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價事關國家教育方針的全面落實;某種意義上講,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如何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服務我國“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的總體發展戰略?在2021年4月16日于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召開的第六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新聞發佈會上,記者了解到北京師範大學劉堅教授、劉紅雲教授團隊發佈了“全國首個區域教育品質健康體檢報告”,報告全面梳理團隊七年多來在181個區縣的2638所小學、1322所初中和140所高中採集到的區域教育品質健康體檢結果,並從教育品質綜合評價的角度提出一系列統籌推進國家“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所需關注的重要問題,充分體現了教育評價的導向作用。
2014年3月,該團隊曾發佈全國首個“區域教育品質健康指數”(以下簡稱“指數”),引起了各級政府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都進行了深度報道。
本次發佈是繼“指數”發佈以來區域教育品質評價研究領域的又一標誌性成果。在項目綜合團隊與劉紅雲教授等統計測量與評價領域專家,鄭國民教授、羅星凱教授等十多位各學科領域的課程專家,以及王耘教授、胡咏梅教授、劉儒德教授等相關因素測評領域專家連續七年的共同努力下,初步構建了一系列測量與評價相關工具,並形成了義務教育階段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準常模數據庫”以及部分省域高中階段的測評數據庫。本次測評結果發佈基於上述數據庫展開,涵蓋不同學段(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地域(東、中、西部地區),不同學制類型(小學、初中/九年一貫制/十二年一貫制),不同性別(男/女生),不同戶籍(本地/非本地戶籍),不同家庭狀況(單親/非單親,獨生子女/非獨生子女家庭,流動/留守兒童)等各類群體;累計採集176萬餘名小學生,207萬餘名初中生,19萬餘名高中生,數萬名教師、萬餘名校長和110多萬名家長的測評數據。
該研究團隊依託2014年發佈的“區域教育品質健康指數”框架,以學生發展五大維度及影響學生發展四方面因素為線索,採用機器學習技術、增值評價分析、結構方程模型等多種統計方法,分別從品德行為、學業發展、興趣愛好、身心健康、學業負擔及影響學生發展的個體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等對我國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的共性問題和全社會對教育領域的普遍關切進行系統剖析,並生成以下10條基本結果。
一、中小學生品德發展狀況總體良好,
公平、助人、責任等維度的表現有待提升
通過分析東、中、西部地區連續多年的監測數據發現,多數中小學生品德行為表現良好且相對穩定。不同區域在品德行為各分維度上的表現呈現一些共性特徵:小學生在正直、友善、誠實等維度表現出較高水準,初中生在正直、友善、信賴等維度上表現出較高水準;中小學生在公平、助人、責任等維度的表現有待提升,提高小學生的個人責任感、初中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學生的公平意識與助人行為,將是學校未來德育工作的要點;研究發現,影響小學生品德行為表現最主要的三個因素分別是師生關係、同伴關係和學習壓力;影響初中生品德行為表現最主要的三個因素分別是同伴關係、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習自信心。
在181個縣(市、區)中,有87%的縣(市、區)的品德行為指數在70-85之間,區域間的差異較小。同一地區在不同年份之間的表現也相對穩定,如中部某市四、八年級學生連續幾年所表現出的整體水準保持穩定(2014、2015、2016年、2017年和2019年,四年級品德行為總體指數分別76、75、75、77和78;八年級品德行為總體指數分別79、74、73、76和77)。
無論是在東部、中部還是西部區域,監測數據普遍顯示四、八年級學生在品德行為不同維度上存在差異並表現出共性特徵。如東部某省監測數據顯示:四年級學生高正直的人數比例達到了81%,在公平、個人責任等維度,高水準表現的學生所佔的人數在55%及以下。八年級學生高友善的人數達到了88%,但在公平、助人等維度高水準的學生比例分別為46%和55%。
上述趨勢在中部、西部地區同樣存在。因此,提高小學生的個人責任感、初中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學生的公平意識與助人行為,將是學校未來德育工作的要點。
進一步研究發現,在小學階段,影響學校品德行為表現最主要的三個因素是師生關係、同伴關係和學習壓力,學校間品德行為差異有77%是由以上三個因素造成的,特別是師生關係的解釋率高達64%;在中學階段,影響學校品德行為表現最主要的三個因素是同伴關係、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習自信心,學校間品德行為差異有79%是由以上三個因素造成的,其中同伴關係的解釋率高達64%。
