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新生活

廣東“藏糧于技”保生産:科技賦能農業 告別“面朝黃土”

發佈時間:2021-03-22 13:29:35  |  來源:南方網  |  作者:張子俊、黃進、邵一弘  |  責任編輯:

驚蟄已過,春耕正忙。

廣東省江門臺山市赤溪鎮700畝水田上空,一架無人機來回盤旋,進行水稻飛播,操控無人機的是遠近聞名的“新農人”鄭奕輝。

2013年,在外地務工的鄭奕輝返回赤溪鎮摸索種田,從最初的300畝水田到現在的720畝水田,鄭奕輝積極擁抱農業新技術,借助無人機飛播等,年收入從務工時的十萬元增至三四十萬元。

鄭奕輝的經歷是一個縮影。如今,走進廣東多地春耕現場,鐳射平地機、無人插秧機、5G智慧農業等屢見不鮮……一大批農業科技正賦能廣東農業生産,優化傳統耕種方式,逐步解決農業勞動力不足、效率低等問題,糧食安全多了科技保障。

機械化生産

農機裝備改變傳統耕種模式

在廣東茂名市茂南區金塘鎮,田園綜合體中的一片黑色旱地裏,旱地鐳射平地機、旋耕機、拖拉機等正配合作業。“這是一片復墾田,採用水稻旱播方式,通過鐳射平地機將高處的土推到低窪處,準確地平整田塊。”廣東省農業機械推廣站副站長熊元芳介紹。

隨後再用無人拖拉機、旋耕機耕整土地,最後通過水稻旱直播機,將水稻種子播到1—4公分的土壤裏,降低鳥、鼠吃種子的可能。“水稻旱種既是技術的突破,也是觀念改變,旱地裏機械化更容易推廣。”熊元芳説。

在一旁的傳統水稻田裏,農業機械也正讓種田變得輕鬆。“這臺是履帶式拖拉機,耕作層的深度在10—15公分,最關鍵的是不下陷。”熊元芳介紹,水田鬆軟,如果用傳統拖拉機,輪胎會破壞泥底層,導致插秧機等其他機械下陷,目前履帶拖拉機正在廣東水稻田裏推廣應用。

除了有人操作的農機,無人駕駛農機、播種噴灑無人機等也正在廣東多地推廣,極飛科技CEO彭斌介紹,2021年預計全國有3.1萬台極飛智慧農機投入春耕,包含極飛農業無人機、農業無人車、農機自動駕駛儀。“春耕之前智慧農機市場銷售火爆,截至目前極飛無人機的訂單量已經是2020年同期的2.5倍。”

先進的農業機械投入到春耕生産,進一步解放生産力。“以前使用人工和插秧機最多種田200畝,家裏5口人齊上陣都不夠,還要請人工才行,現在用極飛農業無人機播種、打藥、施肥,兩個人就能管理好承包的700畝水田,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鄭奕輝告訴記者,如今一畝水稻能增收約100—200元,每畝利潤可達600—700元。

可以説,隨著糧食生産的科技含量變得越來越高,農機正扮演著越發重要的角色。“面對城鎮化率提升、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緊缺的現實,農業生産已經到了機器換人的時候。”熊元芳説。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春耕水稻機耕面積將超1200萬畝,水稻機種面積超300萬畝,其中水稻精量穴直播、無人機直播面積近25萬畝,各種機械裝備累計有45萬台套投入春耕生産。

科學化種植

種養收全鏈條護航水稻生長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每到收穫季,金色的稻田總能吸引不少市民。人們不僅能在田裏看見白鷺,一旁的水溝中也有魚兒遊弋。但多年前,由於施肥過濫,墨園村稻田旁的臭水溝裏常充滿著水葫蘆。

“多虧了水稻‘三控’施肥技術,不僅降低化肥用量,增加産量,還讓村裏環境好起來。”農戶陳符玉在墨園村種植水稻多年,目睹了整個變化過程。他口中的水稻“三控”施肥技術,是針對水稻生産中化肥過量使用、病蟲害多、易倒伏等突出問題研製的技術。

