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新經濟

廣州技術合同成交躍額居全國城市第二!

發佈時間:2021-03-03 11:04:19  |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方晴、王燕  |  責任編輯:

揭秘同比增長77%的秘笈

技術合同成交額是衡量一個地區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重要指標。3月2日,廣州市科技局發佈了一組數據:2020年,廣州全市共登記技術合同22849項,同比增長8.42%,成交額2256.53億元,同比增長77.21%;其中技術交易額1484.57億元,同比增長52.25%。成交額首次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北京。

“隨著科技創新體系逐步構建完善,科技創新活力全面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廣州技術合同成交額逐年邁上新臺階,反映出廣州技術要素市場的流動性、活躍度,以及創新資源配置效率均在顯著提高。”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林海亮在發佈會上表示。

成交額增長背後的科技實力

林海亮解讀了成交額背後的廣州科技實力發展。他表示,近年來,廣州圍繞“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科技創新強市”的戰略目標,聚焦“四個面向”的戰略方向,錨定“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産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的全鏈條創新發展路徑,從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提升高校院所創新活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資源開放流動等方面發力,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體系逐步形成,技術市場持續優化,整體科技實力大幅提升。

集聚國家優質創新資源,打造高端創新體系

匯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構建起以呼吸疾病領域國家實驗室為引領、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支柱、以4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前沿研究戰略支撐、以4個廣東省實驗室為原始創新主力軍、以多個高水準創新研究院為技術供給主平臺的具有廣州特色的“1+1+4+4+N”戰略創新平臺體系,不斷累加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動能,實現新技術革命、技術互聯互通,激發實體經濟參與技術交易的活力。 

提升高校院所創新活力,打造優質創新源頭

按照科技部等9部門《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的部署,有序組織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成果轉移轉化試點建設,提高科技成果的源頭供給能力,有力支撐企業技術改造和産業轉型升級,為社會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原動力;依託高校院所,建設高水準創新研究院及重點實驗室,打造高品質發展動力源,為技術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活水。

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化創新主體地位

隨著廣州營商環境3.0改革不斷深化,企業創新活動得以大幅鬆綁。全力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樹標提質。同時,積極做好保障,落實技術交易稅收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措施。企業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在技術研發上加大投入、參與技術交易市場的信心和決心明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技術改造動力及綜合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廣州科技企業英勇奮戰在科研攻關一線,一項項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服務疫情防控,成為全球戰“疫”的中堅力量。

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促進資源開放流動

廣州科技創新産業格局不斷優化提升,加大以IAB、NEM産業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培育發展力度,構建産業化開放創新生態,引導廣州重點産業集群化、市場化發展。同時,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戰略,促進科技創新資源雙向開放和流動,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迴圈,跨國技術交易活動日益頻繁。一方面大力引進國際高端創新資源,推動“一帶一路”重大科技合作平臺建設;另一方面大力向“一帶一路”沿線、東亞周邊國家和地區輸出創新成果,在智慧城市、電子資訊、智慧交通等高新技術領域提供科技創新服務。

廣州國家級孵化器認定數量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

廣州另一項亮眼成績是國家級孵化器認定數量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 孵化器,是旨在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生科技企業、協助初創企業成長,被視為釋放城市科創活力、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廣州科技部門深度剖析孵化載體在科技創新全鏈條中的定位及內在規律,全力推動孵化載體圍繞科技企業發展需求,按照專業化、資本化、國際化、品牌化的‘四化’發展理念,推動廣州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強化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準。”林海亮介紹,2019年和2020年,廣州全市分別有10家和7家孵化器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數量連續兩年居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第1位。截至目前,廣州全市共有孵化器405家,其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1家。

建立完善政策服務體系,新認定國際級孵化器獲200萬元獎勵

實施《廣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後補助試行辦法》,落實多層次培育計劃,對新認定的市級、省級和國家級孵化器,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和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引導孵化器高品質、可持續發展。部、省、市聯動開展孵化器年度評價,國家級孵化器年度考核獲評A級和B級的單位,分別獎勵300萬元和100萬元;獲評省、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年度運營A級的單位,分別獎勵100萬元、20萬元,推動孵化器以績效為導向,不斷優化完善孵化服務體系。2020年,廣州市16家國家級孵化器被評為優秀,較上年度數量增長220%,優秀數量位居全國第三位,科技孵化能力和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強化科技金融服務能力,孵化器可牽頭投資中小微企業

設立廣州市科技成果産業化引導基金,經認定的市級以上孵化器可作為牽頭機構,聯合股權投資機構或創業投資機構申請發起設立子基金,投資種子期、起步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開展科技金融工作站、科技金融特派員等工作,推動銀行機構、投資機構為孵化器入駐企業提供“債權+股權”的科技金融精準服務。首批20家科技金融工作站集體授信達26.84億元。組織在孵企業積極參加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粵港澳大灣區50人論壇、小蠻腰科技大會、廣州創投周等創新創業活動,推動在孵企業與資本零距離交流。

充分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多個龍頭企業建成國家級孵化器

充分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在資本、品牌和研産供銷體系等方面的優勢,加快形成“龍頭企業+孵化”的共生共贏生態,提升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的品質與效率。推動金髮科技、佳都科技、西隴化工、瑞博奧等龍頭企業圍繞自身産業鏈發展需求,建成國家級專業化孵化器。支援高校、科研機構圍繞優勢專業領域,發揮科研人員、重點實驗室、專業設備等資源優勢,利用閒置樓宇建設孵化器,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創辦企業,引導更多科技成果實現市場化。2020年,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廣東省科學院、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所建設的孵化器納入首批廣東省屬高校和科研機構利用自有物業建設專業孵化載體試點單位,更有力地激發高校和科研機構創辦孵化機構的積極性,更好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培訓孵化載體高端運營人才

近年來,廣州科技部門累計承辦19期孵化從業人員培訓班和中級管理人員培訓班,培訓人員近3000人次。其中,去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承辦兩期廣東省創業孵化從業人員培訓班,培訓孵化載體從業人員272人;聯合北京創業孵育協會、青島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舉辦了京穗魯科技企業孵化器及眾創空間中級管理人員培訓班,培訓孵化載體高端運營人才52人。2018年起,累計舉辦5期國際賽飛創業輔導師培訓,培訓人數近200人,不斷充實創業導師隊伍,為孵化器的長遠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記者/方晴、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