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新基建

攻堅“大交通”,中山構建“四縱五橫”高速網

發佈時間:2021-05-06 13:22:56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何偉楠、雷海泉  |  責任編輯:

原標題:攻堅“大交通”,中山構建“四縱五橫”高速網打造大灣區西翼重要交通樞紐

臨近中午,中山市火炬開發區益圍路的工業園區內依然繁忙,幾位外地客商經由廣澳高速造訪中山聯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聯合光電”)。會客的同時,幾輛滿載光學鏡頭等零部件的貨車從廠區緩緩駛出,經廣澳高速行駛1個多小時後,將貨品送到珠江東岸的客戶手上。

從粵港澳大灣區上空觀察珠江口西岸,中山未來的發展格局,正在被加快織密的路網勾勒得越來越清晰。

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緊扣深中通道通車前的“窗口期”,這座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正發起交通攻堅戰,加速構建“四縱五橫”高速網和“二環十二快”的幹線公路網,同時加快軌道交通建設,構建高鐵、城軌、高速、快線、港口一體化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重要綜合交通樞紐,以“大交通”建設,鋪平高品質崛起之路。

激活新平臺

打通“3+4”平臺發展脈絡

全長130多公里的廣澳高速,從廣州蜿蜒南下,貫穿中山市,到達珠海。在中山境內,它從北向南經過三角、民眾、港口、火炬7個鎮區,與中江、珠三角環線等高速相交互通,共同組成了中山現有的高速交通骨架。

1999年12月,廣澳高速廣珠段建成通車,成為中山市境內建成通車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並首次通過虎門大橋連接廣深高速,將中山與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等城市連成一體,成為帶動中山沿線區域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2000年,廣珠段日均高峰車流輛為2萬多車次,目前,這一數字已經增至20余萬車次,增長了10余倍。20年間,中山市GDP總量也隨著廣澳高速的車流量增長了10余倍。

聯合光電成為廣澳高速通車的受益者之一。2005年,聯合光電在中山市火炬開發區落地紮根,在廣澳高速的帶動下,這家光學鏡頭製造企業快速成長,成為國內行業的“領頭羊”。依託廣澳高速及其連接線的帶動作用,目前,聯合光電已經吸引了200多家光電産業上下游企業在中山落地,打造了一條相對完整的産業鏈。

去年以來,中山提出通過全市“一盤棋”和跨鎮街統籌打造重大産業平臺的構想,建設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岐江新城以及科學城、香山新城(南部新城)、西部産業園、北部産業園七大平臺,並把重大平臺建設與搶抓“雙區”建設歷史機遇、落實深中産業拓展走廊、珠西高端産業集聚發展區戰略規劃結合起來,作為全市“頭號工程”來抓。

隨著“3+4”重大産業平臺建設的推進,中山市正跨越鎮街行政區界限發起一場前所未有的資源大整合行動,同時大力推動“四縱五橫”高速網和“二環十二快”的幹線公路網加快建設。

再造新動能

構建傳統産業升級新路徑

今年以來,位於中山市黃圃鎮大雁工業區的泛亞電業有限公司(下稱“泛亞電業”)成品出貨節奏不斷加快,但公司總經理鄧淑珠卻感到更加“省心”了。

泛亞電業是一家通信電纜生産企業,主要客戶在深圳,交通運輸一直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去年底,途經小欖、東鳳、南頭、黃圃四鎮的廣中江高速三期通車,泛亞電業的廠區緊鄰黃圃鎮出入口,出發經廣中江高速轉東新高速,僅需10分鐘,比以往快了很多。

廣中江高速,是粵港澳大灣區高速路網重要的“加密線”,也是中山“四縱五橫”高速公路網中最北部的重要“一橫”。廣中江高速串聯佛開、江肇、廣珠西、東新等8條高速,以“平均不到4公里就有一座互通立交”的密度,將佛山均安、中山小欖、南頭、黃圃等12個工業強鎮連接起來,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工業大道”。

20多年前,跨市交通建設,打通了中山承接順德家電産業資源外溢的快車道,中山家電産業沿交通幹道落地並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以廣珠西線高速為主軸、以南三公路等快速路為支線的産業集群“魚刺圖”,如今打造起千億級家電産業集群,與佛山順德共同構成了珠三角的“黃金家電産業帶”,同時孕育了五金、燈飾照明等傳統優勢製造産業。

如今,高速公路正在為中山傳統製造業升級發展帶來新的想像,接駁新的“出路”。交通升級,正在推動中山鎮域産業協同發展提高到新的水準,重塑中山專業鎮的形態。

借交通升級之勢,中國家電品牌基地南頭鎮計劃加強與周邊鎮街合作,整合區域家電産業優勢資源,協同打造大灣區世界級家電産業集群,推動傳統家電製造業提質發展。

提速新鄉村

農村轉型走上“快車道”