“該技術的核心是科學減‘氮’。”廣東省水稻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鐘旭華博士介紹,水稻施肥可分為基肥、分蘗肥、穗肥、粒肥4個時期,廣東的傳統種植經驗中,基本只施基肥和分蘗肥,導致氮肥利用率低。

經過多年研究,確定“三控”施肥技術4階段分別施用40%、20%、30%、10%的氮肥,使氮肥吸收利用率穩定達到40%以上,可在節省氮肥20%左右的同時,保持稻穀産量平均增産超8%。

病蟲害問題也可通過控制氮肥投入量來緩解。“重點要減少分蘗肥。”鐘旭華説,採用“三控”施肥技術後,紋枯病、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等病蟲害減少,可少打農藥1—3次,有利於稻米食用安全。

另外,使用“三控”施肥技術的水稻莖稈比較粗壯,單莖重比常規栽培高20%左右,基部節間長度要相對縮短14.8%—42.9%,抗颱風能力大大增強。

“目前‘三控’技術在廣東省內的應用面積已超50%。”鐘旭華説,特別是抗性相對較差的優質稻品種,採用這項技術不僅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還解決了倒伏這一頭痛問題,並實現高産穩産、增産增收。

事實上,廣東農業科技貢獻率多年來位居全國前列,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廣東省的農業科技貢獻率70.2%。因此,在廣東春耕的稻田裏,運用的遠不止水稻“三控”施肥技術。

在汕頭市濠江區的示範片,耐鹽鹼水稻——廣紅3號已經種下,廣東沿海有了新的收成期盼。而在興寧、從化的連片示範田裏,香稻增香栽培技術正解決絲苗香米種植中香味減少的問題。

“2021年要求保糧食種植面積、保糧食産量,難度不小,必須更加重視科技的應用,通過更多技術手段的投入,為水稻等糧食作物生産保駕護航。”鐘旭華説。

數字化管理

智慧農業為稻田“體檢看病”

金塘鎮田園綜合體的稻田中,幾臺長方體的箱子吸引了記者注意。

“這是智慧識別蟲情測報系統,俗稱‘蟲臉識別’,這一設備通過燈光把蟲子吸引過來,再通過設備內置高清攝像頭拍照,上傳到雲平臺後,幾秒就能識別蟲子種類、數量。”廣州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總監林小軍介紹。

這一蟲情識別系統是智慧農業的一部分,在雲稻田5G數字農業種植示範基地,包括蟲情、病情、光照、溫度等都實現自動監測。

田間的另一個黑色箱子也正在運作。“這是孢子資訊自動捕捉培養系統,通過空氣流動主要抓捕病原菌,掌握相關情況。”林小軍説,將蟲情資訊與病情資訊綜合,就可科學研判蟲情、病情的高發期,從而實現精準用藥。

事實上,在一塊水稻田中,相互配合使用的設備還有很多。小氣候檢測設備,稻田裏的光照、溫度、風速,這些數據結合起來,可以全面了解稻田的情況;全景監測系統,足不出戶就能全景查看稻田的情況。

“基於物聯網、大數據及雲計算技術,並結合不同環境和農作物的生長要求,我們通過建立物聯網路,對植株生長、農田小氣候、土壤墑情、病蟲情等影響因子進行實時監控,就像是醫生給稻田做全身體檢,把各項數據量化,傳統農業種植更多是憑經驗估算。”林小軍説。

説話間,林小軍按下按鈕,一根根豎立的白色管子向稻田噴水。這個智慧水肥一體化節水節肥灌溉系統,可根據不同作物對肥料的需求,通過設定好的管道定時定量輸送營養,保障在生産的關鍵期“吃飽喝足”,“通過線上控制,可以便捷實現很大面積的澆水施肥,大大節省人工投入,提升肥料使用效率。”

隨著現代資訊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字農業農村、智慧農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廣東農村資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業資訊服務體系建設加速,農業經營網路化發展成效初顯,廣東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有了底氣。

日前出臺的《廣東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年)》明確,到2025年,廣東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數字農業發展方式更加優化,農村數字化管理水準日趨完善,數字技術與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加快融合。(記者/張子俊、黃進、邵一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