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推薦關注 > 灣區故事

灣區好故事|為夢想百折不撓 ——記爺爺奶奶離鄉創業

發佈時間:2021-01-20 14:34:24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陳光嬋  |  責任編輯:

【編者按:“灣區好故事”是由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設立的,敘述大灣區普通人的閃光點、分享親歷者的感想、留存建設者的記憶、記錄大灣區建設宏偉征途、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凝聚正能量的專題欄目。伴隨粵港澳大灣區的不斷發展,大灣區承載著每一位參與其中的人的夢想,每一位在灣區生活的人都是灣區發展成就的實踐者、見證者。】

“有志者,事竟成。”人生路漫漫,挫折在所難免,但人貴有志。志者,夢想也,其堪有驚世之能。歷史波濤滾滾向前,無數有志之士對坎坷視若無睹,用如火的激情和如鋼的意志激流奮進,翻起驚濤雪浪。我務農的爺爺奶奶,也算得上滄海中一朵載著夢想的的小浪花,雖有磕絆,亦在涌前;雖無魁力,亦能淘沙。

(一)家族驚變,祖輩出世

1950年夏到1952年底,新中國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改革消息一齣,全國轟動,舉國同慶,獲得土地的勞動人民載歌載舞。中國幅員遼闊,改革的春風卻不缺席。它滿懷熱情翻山越嶺,就連陽春市雙滘鎮大山深處的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小村莊也得它眷顧。

“今年水稻長得不錯,大家可以吃飽了!”年輕的媳婦想著,一抹額上的汗,對著驕陽心滿意足地咧了咧嘴。

太奶奶同我講這些的時候,聽力有障礙的太公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我們。面對著年逾八九旬還健在的二老,我內心歡喜,渴望的傾聽著他們的故事。

作為村中鮮見的文化人,太公謀到一份不錯的差事來養家糊口。後來太公遇到一些事情離開了一段時間,太奶奶就靠著自己的雙手和村人的救濟,撐起了整個家。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1955年,陳家當代長子——我的爺爺承載著陳家眾人的希望出世了。

兩年後,與此相隔不遠的小村莊裏,李家也添了一個女娃——我的奶奶。

我們家族的新篇章,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被翻開了。

(二)童年瑣事,苦中作樂

偏僻的小村莊,無一例外的窮。即使是豐年,兒孫滿堂也能成為噩夢,更別説凶年了。譬如李家和陳家,每家都有四五十口人等著吃飯,又是婦孺老人居多,生計艱難。李家老五靠著賣小刀掙了不少錢,卻也沒能讓他的大女兒過上順心的生活。奶奶7歲起就擔下家中大部分活,煮飯放牛種田磨麥,一邊上學一邊照顧弟弟。儘管如此,僅讀一年書的她就被迫輟學,一個人將那本薄薄的識字本翻看了不下百遍,背得順溜。幹活要是覺得累了,就放聲唱山歌,念順口溜。一次上山砍柴,不滿十歲的她不小心把自己的手指砍斷了,又不敢告訴父母,就自己隨手採些野草用爛布包好,擱置在一旁,繼續幹活去了。

記憶中,奶奶曾把她彎曲的明顯是拼合在一起的手指給我看,“還好它又長好了!”我那時只呆呆地望著,想著人的器官怎能像壁虎那般復原。現在想來,那近乎徹心的痛楚和堅韌的隱忍,是身在福中而不自知的我迄今無法體會的。

“水鳳快,去哄哄你弟弟!”

“你給我姜吃我再去!”十來歲的奶奶捂著癟癟的肚子,不依不撓地説。在當時,每戶人的米是沒有多少的,家裏種的紅薯和姜幾乎是她童年的主食,也是她唯一能渴求的。

在那個重男輕女思想還未完全開化的小鄉村,爺爺作為家中的男丁,處境比奶奶要好不少。儘管家裏貧窮,常常揭不開鍋,但爺爺有姐妹分擔農活,也得了那令人艷羨的讀書機會。除卻每日必幹的農活,還是少年的爺爺最常做的便是讀書和學做木工。沒有專門的木工師傅,年幼的爺爺就經常跑到要做新木件的人家,不知疲倦地偷瞄木匠幹活。