可見,在小學階段重視構建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以及減輕學業壓力,在中學階段重視同伴關係發展、改善教師教學方式對於開展德育工作十分重要。
二、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學業表現總體優良,
少數欠發達地區學生學業達標情況值得引起高度關注
在所有參測的181個區縣中,有81%的區縣九成以上小學生學業水準達到國家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有72%的區縣九成以上初中生學業水準達到國家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香港地區同類型大規模測試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港區小學生學業水準合格率為85%-90%,初中生學業水準合格率為80%-85%。由此可見,內地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水準表現總體優良;但是西部少數欠發達地區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學業水準合格率僅在40%-60%之間。
該團隊從縣域層面出發,分析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各區縣學業發展情況。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各區縣學業情況總體表現良好。81%的區縣九成以上的小學生學業發展達到了國家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72%的區縣九成以上的中學生學業發展達到了國家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在我國學生學業水準表現總體良好的背景下,學業達標率低的情況依然存在,部分西部欠發達的區縣學業達標率僅為四成,值得引起關注。
數據表明,記憶策略並不能帶來好的成績,尤其在解決複雜問題時,在建構策略方面表現較好的學生往往更具優勢。
幾年來,該團隊對多個測試地區都得到同樣的數據結果。以不同測試地區的中學數據為例,在複雜問題解決上,具有記憶策略傾向的學生得分率均低於建構策略傾向的學生。
進一步分析發現,小學階段影響學校高層次能力表現最主要的三個因素是師生關係、同伴關係和學習策略,學校間高層次能力差異有19%是由以上三個因素造成的;中學階段,影響學校高層次能力表現最主要的三個因素是親子關係、家長參與和教師教學方式,學校間高層次能力差異有20%是由這三個因素造成的。
三、中小學生手機依賴比例呈上升趨勢,農村地區手機依賴情況尤其值得關注;子女往往會效倣父母的手機依賴行為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是最近幾年來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以手機依賴為例,項目組研究發現,中小學生有手機依賴的學生比例均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且中學生手機依賴情況比小學生更嚴重。相比于城市和縣鎮,農村地區學生手機依賴情況尤其值得關注。由於手機依賴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因此,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非常重要。研究發現,子女手機依賴行為的産生受其父母手機依賴行為的影響較大。所以,父母應重視自身手機依賴行為可能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
學生使用手機的現象較為普遍,學生擁有手機的比例越來越高,有一定比例學生已出現手機依賴(小學7%,初中19%)或手機依賴傾向(小學5%,初中9%)。
在參測學校中,學生有手機依賴或有手機依賴傾向的比例差異很大,最高的學校有近七成的學生有手機依賴或手機依賴傾向。整體看來,中學生手機依賴情況比小學生更嚴重。多年追蹤數據表明,有手機依賴或手機依賴傾向的學生比例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數據顯示,小學階段,城市、縣鎮和農村學生擁有手機的比例分別為42%、35%和37%,城市學生手機擁有率更高,但農村地區學生有手機依賴和手機依賴傾向的比例更高(合計17%),城市和縣鎮地區為11%和12%。中學階段,城市、縣鎮和農村學生擁有手機的比例分別為77%、70%和78%,城市和農村學生手機擁有率相當,但農村地區中學生有手機依賴和手機依賴傾向的比例依然最高(合計30%),城市和縣鎮地區分別為23%和26%。
多項研究表明,手機依賴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如與較低的生活滿意度以及焦慮、抑鬱甚至是自殺意念等心理問題緊密相關。
數據顯示,不能自主安排自己課餘時間的學生、被同伴欺淩的學生更容易産生手機依賴;另外父母有手機依賴行為,其子女手機依賴的比例幾乎翻倍;如果教師能更多的關注學生,則會減少學生對手機的依賴。
