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50余個國家駐穗總領館官員走進珠江東岸看大灣區發展

發佈時間:2021-03-29 13:57:08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吳曉嫻、龔春輝  |  責任編輯:

原標題:50余個國家駐穗總領館官員等走進珠江東岸看大灣區發展 尋找合作機遇 攜手發展共贏

“廣東有很好的商業和投資氛圍,德國企業很樂於來到這片熱土。他們能在這獲得市場,能找到優秀的員工,也能得到政府多方面的支援。”在完成參訪行程後,德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總領事馮馬丁興奮地表示,廣東和德國的企業在汽車産業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的合作空間,期待兩地能夠進一步強化互聯互通,攜手實現發展共贏。

日前,2021年駐穗領團及外國駐粵媒體珠江東岸行活動舉行,來自50余個國家駐穗總領館官員與多家外國駐粵新聞機構,組團依次走訪了廣州、東莞、深圳等地,了解廣東在打造高品質發展動力源、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促進國際抗疫合作等方面的新舉措新進展,親身感受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新貌,從中發現合作潛力和機遇,助推今後與廣東的互利合作。

活動首日,各國駐穗領事官員參訪了廣州智慧財産權法院,以及廣州視源電子科技、廣州禾信儀器、金域醫學檢驗集團等企業。“技術的進步對於長足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這是中國發展如此迅猛的原因之一,很高興能了解這些成功的故事。”衣索比亞駐穗總領事吾乃圖·比拉塔·德貝拉感嘆道。

談及廣東和埃塞爾比亞的合作,吾乃圖·比拉塔·德貝拉表示:“目前有很多廣東的公司在衣索比亞投資,帶來了很多就業機會,我們對此非常感激。”他期待,在農産品、旅遊業等多個領域,進一步密切兩地的交流合作,“比如,衣索比亞盛産咖啡,我們希望開拓中國巨大的市場”。

巴基斯坦駐穗總領事迪亞爾·汗認為,深圳是一個充滿活力、有進取精神的城市,是知名的高科技中心,對外部投資和海外人才持包容態度,也在快速走向世界,並正在邁向更高層面的改革與發展。

疫情之下,世界各國該如何深化合作?以色列駐穗總領事勞霈樂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以色列和中國已經開展了緊密的合作,並一直互相支援。接下來,兩國應當攜手促進國家間的貿易、旅遊和人員流動的恢復,要避免讓疫苗問題政治化。

“當前最主要是進行資訊共用。我希望以色列和中國能夠互認對方的疫苗接種記錄,以便利雙方人員往來。”勞霈樂表示,未來5年,和廣東的務實互利合作對以色列來説是至關重要的。

“以色列和中國合作的多個重大項目,都落地在廣東省。”他説,“首先是廣州國際生物島,已經有20家以色列公司在這開展工作,未來5年我希望這個數字可以達到200家。另外,還有位於東莞松山湖的中以産業園和位於汕頭的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外國駐穗領團團長、烏干達駐穗總領事索羅曼·魯提嘉讚許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東省及廣州市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他相信,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廣州將繼續得到發展,其良好的商業環境、高速建設的基礎設施以及高水準的科技創新,將會吸引更多的外方企業及機構入駐。

在索羅曼·魯提嘉看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廣州與各國在貿易、投資、人文交流等領域的聯繫將會得到持續增強。

據悉,為幫助各國駐穗領館和外國駐粵媒體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廣東“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尤其是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情況,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今年將組織領館系列參訪活動,邀請外國駐穗領館實地考察珠江東岸、珠江西岸、粵東、粵西、粵北等地區。(見習記者/吳曉嫻 記者/龔春輝 通訊員/岳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