久而久之,十幾歲的他就能做出相當漂亮的傢俬了。初學木工時,並不遂心,更何況家中並無供他練習的材料。不過爺爺小時候很是機靈,不管是學手藝還是學生意都有模有樣。

問起奶奶從前的故事,奶奶“津津樂道”的往往是她童年的苦難;問到爺爺,他卻總是笑瞇瞇地同我講他童年的種種趣事——儘管他們家當時也窮得叮噹響。於是在談及他們童年的故事時,我的腦海中時常會浮現那樣一個樂觀頑皮的少年,那樣一個開朗能幹的少女。他們將會如何相互取暖,如何互助互勉?——哪怕他們的結合併非出自兩情相悅。

(三)青年出山,艱苦奮鬥

爺爺奶奶未結婚前,爺爺初二輟學後就在縣裏的水泥廠當臨時工。1976年,因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時正在番禺伯父家幫忙的奶奶,被喚回了那個偏僻的小山村同爺爺結婚。

結婚用的衣服被子,全都是我奶奶一針一線縫出來的。年輕的準備過門的她縱有不情願,也不被允許哭,於是只能對著自己從小女孩起就心心唸唸的婚服“呵呵”苦笑。

爺爺也發揮木工特長為婚房新置了幾件傢具。那紅漆的木櫃,直到三年前還在我眼前閃著柔和的光。

素未謀面的爺爺奶奶稀裏糊塗地結了婚。過了門的奶奶發現,老陳家竟比她家還窮上不知多少倍。婚後第二天,家裏的活兒就幾乎都落到她的身上。而她那個意氣風發、雖幹著泥水活卻文芻芻的丈夫,毫不留戀地進城工作了。一直到1978年,爸爸出世,那正是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推廣的時期,也是老陳家注入新血液的時期。年輕的夫婦臉上不約而同地都是慈愛的笑容:縱使關係僵硬,他們也有了愛的結晶;縱使生活坎坷,他們也有了奮鬥的希望。

可是僅在一年後爺爺就被告知,他所在的泥水廠不允許臨時工轉正。爺爺當機立斷改行當木匠。其間,奶奶一直在家中乾農活,就算臨近生産,她也沒有停下過手中的工作。大大咧咧的奶奶雖叫苦連天,雙手卻很老實地把活兒幹得又快又漂亮。

1980年,年輕力壯的爺爺萌生外出到別處去打拼的想法。奶奶因為之前有過外出經歷,一直對外界充滿嚮往的她也興高采烈地答應了。綿延的大山,渾然不如孩童時期所見的那般可愛了,反而成為束縛懷著豪情壯志的青年的囚籠。于他們而言,外面意味著未知與挑戰,也意味著驚喜與趣味。那正是改革開放初步推廣和落實的時期,小山村外面的生産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為人民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對外界的好奇和對寧靜生活的厭倦,無時無刻不在撓著他們不甘平庸的熱情洋溢的心。可當他們同父母提出自己的想法時,倔強的太公狠拍桌子,頻頻搖頭,保守的太奶奶也連聲附和:“你們要是走了,家裏的田誰來種?”

“那就別種田了!”爺爺堅定不移地説。離開大山的願望,經久而深植於心,萬事莫阻。

在爺爺奶奶的軟磨硬泡下,兩人終於被允許出山了,可前提是要把爸爸留在老家。奶奶眼淚汪汪地,還是毅然決然地同爺爺離了家。未能將爸爸帶在身邊同他培養感情,成了倔強的奶奶余生難以磨滅的遺憾。

這對年輕的夫婦,帶著比爸爸小一歲的二姑,跋山涉水前往廣州番禺農場,暫住在奶奶的伯父家中。他們響應號召加入了農場的生産隊,同許多和他們一樣的“浪子”同心協力搞生産,種植水稻、花生和木瓜一類的農作物。生産隊內部每戶每月可領30斤米,3-4兩油和幾兩肉。爺爺在幹農活的同時,又兼做木匠,在農場修船、做雜工,一個月能掙100多元。數著可觀的收穫,奶奶心裏甜的像打翻了蜜罐。

奶奶談過往時,對生産隊的細節記得尤為清晰,也為此感到欣喜。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給千千萬萬像她一樣的農民帶來了莫大的幸福。

“外面果然是個好地方!”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爺爺奶奶幸福地笑了。

1984年初,爺爺前往臺山建了小屋落腳。

對爺爺來説,建房子同做木工一樣,簡單有趣。無師自通,爺爺會建房,會修家電,會做傢俬,會打糖——我常常想,這樣看似全能的爺爺,算不算得上一個手藝人?我出神地盯著自己笨拙的雙手,猶疑自己又是否能替他傳承?