四、部分地區超過半數的初中生僅文化課補習每週3小時以上,校外補習對學習困難學生效果有限,對成績優秀的學生“有百害而無一利”
近年來,我國校外補課(文化課補習)現象愈演愈烈,已經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本研究數據表明,小學有22.2%的學生每週至少參加3小時以上的校外補課,初中學段這一比例為32.8%,且有10%的區縣每週校外補課3小時以上的學生比例超過50%,甚至部分區縣每週校外補課6小時以上學生的比例超過35%。進一步分析發現,參與校外補課對成績優秀的學生“有百害而無一利”,這類學生每週參與校外補課的時間越多,其內部學習動機、主觀幸福感等越低。即使對成績一般的學生而言,每週參與校外補課的時間越多,學業成績不增反降。
該團隊研究發現,有22.2%的小學生和32.8%的初中生每週參與校外補課的時間在3小時以上。不同區縣學生參與校外補課狀況存在明顯差異。小學每週參與校外補課3小時以上的學生比例分佈在3.5%-43%之間;初中每週參加校外補課3小時以上的學生比例分佈在4.1%-75.4%之間。通常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及其家長會尋求校外補習以提高成績,但數據分析發現,成績一般的小學生中有23.5%每週參加校外補課超過3小時,而成績優秀的小學生中也有22.9%每週參加校外補課超過3小時;對於初中生而言情況相反,成績優秀的初中學生每週參與校外補課的情況反而更嚴重。成績優秀和成績一般的初中學生每週參加校外補課超過3小時的比例分別為34.9%和13.2%。進一步分析發現,成績優秀的學生群體中,每週參與校外補課的時間越多,學生內部學習動機和主觀幸福感越低;在成績一般的學生群體中,每週參與校外補課的時間越多,學生學業成績越低。
五、我國中小學生睡眠嚴重不足,小學生睡眠時間達不到國家規定標準的比例高達88.8%,初中生的這一比例更達到95.7%,有34.2%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
睡眠不足是我國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又一突出表現。持續多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小學階段能夠保證10小時睡眠時間的四年級學生比例僅為11.2%,有24.3%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初中階段能夠保證9小時及以上睡眠時間的學生比例僅為4.3%,有34.2%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分析不同區縣學生睡眠不足的原因後發現,導致學生睡眠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分別為完成“家長安排的補習”和“學校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然而,犧牲睡眠時間並不一定能夠帶來學生學業水準的提升。減少睡眠時間不僅對提升學業成績“收效甚微”,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將帶來更嚴重的負面影響。當學生平均睡眠時間每減少1小時,學生的學習壓力和網路成癮的比例會顯著上升,而主觀幸福感、學習興趣、藝術興趣和體育興趣等均會有不同程度的明顯下降。
中小學生睡眠時間調查數據結果顯示,小學絕大部分學生每天平均睡眠時間為9-10小時,約佔學生總數的34.2%;能夠保證10小時及以上睡眠時間的學生比例僅為11.2%,還有24.3%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初中絕大部分學生的睡眠時間為7-8小時,約佔學生總數的38.1%;能夠保證9小時及以上睡眠時間的學生比例僅為4.3%,還有34.2%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
通過對不同區縣中小學生入睡困難的原因進行分析後發現,無論地處東、中、西部,除學生身體因素所造成的入睡困難外,導致學生入睡困難最主要的原因是完成“家長安排的補習”和“學校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在某些西部欠發達地區,寄宿生入睡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校疏于管理。
該團隊通過對中小學生睡眠時間的分佈及其與學生學業成績關係的分析發現,犧牲睡眠時間不一定能帶來學生學業水準的提升。進一步分析發現,小學階段每天睡眠時間9-10小時的學生,他們的平均成績為588.2,睡眠時間在8小時及以下的學生平均成績下降了66.6分,相當於每天少睡1-2小時的這一學生群體,比前者少接受約1.7學年的學校教育,初中階段數據也有同樣的趨勢。
犧牲學生睡眠時間不僅對提升學業成績“收效甚微”,對學生的身心健康、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將帶來更嚴重的負面影響。小學階段,學生每天減少1小時睡眠,學習壓力較大的學生比例將上升7.6%,網路成癮的比例將上升9.6%,主觀幸福感較高的學生比例將下降7.9%,學習興趣、藝術興趣、體育興趣較高的學生比例將分別下降7.6%,3.2%和2.6%。同樣,初中二年級學生若每天減少1小時睡眠,學習壓力較大的學生比例將上升4%,網路成癮的比例將上升8%,主觀幸福感較高的學生比例將下降10.5%,學習興趣、藝術興趣、體育興趣較高的學生比例將分別下降6.4%,1%和2.8%。
