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廣東印發方案打造大灣區世界級寄遞樞紐

發佈時間:2021-05-14 14:07:03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彭琳  |  責任編輯:

原標題:廣東印發方案打造大灣區世界級寄遞樞紐,到2025年——郵件快件收入達4500億元

5月1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推進廣東省郵政快遞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堅持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方向,將廣東打造成為全國郵政快遞業創新發展引領區、融合發展示範區、綠色發展樣板區、開放發展試驗區。

到2025年,廣東省郵件快件業務量達到500億件,業務收入達到4500億元,培育2家超千億元級、3家以上500億元級快遞網路企業,業務量和收入全國佔比持續領先,新創建2個中國快遞示範城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寄遞樞紐。

“快遞進村”▶▶解決農村電商“最後一公里”問題

《實施方案》落實“放管服”改革,優化經營環境,提出促進行業管理服務升級,簡化快遞企業開設手續。全面落實快遞企業在同一登記機關管轄範圍內“一照多址”登記改革要求,總結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內國際快遞業務(代理)經營許可審批事項下放試點經驗,有序複製推廣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

同時,方案要求推進低碳包裝、分揀和運輸,構建綠色生産方式。強化源頭管控,推動全面實現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配套系統防範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規範末端配送車輛通行,鼓勵引導企業使用符合城市運輸作業和環保要求的新能源車輛。

《實施方案》還提出,強化行業基礎設施建設,把快遞業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綜合交通建設投融資政策體系。完善農村設施網路佈局,全面實施“快遞進村”工程,解決農村電商“最初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問題。

城市末端服務網路建設,是近年來郵政快遞業備受關注的一個話題。《實施方案》指出,鼓勵郵政、快遞企業通過自建或與第三方合建等形式建設便民服務站,提升末端寄遞服務能力,將智慧投遞終端納入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和便民服務、民生工程等項目統一建設。對此,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區域研究所研究員蔣麗認為,這充分肯定了智慧投遞終端的作用,建設智慧投遞終端是解決“最後100米”配送壓力的必要措施。

“快遞出海”▶▶推動郵政、快遞企業加快“走出去”

郵政快遞業要實現高品質發展,關鍵在於市場主體。

《實施方案》提出,推動龍頭骨幹快遞企業、省屬重點交通企業組建國際快遞骨幹企業。對於大型快遞企業在廣東省設立國際國內和區域總部的,各地優先保障用地需求。對總部、航空快遞貨運樞紐、大型快件分撥中心設在廣東省的快遞企業,按“一事一議”的方式研究給予政策支援。

專家認為,發展總部經濟將從兩個方面促進提升廣東快遞業高品質的發展。一是,産生産業乘數效應和集聚效應,比如順豐作為龍頭企業,帶動了整個産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二是提升廣東快遞行業知名度和美譽度。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方案》還強調支援跨境寄遞企業發展。廣東跨境電商蓬勃勢頭,直接帶動跨境快遞業務發展。今年1-3月,廣東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7.9億件,同比增長69.2%;其中,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2.9億件,同比增長46.0%。

根據規劃,廣東實施“快遞出海”工程,推動郵政、快遞企業加快“走出去”,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服務能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寄遞樞紐。

此外,《實施方案》還提出推動行業科技創新應用,鼓勵郵政、快遞企業推廣應用北斗導航、區塊鏈等現代資訊技術及智慧終端。建設高素質行業人才隊伍,將郵政快遞業納入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範圍。

廣東省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國繁表示,近年來,廣東省郵政快遞業高速發展,業務體量持續保持全國第一,産業規模達2000億元級。但行業經營環境有待優化,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加強,市場主體需壯大。(記者/彭琳 實習生/徐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