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用心擔當履職盡責 議好國是謀好發展

發佈時間:2021-03-11 09:33:21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駱驍驊、李秀婷、謝慶裕、王彪  |  責任編輯:

原標題:在粵全國人大代表住粵全國政協委員昨日 抵京用心擔當履職盡責 議好國是謀好發展

在廣東全國人大代表抵京。(圖片/王輝)

肩負廣東全省人民的重托與希望,3月3日,150名在粵全國人大代表和48名住粵全國政協委員同日抵達首都北京,帶著一年來深入基層調研所積累激發的履職新思路,出席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特殊之年的全國兩會,尤為受到各界關注,也在代表委員心中有著格外沉甸甸的分量。

“心情確實與往年有所不同,感覺經受住大戰大考,我們國家在新征程上的步伐將更為穩健、更加從容。”回首過去不平凡的一年,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陳海儀很有感觸。她直言,共克時艱後,由衷感到中華民族迎難而上、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磅薄偉力。

處在兩個百年曆史交匯點,廣東的代表委員心潮澎湃,深切感受到今年議好國是、謀好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最受關注的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大家紛紛結合工作實際,立足調研一手材料,為做好規劃工作談體會、提建議、謀落實。

民生關切始終是代表委員最挂心之事。

全國政協委員、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張巧利在多年對學校的調研走訪中發現,很多校醫、保健醫生仍由老師兼任,缺乏醫學教育和臨床培訓。她提出,建議儘快修訂《學生工作條例》,及時制定學校衛生工作中長期規劃,加快建設學校衛生隊伍,研究制定學校衛生工作評價體系等,多措並舉切實提升學校健康水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廣東代表委員口中的高頻詞。

在參會前,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在他看來,可以在深圳先行先試,組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體,挑戰世界科技前沿課題。同時支援科研機構、創新組織與高校合作,通過定向培養“大師級博士”,為灣區科創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毫不鬆懈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是大家共同的心聲。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廣東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黃玲注意到,家庭醫生在健康防疫中發揮著獨特作用。她建議,要加快出臺政策鼓勵市場力量參與家庭醫生服務項目,加快建設以全科醫生為主體的家庭醫生隊伍,做好疫情防控,建強基層隊伍。

一邊是代表委員的用心履職,另一邊是家鄉人民的熱切期待。

今年11月,汕頭將舉辦亞青會,在當地全國人大代表李麗麗、陳穎宇、黃炳章、黃貴松臨行前,由志願者裝扮的亞青會吉祥物“金鳳娃”與他們擊掌並送行,希望借助代表的聲音,講述當地巨大變化,將“亞青精神”帶上會場。(記者/駱驍驊、李秀婷、謝慶裕、王彪 見習記者/楊立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