4月30日,中山市南朗鎮崖口村,剛剛正式開業3天的“禾舍書屋”民宿,“五一”期間大部分房間已被客人預訂。

廣州人潘志泳是民宿的主理人之一,去年4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崖口村遊玩,一下子被這裡3000多畝連片稻田吸引住了。過去盤旋在腦海中想開民宿的念頭冒了出來。十多天后,他再次來到崖口村商談合作經營事宜,並在稻田邊物色了一棟3層民居。

設計、裝修,整整一年後,今年4月底,整飭一新的民宿正式開門迎客。潘志泳認為,這裡的民宿受客人歡迎的原因,除了村裏景色好、周邊旅遊資源豐富,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交通十分方便。

7公里外,南朗鎮左步村,也迎來了“五一”客流高峰。5月1日當天,大約5000名來自周邊城市的自駕遊客沿著廣澳高速來到這座美麗鄉村,打卡稻田玻璃書屋,留影彩繪墻前,漫步鄉村小徑,度過假期首日。

已經駐村13年的工作組幹部梁漢雲,將這些年的變化看在眼裏。他介紹,憑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2010年起,左步村便開始自發探索鄉村旅遊産業。2017年起,中山市開始集中力量打造美麗宜居示範村、特色精品示範村,左步村喝到了“頭啖湯”。

去年,南朗鎮、左步村兩級出資對鎮區道路進行了升級,平坦的柏油路直通到村,並全線加裝了路燈。梁漢雲説,高速公路的建設,為中山近年來鄉村旅遊的興旺添了一把火,正帶領農村走上轉型發展的“快車道”。

路網簡介

中山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目前,中山市正打響交通攻堅戰,全面融入大灣區現代化交通體系,加快構建“四縱五橫”高速路網,推動深中通道、中開高速、東部外環高速、西環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加快軌道交通建設,構建高鐵、城軌、高速、快線、港口一體化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重要綜合交通樞紐。

高速公路方面,“四縱”包括已通車的廣澳高速、廣珠西線高速,以及正在建設中的東部外環高速、西環高速。“五橫”,一橫為在建的廣中江高速,二橫為南中高速—中江高速,目前南中高速、中江擴建項目先行段已啟動建設,三橫為在建的中開高速—深中通道,四橫為已通車的西部沿海高速,五橫為在建的香海大橋。

幹線公路方面,中山市正加速推進“二環十二快”路網建設。一環:由北外環路、長江路、博愛路和G105組成,基本都已快速化改造完成,總里程約26公里。主要功能是串聯中山市主城區主要幹道,快速疏導主城區交通。二環:由6月底通車的沙港公路、正在改建的逸仙路、南外環以及在建的西二環(港口至橫欄段)組成,總里程約58公里。主要功能是串聯中山市中心組團主要交通幹道,密切聯繫主城區交通。

十二快:古鎮快線、G105北線、黃圃快線、三角快線、民眾快線、火炬快線、翠亨快線、南朗快線、坦洲快線、G105南線、大涌快線、橫欄快線。主要功能是承擔中心組團向各鎮區輻射的快速通道,部分能夠對接周邊城市。

沿線案例

依託高速公路網謀劃全域旅遊

一隻鳳梨帶動的文旅産業

“五一”首日,廣珠西線高速上車流不息,數以萬記的遊客來到中山市神灣鎮,品嘗當地的鳳梨。

近年來,神灣鎮利用國家地理標誌産品神灣鳳梨,持續推動特色農業種植、鄉村旅遊産業發展,並深入探索文旅産業融合,在越來越便捷的高速公路交通助力下,打開了全新的産業經濟發展局面。

當天,以“我和神灣鳳梨有個約會”為主題的首屆神灣鳳梨文化旅遊周,在神灣鎮中心廣場隆重開幕。不僅有鳳梨吃,神灣鎮還精心地準備了鄉村美食嘉年華、無人機飛行秀、文藝晚會、“鳳梨的村”鄉村大舞臺、神灣遊艇文化節、“尋味神灣,暢享自遊”自遊農場等系列活動。

“有了高速公路,自駕遊客就可以方便地來到鳳梨田邊。”作為全鎮最早開展神灣鳳梨規模種植的“土著”之一,“自遊農場”的負責人陳倩文,見證了神灣將一隻鳳梨打造成一個文旅産業的過程。

2013年初,廣珠西線高速公路第三期項目(G94珠三角環線)正式建成通車,廣珠西線高速公路實現全線貫通,三期項目連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順接珠海段支線,通車後廣州到珠海駕車距離將由原來2小時縮短至1小時。

交通的便利,讓神灣鳳梨迎來了“逆襲”機會,圍繞一隻鳳梨,神灣鎮開始探索文旅産業深度融合發展之路。今年1月,神灣鎮正式發佈《神灣鎮全域旅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吹響打造大灣區國際精品旅遊小鎮號角。按照規劃,至2023年,神灣將力爭形成橫向融合、縱向呼應、相互配套的全域旅遊規劃體系,初步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精品旅遊小鎮。(記者/何偉楠、雷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