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新經濟

廣東一季度工業經濟開局良好,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發佈時間:2021-04-25 09:18:07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彭琳、劉倩  |  責任編輯:

原標題:粵一季度工業經濟開局良好,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規上工業比增28.9% 新經濟比增16.9%

4月23日,廣東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召開2021年一季度新聞媒體發佈會,公佈了工業運作的最新數據。

今年一季度,廣東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9%,比全國(24.5%)高4.4個百分點。其中,新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新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16.9%,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6%。工業投資增速好于全國。21個地級以上市全部正增長,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等工業大市增速平穩。

廣東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東文表示,廣東工業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工業生産和工業投資較快增長,國內外市場需求持續好轉,企業産能利用率加快恢復,工業經濟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工業生産態勢良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全國高4.4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廣東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9%,比2019年同期增長9.4%,兩年平均增長4.6%;3月當月增長10.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GDP增速(18.6%)高10.3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1.2%。

與全國比較,廣東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全國(24.5%)高4.4個百分點。中小微企業發展良好,規上中小微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2%,比2019年同期增長13.8%,兩年平均增長6.7%。

在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7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在重點行業中,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7%,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1%,石油化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4%,電子資訊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7%。

其中,汽車製造業産銷潛力繼續釋放。1-3月,廣東全省汽車産量73.94萬輛(佔全國比重11.6%),同比增長95.2%。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273.1%。重點企業中,廣汽集團産值增長82.9%,汽車産量銷售同比增長80.7%和62.2%;比亞迪汽車産值增長96.1%,汽車産銷量同比分別增長75.7%和70%。

企業産能利用率也加快恢復,處於較高水準。據對8881家工業企業問卷調查,廣東全省綜合産能利用率為79.8%。

吳東文介紹,下來將繼續採取積極措施,協調幫助解決企業生産經營中存在的困難,更好服務企業、服務經濟發展,保持定力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工業新動能穩步增長新經濟佔地區生産總值25.4%

以數字經濟、新一代資訊技術等為代表的新經濟不斷發展壯大。一季度新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16.9%,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25.4%,比上年全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工業新動能穩步增長,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6%,兩年平均增長6.3%。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4%,兩年平均增長2.2%。其中,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較高附加值的工業産品産量保持快速增長,1-3月,鋰離子電池、3D列印設備、工業機器人、積體電路分別增長78.2%、170.4%、138.9%和68.5%。

四大彩電企業(TCL、創維、康佳、廣東長虹)4K電視産量653.44萬台,同比增長26.4%,佔其電視總産量的47.3%;4K電視銷量618.7萬台,同比增長21.6%,佔其電視總銷量的47.5%。

此外,軟體資訊服務業較快增長。廣東全省軟體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9%,比2019年同期增長21.7%,兩年平均增長10.3%。軟體業務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5.6%;出口同比增長6.8%。電信業務收入增長8.8%。

截至今年3月底,共建設5G基站125521個,5G行動電話用戶數2083.5萬戶。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認為,前端軟體+後端硬體,發力提升了廣東全省産業鏈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水準。從數據可以看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高度融合發展,助推廣東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工業投資增速快比全國高7.4個百分點

從工業投資增速來看,廣東增速好于全國。廣東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5.2%,比2019年同期增長5.1%,兩年平均增長2.5%。工業投資增速比固定資産投資(31.9%)高3.3個百分點。與全國比較看,廣東省工業投資增速比全國(27.8%)高7.4個百分點。

“産業投資恢復較快,主要在於市場主體投資信心的穩步回升,對廣東省産業特別是製造業的整體預期向好。”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李志堅指出,未來廣東應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重點産業集群的建設來優化投資佈局,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支援,營造更有利於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鏈現代化的營商環境。

分區域看,珠三角核心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6%;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分別增長29.1%和31.1%,北部生態發展區增長32.2%,增速略高於廣東全省平均增速。分地市看,21個地級以上市全部正增長,增速最高的是清遠市(44.1%),兩年平均增速最高的是陽江市(25.2%);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等工業大市增速平穩,區域工業發展協調。(記者/彭琳、劉倩 通訊員/粵工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