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廣東唯一“兩業融合”試點先導區——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進入全面開發建設階段

發佈時間:2021-04-02 15:27:01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孫景鋒、王雅鑠  |  責任編輯:

原標題:廣東唯一“兩業融合”試點先導區——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進入全面開發建設階段 灣區西門戶崛起智慧未來城

3月末,廣東的天氣持續升溫,和天氣一樣熱值上升的,還有位於佛山市南海區的佛山西站樞紐新城。3月31日,南海區舉行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工作會,發佈了“兩業融合”建設行動計劃,片區智慧微城市頂層設計成果亮相,還有包括學校、會展中心等重點項目簽約落地,掀開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的新篇章。

依託佛山西站這一大灣區西部主高鐵站樞紐優勢,2019年南海區啟動開發建設佛山西站樞紐新城,致力打造成為大灣區輻射帶動泛珠三角區域發展的西門戶,建設廣佛國際大都市區面向未來城市的樣板間,創建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創新試驗區。

兩年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成功引進了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建川新中國百年博物館、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等龍頭標桿項目,快速形成磁聚效應。今年是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邁入“五年成形”發展階段的開局之年,隨著新一批重磅項目的落地,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正以堅定的步伐,朝著“灣區西門戶、廣佛未來城”的目標跨越發展。

高鐵樞紐上建城

繪就“灣區西門戶”城市藍圖

工作會現場,南海區發佈了“兩業融合”先導區建設行動計劃,標誌著南海區建設國家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區域邁出堅實一步。

隨著新一輪技術革命、産業變革和消費升級,“兩業融合”成為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搶佔未來産業競爭制高點的關鍵。2019年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關於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並在全國進行試點示範。“兩業融合”正式成為國家戰略。

去年7月,南海區成為廣東省唯一的國家“兩業融合”發展試點區域,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作為先導區,被賦予了率先探路“兩業融合”的任務。此次發佈的行動計劃,是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推動“兩業融合”的路線圖。

根據行動計劃,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立足佛山本地雄厚的製造業基礎,發揮粵港澳大灣區西部主高鐵站樞紐優勢,通過三大行動,實施十項重點工作,從産業、城市、區域三大維度來推進兩業融合先導區的建設。

對於年輕的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來説,行動計劃的發佈具有里程碑意義,接下來將全面轉入建設提速階段,在“十四五”開局之初全速前進。

從地圖上看,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位於粵港澳大灣區腹地,廣佛都市圈核心區,佛山市、南海區中部,規劃面積8.58平方公里,圍繞著佛山西站這一大灣區西部主高鐵站樞紐進行規劃建設,區域內共引入貴廣、南廣2條國鐵,廣佛肇、廣佛環線2條城際軌道,並規劃有佛山地鐵3號線、4號線、14號線和廣州地鐵28號線4條軌道交通線,成為佛山乃至大灣區軌道交通最密集的片區之一。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所在的獅山鎮,是全國知名的千億大鎮,支撐起南海區工業強區的夢想,正全力推進城市化戰略。

憑藉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和産業優勢,佛山西站樞紐新城被佛山、南海寄予厚望,以“灣區西門戶、廣佛未來城”作為目標,致力打造成大灣區輻射帶動泛珠三角區域發展的西門戶,建設廣佛國際大都市區面向未來城市的樣板間,創建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創新試驗區。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對於在座各位而言,可能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這是我們第一次正式系統性地亮相。”佛山西站建設管理局負責人表示,為了畫好這張藍圖,過去兩年很重要的工作是進行頂層設計,“因為我們是在一張白紙上構建一座新城,我們非常珍惜這張白紙,我們希望思考得更深入一點,規劃得更前瞻一點,描繪得更加精彩一點。”

人城産文站五位一體

打造“佛深”合作第一入口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按照“一年成勢、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時間鋪排,兩年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在完善頂層設計的同時,以“兩業融合”作為産業方向,在招商引資和産業發展上取得系列突破。

把握“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戰略機遇,充分釋放“‘1小時’+‘零換乘’”便捷往來大灣區主要城市的軌道通道優勢,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主動承接廣深港澳優勢産業溢出,突出與深圳合作,先後引入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成為“佛山+深圳”的第一入口和主要平臺,深圳開拓西部的重要節點和資源外溢承載地。

在3月31日活動現場,南海區政府與深圳市招商會展管理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會展中心成為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戰略合作項目,實現深圳—佛山兩地會展業的聯動發展。

通過與深圳市招商會展管理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導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專業的運營能力及會展資源。同時,也將對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各大展覽的專業化發展起到良好支撐作用,助力兩地優勢産業協同發展,打造“佛山+深圳”合作示範新標桿。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堅持人城産文站五位一體發展的思路,在城市發展上優先發展優質教育,佈局高端品牌學校,為高端人才落戶和優質産業落地提供強勁吸附力。

3月31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南海學校和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佛山西站校區兩大名校簽約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隨著兩所區直屬公辦名校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配備從小學到高中均為廣東省排名前十的優質教育配套,成為佛山乃至大灣區新的教育新高地。

去年,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還引入了建川新中國百年博物館,規劃建設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全國最大的文博綜合體,探索融合文旅、商業、酒店、博物館等多種業態的跨界商業綜合體,以文化引領城市品位。

當前,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已經插上三面旗幟,分別是以建川博物館文博綜合體為代表的文化旗幟,以兩所區直公辦優質名校為核心的教育旗幟,以騰訊工業網際網路粵港澳大灣區基地以及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為代表的科技旗幟。以此為抓手,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正從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出爐

建設廣佛大都市區未來城市

隨著“兩業融合”行動計劃的發佈,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轉入全面加速建設階段。而《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智慧微城市頂層設計方案》(下稱《頂層設計》)的出爐,則進一步描繪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的未來城市圖景。

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堅持“以人為本、數字引領、生態宜居”的原則,開啟以“智慧引領未來”的城市發展之路。

《頂層設計》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編制,首席科學家萬碧玉博士全程參與,自項目啟動階段便為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的智慧城市建設之路,量身定制,創新提出“智慧微城市”的設計思路。

萬碧玉介紹,“智慧微城市”是在微城市上進行升級,引入智慧醫務室、智慧步道、智慧化自助設施等。這些新的基礎設施,也成為智慧城市建設新的落腳點。

根據《頂層設計》,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依據“生態”“數字”“效率”“經進”“開放”五大設計理念,將數字智慧融入城市空間,開展五大場景和建設板塊的具體設計和實施,包括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的二樓步廊系統;打造科技的櫥窗,線上産業園;打造安全、舒適、智慧的文博廣場;打造全場景交通資訊匯集的智慧出行模式;建設多場景聯動的智慧微城市治理中心,為市民打造“一廊、一園、一廣場、每天都是一場智慧的出行體驗”,致力成為最具智慧製造産業特色的智慧樞紐微城市。

“我們希望在生産、生活、出行、能源等方面都能體現出智慧元素,把這裡建設成為華南地區一個標誌性工程,一座小而精的未來城市。”萬碧玉説。

而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自貿創新中心、城鄉發展中心主任余宗良看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作為全省唯一的“兩業融合”試點先導區,對內將引領佛山製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製造化,對外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服務型製造”輻射大西南的“樞紐”和“橋梁”。

從更廣的視野看,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正打造成一座“六度之城”:有著國家戰略佈局的高度,産業基礎的厚度,大灣區西部樞紐的速度,佛山百萬人口副中心的廣度,智慧微城市、教育新高地的溫度,更有著南海聚全區之力推進的力度。(記者/孫景鋒、王雅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