六、保障睡眠、規律早餐、每天鍛鍊、堅持閱讀、豐富親子活動
讓超過九成的小學生和八成的中學生感到幸福
提升學生幸福感,做好五項基本“保障”至關重要。若能為學生提供五項基本“保障”——基本保障睡眠、規律早餐、保證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保證每天閱讀半小時、父母關注子女生活,則91.5%的小學生和84.1%的中學生會感到“幸福”。每缺乏一項“保障”,中小學生幸福感較高的比例將下降10%左右。
該團隊綜合分析了學生睡眠(基本達到國家要求的睡眠時間)、早餐(每週至少五天早餐)、體育鍛鍊(每天均參與體育鍛鍊)、閱讀習慣(每天閱讀半小時)及父母對子女生活的關注程度對學生主觀幸福感發展的潛在影響。數據表明:以小學生為例,得到五項基本“保障”的學生比例僅為12%,而在這些學生中,感到幸福的學生比例為91.5%。當所有“保障”均不能滿足時,學生感到幸福的比例僅為48.9%,平均而言,每缺乏一項“保障”,學生幸福感比例會下降10%左右。
七、多閱讀、喜歡閱讀、閱讀有益的書,有助於學生發展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閱讀相關數據充分詮釋了冰心“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意涵。數據表明,閱讀有助於學生學業及心理健康的發展,有助於降低網路成癮和手機依賴,提高主觀幸福感。每天閱讀半小時,就能給學生帶來較大收益;當家中藏書量相當時,擁有較高閱讀興趣的學生學業表現較佳;此外,有選擇地閱讀也非常重要,閱讀故事書及介紹人物或自然的書,有助於學生發展。
該團隊對有關學生閱讀的相關情況進行了多維度的調查,其中包括家庭藏書量、閱讀時間、閱讀興趣、讀物類型等,基於多年的研究數據,發現多閱讀、喜歡閱讀、閱讀有益的書,均有助於學生的發展。
數據顯示,以小學為例,藏書量越多,成績越佳。當家中藏書量僅為20本以下時,學生學業成績平均為514分,而家中藏書量達200本以上的學生,學業成績平均為607分。數據表明,只要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每天閱讀半小時,就能夠比完全沒有讀書習慣的學生高出42分(相當於多接受了約1學年的學校教育)。讀書的益處除了體現在學生學業表現外,也體現在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方面。數據發現,家中藏書量越多的學生,其網路成癮和手機依賴的程度越低,且主觀幸福感越高。
當家庭藏書量相同時,學生是否對閱讀感興趣則成為關鍵因素之一。數據表明,當家庭藏書量相同時,擁有較高閱讀興趣的學生學業均分相較“低閱讀興趣”的學生高出25-32分左右。
有選擇地閱讀也非常重要,如果選擇閱讀故事書及介紹人物或自然的書,則閱讀頻率越高,學生學業表現越佳;但如果選擇閱讀漫畫書,則隨著閱讀頻率的增高,學生學業表現反而更低。
八、中學階段,父母過多關注子女學習,尤其是考試成績或名次,往往不利於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對於不同學段的學生而言,父母關注、關心子女的方式存在一定差異。無論是在小學、初中或高中學段,家長更多關心子女的日常生活、愛好特長、同伴關係或學校氛圍時,學生在學業發展、興趣愛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現更好;但是,若家長更多關注子女的學習情況,尤其是過度關注子女考試成績及名次,對於初中、高中段的學生發展可能適得其反。
該團隊對家長參與子女生活和學習的內容和程度等做了長達七年的追蹤調查,並基於多年數據對小、初、高三個學段的家長參與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數據結果顯示:“父母如何參與子女的學習和生活”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影響不同。
在小學階段,無論是家長對學生學習還是生活方面的參與,均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在學業、興趣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家長參與組合中,“父母參與生活多、參與學習多”的學生學業成績最佳。而在初中階段,不同家長參與組合的學生學業表現差異並不大,相較而言,“父母參與生活多、參與學習少”的學生學業成績更高。到了高中學段,“父母參與生活多、參與學習少”的學生總體學業成績最佳,且優勢較為明顯。通過對不同組合的比較可以發現,“父母參與學習少”的學生,學業發展甚至更好。
由此可見,無論是小學、初中或高中,家長更多關心子女的日常生活、愛好特長、同伴關係或學校氛圍,都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在學業、興趣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發展;但是,若家長更多關注子女的學習情況,尤其是過度關注子女考試成績及名次,對於初中、高中段的學生發展可能適得其反。因此,全社會應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品質觀,創造有利於學生成長的家庭環境。
