲閃付(國際版)”App通過廣東省電子稅務局等途徑完成跨境人民幣繳稅(費)僅需幾分鐘,實現了“全程網上辦”。

據了解,廣東省稅務局推出的跨境人民幣繳稅(費)功能具有三大便利化特色:零門檻辦理易操作——納稅人按照電子稅務局引導式流程一站式即可辦理跨境人民幣繳稅(費)業務,“零基礎”也能完成申報繳款流程。零間斷服務破限制——依託電子稅務局及銀聯繳款全流程自動化辦理,打破跨境繳稅(費)的時差與地域限制,為境外納稅人提供真真切切的線上“零等待”,7×24小時“不打烊”服務。零費用繳納減負擔——境外非居民納稅人選擇使用電子稅務局進行跨境人民幣電子繳稅全程“零費率”,不産生任何手續費,節省納稅人跨境繳稅成本。

“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費)具有零時差、零風險、零手續費的獨特優勢,又提高稅收徵繳入庫效率。無論是對納稅人還是對稅務部門,都産生了深層次的倍增效應。”廣東省稅務局徵管和科技發展處負責人表示。

中國澳門納稅人使用境外銀行卡完成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

勇立潮頭,營造“國際范”稅收營商環境

除上線跨境人民幣電子繳稅(費)業務功能外,辦稅繳費的諸多領域都經歷了一番“國際范”的創新升級。

例如,在實名認證環節,廣東稅務創新通過銀聯卡認證資訊實現境外人士的網上辦稅實名認證,破除境外實名認證壁壘,實現網上辦稅無差別;在對外付匯方面,上線“國際匯稅通”平臺,對接全球243個國家(地區)的常見貿易類型,為跨境交易、對外付匯業務提供一站式涉稅事項辦理平臺,對外付匯效率提升90%;針對廣東珠海橫琴購房需求,上線境外支援港澳臺居民不動産交易一網通辦等等……在廣東,辦稅繳費不斷向數字化辦稅國際生態進發,支援爭創國際營商環境“廣東樣本”。

廣東珠海橫琴新區稅務局通過“國際匯稅通”平臺讓納稅人無須跑稅務局即可辦理對外支付

這樣的“升級”還在以更大的力度推進。5月17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意見》,從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描繪了“十四五”時期稅收徵管改革和稅收現代化建設藍圖,這其中,全面推進稅收徵管數字化升級和智慧化改造是重要一環。

“當這一輪升級改造實現時,我國的稅收營商環境將實現質的飛躍,對外資的吸引力將進一步加強。”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國際聯合學院副教授、高級會計師李文認為,能夠更好地實現數字化升級改造的地區也將會擁有更大的稅收營商環境優勢。目前來看,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等傳統經濟領先地區仍然擁有優勢,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包含香港、澳門兩個跨境地區,在探索跨境稅務的數字化升級時可以為國際化合作提供參考和樣板。

廣東省稅務局徵管和科技發展處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東省稅務局將會繼續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結合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部署安排,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深入挖掘稅收大數據潛力,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等現代資訊技術,在跨境辦理稅費業務上繼續突破創新,為廣東打造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貢獻稅務力量。(文:記者/林琳 通訊員/岳瑞軒 圖:記者/廖雪明 通訊員/岳瑞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