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廣東辦企便利度 達國際先進水準

發佈時間:2021-02-03 08:53:40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王佳欣  |  責任編輯:

原標題:企業開辦平均時間1天,每千人擁有企業54戶 廣東辦企便利度 達國際先進水準

2月1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2019年度廣東各市開辦企業便利度評估報告》。評估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廣東開辦企業需企業登記、公章刻製、申領發票3個程式,平均耗時2.87天,成本為刻章費用平均約300元,無最低實繳註冊資本限制,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2020年底,廣東全省企業開辦平均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廣東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384.9萬戶,佔全國市場主體總量十分之一以上。廣東全省每千人(按常住人口計算)擁有企業54戶,超過中等發達經濟體水準,其中,珠三角地區每千人擁有企業89戶。

企業便利註冊激發市場活力

開辦企業便利度被視為營商環境的“試金石”。

從企業開辦程式和時間來看,商事制度改革前,廣東開辦企業需14個程式,辦理時間需35個工作日左右,有最低實繳資本的限制,需繳納一定的行政規費。

經持續改革,至2019年12月,廣東開辦企業程式從14個壓縮為3個(企業登記、公章刻製、申領發票),辦理時間從35個工作日壓減到3個工作日內,跑動次數從20多次壓減為2.93次,取消了最低實繳資本的限制,實現了政府零收費。

“按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標準測算,廣東開辦企業便利度達到國際中等發達經濟體水準。”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張文獻介紹,近年來,廣東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先後實施註冊資本認繳制、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經營範圍規範表述、住所申報、“多證合一”改革等,企業登記門檻大幅降低;深化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試行清稅“承諾制”,破解企業登出難,授權深圳市先行探索建立企業強制退出制度,試點企業“除名”制,開展依職權登出企業試點。從“先證後照”到“證照分離”,從改革登記審批到精簡經營許可,從壓減環節到實現全面“一網通辦”,商事登記制度實現根本性變革,成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隨著企業註冊越來越便利,廣東市場主體迸發出蓬勃增長態勢,市場活力充分激發。商事制度改革8年多來,廣東省累計新設市場主體超過1426萬戶。2020年,廣東全省日均新設企業3193戶,超過全國日均新設企業(2萬戶)的七分之一。目前,廣東市場主體總數、企業數、外資企業數、私營企業數等指標持續穩居全國第一。

從地域分佈來看,截至2019年12月,廣東各市開辦企業便利度前10名從高到低的排名為: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江門、肇慶、珠海、韶關、梅州、中山。廣東全省開辦企業便利度水準進一步提升,廣州、深圳仍是廣東全省開辦企業便利度的領頭羊。

以廣州市打造的首個開辦企業“5G智慧導辦”為例,廣州運用5G、大數據等新科技手段,創建知識庫、問答庫,平臺指引全面數字化、可視化,每一填報事項均能一鍵獲取智慧導辦,導辦機器人和後臺導辦人員通過5G可視化等手段,即時與企業點對點溝通。2020年11月上線以來,新服務已為1.7萬家企業解答導辦諮詢3.5萬多次,有效緩解傳統渠道諮詢壓力,極大提升網上辦企便捷性和體驗感。

大灣區一體化持續迭代升級

粵港澳大灣區商事登記一體化也在不斷升級。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註冊許可處副處長廖俊君介紹,為便利港澳投資者來粵投資,2017年6月,廣東以全程電子化為基礎,推行商事登記“銀政直通車”服務——利用銀行網點資源,將商事登記受理窗口向前延伸到各銀行網點,便利企業提交申請。該服務以中國銀行香港、澳門分行為支點,2017年就在澳門和香港落地,實現離岸受理、遠端辦理。

幾年來,廣東與港澳公司登記註冊部門保持密切交流,每年都組織各市登記部門入境澳舉辦商事制度改革新政宣講會,雙方簽署合作協議,互動頻繁。在司法部支援下,深圳、東莞、廣州南沙等地已試用簡化版商事登記公證文書,公證文書跨境資訊化流轉工作正在進行系統對接。

下一步商事制度改革將如何發力?評估顯示,目前,廣東省開辦企業便利化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效,但對標國內外先進地區仍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對比世界最優的1個程式和0.5天,企業開辦環節和時間仍有壓縮空間;“一網通辦”廣度深度有待提升,開辦企業“網辦率”不高,身份認證和電子簽名存在堵點,用戶體驗有較大提升空間;改革推進區域不平衡問題仍然存在,各市開辦時間和跑動次數差距較大。

對此,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高怡冰建議,廣東全省和各市應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以創新舉措、提升效率、壓縮環節、優化服務、提供便利為重點,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提升廣東省開辦企業便利化水準。升級“一網通辦”系統,進一步優化開辦流程,實現“一表申請、一網通辦”,將企業開辦流程整合為1個環節;借助新技術,繼續提高商事登記設立、變更、登出全鏈條“網上全流程”辦理比例,推進“零見面”的政務服務模式,在更高層次上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化水準;此外,要繼續優化三地投資便利化政策措施,深化改革,密切交流,以期儘早實現規則對接、業務對接、系統對接,實現“灣區通辦”“跨省通辦”,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南方日報記者/王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