九、校長課程領導力對教師教育滿意度影響顯著,
其中實行民主決策是絕大多數校長們的短板
數據表明,校長課程領導力對教師教學方式、教師工作滿意度等都會産生較大的直接影響。然而,不同學校間校長課程領導力差異較大,西部地區校長課程領導力相對較弱。就全國情況看,在學校管理中實行民主決策是絕大多數校長們的短板。
在學校,影響學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幾乎都與教師有關,比如師生關係和教師教學方式等。而教師對學校是否滿意,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教學品質。該團隊的數據表明,影響教師教育滿意度的最重要因素是校長課程領導力。當控制學校平均SES(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後,校長課程領導力指數對教師教育滿意度指數的解釋率分別為38%(小學)和50%(中學),即造成不同學校教師教育滿意度差異的原因有38%(小學)和50%(中學)是由於校長課程領導力的不同造成的。
在不同參測學校中,中小學教師對校長課程領導力的評價差異較大,認為自己學校的校長能夠做到民主決策,鼓勵教師創新和支援教師專業發展的比例從0%到100%,且小學教師對校長的評價普遍高於中學。
以小學為例,不同地區校長課程領導力指數不同,東部和中部地區均為75,西部地區為63,相對較弱。數據表明,在校長課程領導力指數的三個子維度:民主決策、鼓勵創新和支援教師專業發展上,教師普遍反映校長在民主決策方面表現有待提升。事實上,有72%的小學校長和66%的初中校長在民主決策方面表現相對較弱。
十、我國小學和初中階段抗逆學生比例分別為15.5%和17.5%,良好的家庭和學校人文環境能夠幫助處境不利學生取得學業上的成功
本研究數據表明,小學和初中階段的抗逆學生比例分別為15.5%和17.5%。進一步分析發現,如果一個地區的親子關係良好,學校普遍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教師能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並採用得當的教學方式,那麼該地區學生的抗逆比例將顯著增加。
“抗逆學生”指的是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處於後1/4,卻能克服相對不利的成長環境,在學業成績上進入前1/4的學生。國際上通常用這些學生在相同家庭社會經濟背景學生中的佔比來衡量該區域的教育公平狀況。統計結果顯示,小學階段抗逆學生的比例為15.5%,初中階段抗逆學生的比例為17.5%。不同區縣抗逆學生比例差異較大,其中小學階段各區縣抗逆學生的比例為3.4%-26.3%,初中階段各區縣抗逆學生的比例為5.3%-32%。
數據分析發現,小學階段區縣社會經濟發展水準更高的地區抗逆學生比例反而較低,而初中階段兩者之間相關不顯著。國際相關研究表明,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往往更容易出現教育的兩極分化現象,當學生成長于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時,富裕家庭能夠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機會,使得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更難以實現抗逆。
進一步研究發現,家長若能夠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該地區小學和初中抗逆學生的比例將分別上升50%和53%;若家長能夠更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如博物館、文化站、科技中心等),豐富子女課餘生活,則小學和初中抗逆學生的比例將分別上升11%和15%。如果學校能夠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小學和初中抗逆學生的比例將分別上升33%和66%。如果教師能夠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小學和初中抗逆學生的比例將分別上升14%和17%;如果教師能夠採用恰當的教學方式,那麼小學和初中抗逆學生的比例將分別上升32%和47%。
除對義務教育階段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準常模數據庫”進行深入分析之外,該團隊對部分省域高中階段的測評數據也展開了相關研究。數據結果顯示:變革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高層次能力,對激發學習興趣和內部動機、緩解學習壓力均有積極促進作用。此外,控制“大班額”不僅為高中教師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提供條件,也能夠改善師生關係、提升教師教育滿意度
