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行業的市場主體規模不斷擴大。《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中提出支援大灣區企業使用香港的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貿會上致辭“讓服務業開放合作成為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這為助力服務業發展明確了思路。為推進先進服務行業集群的發展,在廣州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民進廣州市委會建議建立灣區服務品牌培育體系,優化服務業營商環境,以期提升服務行業的企業影響力、知名度與創新水準。】
以下為提案全文:
關於建立灣區服務品牌培育體系優化服務業營商環境的提案
情況分析:
一、廣州市服務業發展現狀
(一)形成服務業主導型經濟。2019年,廣州市第三産業增加值16923億元,居全國第三;第三産業GDP佔比連續3年超7成,增長率連續8年超一、二産業。服務業法人單位數量逐年上升,市場主體規模不斷擴大;服務業就業人口占比達60.96%,就業主渠道作用日益凸顯;現代服務業佔比達67.5%且逐年增加,集聚一批像唯品會、騰訊微信、網易、樹根互聯、尚品宅配等品牌,新的發展動能逐漸形成。因此,服務業高品質發展對於形成廣州市雙迴圈新的發展格局至關重要。
(二)服務業發展環境不斷改善。近年來,廣州市委、廣州市政府不斷優化服務業營商環境,出臺了《推動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行動方案》《廣州服務經濟發展規劃(2016-2025)》以及各行業的實施方案,在優化産業和人才發展環境、強化項目和要素支撐等方面出臺了一批政策,為服務業高品質發展奠定基礎。
(三)服務業仍存在待提升的空間。廣州市服務業主體多、佔比高,基礎雄厚,但是其高品質發展仍有待提升的空間。
1.大市場、小企業。2019年,廣州市社零額9975億元,連續32年穩居全國第三。但限額以上批零企業的零售額僅佔40%,比例低於北上深及部分二線城市。企業經營規模偏小,行業零散度較大,與廣州市經濟實力、消費能力和建設國際商貿中心城市的要求不相稱。
2.星星多、月亮少。2019年中國連鎖零售100強,廣州只有廣百、大參林兩家;2020年中國酒店集團50強,廣州只有東呈國際、富力地産、嶺南集團3家。傳統服務業的龍頭企業、品牌企業與北京、上海甚至深圳相比仍有差距。
3.發展快、品牌少。廣州市法律、智慧財産權、跨境電商等現代服務業近年均是兩位數以上增長,發展迅速。但相關行業的前十名廣州市均沒有,十大電子商務品牌我市只有1個,與北京上海差距較大。
4.缺少國際化、市場化認證服務。服務認證是推動服務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國引進的服務業認證如米其林和金鑰匙,分別對餐飲和酒店服務進行認證,均採取市場反饋和消費者體驗等市場化評價方式,對推動服務業高品質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據統計,米其林認證後的企業營業額至少增加30%,且更容易獲得融資。但這兩個認證只覆蓋極少的行業和企業,目前廣州市只有炳勝等10多家餐飲企業、廣東迎賓館等17家酒店和物業管理公司分別獲得米其林和金鑰匙認證。而國內自有的認證服務處於初級階段,雖然發展迅猛,但主要服務於國內市場,國際市場份額低,知名度和創新水準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
二、“灣區服務”品牌培育體系
促進廣州市服務業高品質發展,必須做大做強服務業企業。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貿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讓服務業開放合作成為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服務業高品質發展指明方向。《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提出“支援大灣區企業使用香港的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為認證服務助力服務業發展明確了思路。
“灣區服務”品牌培育體系是使用香港認證服務,對灣區服務業企業進行評價,對合格者授予“灣區服務”標誌。該體系包括一套評定準則、一批行業標誌和一個認證標誌,通過用戶確認、市場監控、服務方案和合規依據披露等市場化方式進行評價。該體系建立可推動企業對標國際標準,持續創新提高;培養公共品牌,提升企業影響力;配套扶持政策,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最終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具體建議:
(一)實施“灣區製造”+“灣區服務”雙輪驅動戰略
開展“灣區服務”立項研究,將建立“灣區服務”評價認證體系納入廣州市“十四五”規劃,納入全市品質提升重點工作。通過實施“灣區製造”+“灣區服務”雙輪驅動戰略,構建大灣區製造業與服務業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二)建立多方參與的開放合作機制
在廣州市有關部門牽頭和配合下,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香港品質保證局、澳門服務貿易協會、廣州市品牌促進會、服務業各行業商協會等共同參與,建立開放合作工作機制。積極與廣東省灣區辦、灣區其他城市政府聯繫溝通,形成對“灣區服務”公共品牌共識,加強灣區城市間聯動,共同培育“灣區服務”品牌。
(三)制定“灣區服務”評定標準
依託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香港品質保證局、澳門服務貿易協會,制定“灣區服務”評定準則和團體標準。廣州市相關職能部門,鼓勵支援所管理業的龍頭企業或行業協會制定本行業服務品質標準。支援第三方機構申請註冊“灣區服務”認證標誌。
(四)開展“灣區服務”評價認定
在廣州市優勢服務業領域,選定一批優勢企業,率先啟動“灣區服務”評價認定,再逐步向其他服務領域推進。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行業引領作用,鼓勵服務業領域的國有企業及其下屬單位率先參與“灣區服務”首批評定應用。
(五)配套“灣區服務”扶持政策
支援第三方機構開展“灣區服務”評價工作、商標註冊和智慧財産權保護工作,在項目啟動、項目立項和項目宣傳推廣等環節給予支援。對獲得“灣區服務”認證的企業配套獎勵政策,對認證費用給予事後獎補。在政府採購、政府購買服務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積極探索建立輕資化、信用化、便利化的債權融資新模式,讓企業憑藉“灣區服務”信用價值優先獲得授信,降低融資成本。依靠“大數據應用+軟體化評估”,生成服務業企業品牌價值的分類信用等級,分別對應特定授信額度,與金融機構共用授信額度,實現先期授信、按需貸款,緩解服務業企業融資難問題。同時,也可通過設立風險補償基金,對銀行發放的品牌價值信用貸款實施風險補償,排解銀行的後顧之憂。
(六)建設“灣區服務”城市合作平臺
以“灣區服務”為平臺,凝聚各方資源,在廣州市組建“粵港澳大灣區服務標準創新研究中心”,集聚一批具有國際視野、適應國際規則的國內外高端服務企業和人才,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輻射力和帶動力的高端專業服務品牌機構。
(七)開展“灣區服務”品牌宣傳
協調商務部,爭取在今年第129屆季廣交會上舉行“灣區服務”啟動儀式,以後每期固定舉辦發佈儀式和建立形象展示專區。在各類展會和商務活動中,加強“灣區服務”標誌和産品的宣傳推介。宣傳和文化旅遊部門制定宣傳策略,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商圈、購物中心、酒店、機場、車站、免稅店、旅遊點等持續宣傳“灣區服務”品牌及企業,提高市場和消費者認知度。(陳勁佟 實習生/陳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