有數據表明,我國高中階段的教育正在發生積極變化,研究性學習已日益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採用研究性學習方式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高層次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和內部動機的發展,而且能夠緩解學生學業壓力。此外,多年來困擾我國高中教育的大班額狀況正在得到緩解,比如山東省高中平均班額實現“三連降”,班額達標率實現“三連增”。數據表明,控制“大班額”不僅為高中教師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提供條件,也能夠改善師生關係、提升教師教育滿意度。
自2017年起,該團隊對山東省17個地市140所高中進行連續三年的測評。2017年至2019年數據顯示,山東省高中研究性學習參與指數從43增長至80,其中主動參與研究性學習的學生人數從27%上升至48%。
同時,基於山東省高中2017年數據發現,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高層次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和內部動機的發展,而且能夠緩解學生學業壓力。
在大班額控制方面,在2017至2019年間,山東省高中平均班額實現“三連降”;班額達標率(控制在50人以內為達標)實現“三連增”。
數據顯示,平均班額越高的學校,師生關係指數的均值越低。隨著班額下降,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師滿意度等均會得到相應改善。
尾聲:教育品質綜合評價從2.0時代邁向3.0時代
本次區域教育品質健康體檢結果發佈是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推動教育品質綜合評價從2.0時代邁向3.0時代的一項重要里程碑。
在教育品質綜合評價1.0時期,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該團隊首要任務聚焦于從分數的“常模參照”到“標準參照”的轉型,引導全社會特別是教育實踐工作者將關注的焦點從“增效提分,分分必爭”轉向“讓每個學生達到課程標準基本要求”。
教育品質綜合評價2.0時期,則從“注重學業”轉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除學業成績標準達成度以外,教育品質評價的維度得到進一步豐富和拓展,涵蓋了學生發展所必須的品德、學業、身心、興趣、負擔等維度,以及影響學生發展的個體、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因素(如學業均衡、學習動機、學習自信心、學習策略、師生關係、同伴關係、親子關係、學校歸屬感、教學方式、校長領導力等)。
而在邁向教育品質綜合評價3.0時代的進程中,除了對現有指標體系進行更新,將近年我國教育發展關注的勞動教育、班額問題、學生抗逆、自主學習、選課走班、研究性學習、校園欺淩、手機依賴、網路成癮、家長參與等納入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中,還從評價理念、服務目標、數據採集方法、研究結果的代表性等方面進行全面升級。本次發佈的“區域教育品質健康體檢結果”在評價指標方面更加豐富多元;評價理念從單純對教育結果的評估轉向為了教育發展的評估;評價目標從服務區域教育督導轉向助推地區教育教學改進;數據採集方法從橫斷的、點對點的監測轉向縱向的、追蹤數據的積累;而數據分析結果所反映的教育問題既關注某一個區域、某一所學校的個性化問題,也基於全國“準常模數據庫”,逐步實現對我國教育發展本質問題的再思考,充分發揮第三方評估的獨立性、專業性與客觀性。
教育品質綜合評價3.0面臨突破:指向核心素養、基於真實情境、實現網路交互、採集實時數據。
雖然從教育品質綜合評價1.0到3.0時代所解決的核心問題和採取的手段方法各有側重,但其背後有一條始終貫穿全局的主線,就是以破除“五唯”,“堅持科學教育評價導向”,“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為基本指導思想,服務於我國“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的整體教育發展戰略,呼應《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關於建成“教育強國”的根本訴求。
在邁向教育品質綜合評價3.0時代的過程中,仍面臨一系列問題缺乏系統的解決方案。為此,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在珠海校區正式成立“教育評價創新中心”,並同時啟動“基於電腦交互環境的核心素養測評研究”項目。項目將重點解決教育品質綜合評價3.0時代如何在電腦交互網路環境下,基於真實情境,運用實時採集的大規模過程性數據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客觀評估,以克服傳統基於紙筆的學科測試對學生核心素養評估的局限性等問題。該中心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聯合國內外多家單位協同建設,集聚了相關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優勢資源,持續開展區域層面基礎教育品質診斷分析、反饋指導與改進提升工作,對完善我國教育品質評價體系、提升教育品質將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