同年年尾,奶奶從老家回來,背著三姑去臺山找爺爺。可大字不識幾個的她險些迷路。還好,有好心人領著她到旅館過夜,她才不至於帶著還是嬰兒的三姑露宿郊外。

奶奶每每談到這件事,心中有種莫名的自豪感。她帶著些後怕的表情,神采奕奕地拍了拍胸脯,“幸好——我雖不識多少字,卻也沒有迷過幾次路呢!”同時,她一臉純真的笑,“知道嗎?這個世上從不缺好心人,真是多謝他們了!”

“好心人?”我暗自思索,就這樣任素昧平生的“好心人”把你帶到旅館?我渾身哆嗦了一下。但余光瞥見身邊精神矍鑠的奶奶,我不由釋然一笑。

夫妻倆合力種了一年甘蔗後,再三斟酌討論,最終決定分居工作。奶奶又回農場幹活,自售農産品。爺爺則繼續留在臺山雇人種甘蔗,過年時再回農場和奶奶團聚。夫妻分工離居但同心,他們的努力,終於化為一份豐厚的積蓄。同時,夫妻倆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幹起活來也越來越賣力。

若干年來苦苦追尋的夢想,仿佛不再是難以跨越的鴻溝——而且縱使仍是鴻溝,年輕的驕傲的他們的字典裏也絕無“放棄”二字。

他們的夢想只會越來越大。爺爺奶奶一直都會很榮幸,自己雖只是濤濤江海中渺小的一朵浪花,卻決不是隨波逐流的那一朵。

1990年,奶奶回臺山和爺爺一起經營甘蔗地。那時候的甘蔗被臺山的糖廠大批收購,做農民的爺爺奶奶搖身一變,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商人。他們卻絲毫不鬆懈,和工人們一塊幹農活,一塊吃飯,相處得其樂融融。

可惜不久之後,臺山糖廠倒閉了,他們不得不將工人們遣散。其中有一部分工人也自發在當地做了其他生意。來不及猶豫,爺爺奶奶很快順應時勢開荒犁塘,養蝦養蟹,一直到2017年。

令我感到幸運的是,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我,親眼見證了他們為養家努力奮鬥的時期。

(四)中年風雨,白手起家

2004年,我爸媽結婚。因為天氣不好,養殖生意賠了老本。心高氣傲的爺爺奶奶只好硬著頭皮向別人借了300元到新租的魚塘附近蓋料子。可沒多久那人就來催債,拿不出錢來的爺爺奶奶欲哭無淚,卻也不得不向更多的親友借錢來繼續做生意。在爺爺奶奶和外出打工的爸媽的齊心努力下,即使我和弟弟陸續出生花銷增大,家裏的條件也漸漸地好了起來。

2012年,爺爺奶奶付首付買下了小區的房子,再由爸爸分期還貸款。外出奔波打拼三十餘年,終於在臺山有了自己的房子,爺爺奶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居有定所,是他們自認為的最偉大成就。

可惜好景不長。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來臨,魚塘邊的小屋、果樹被嚴重摧殘,儘管我們已有了堅實的避風港,但爺爺奶奶此前所有的積蓄都隨著受颱風影響減産的魚蝦湮沒在肆虐的池水中。同年,媽媽從東莞辭職回臺山,與爸爸租了一家小店,但小店經營不景氣,又賠了10萬元。接連的打擊,竟使我家到了我的學費都險些來不及交的境地。

爺爺奶奶依然捨不得就此放棄,奶奶更是直呼“就算是再借錢,我們也要繼續做下去!”只可惜魚塘不能續租,年逾花甲的養殖戶爺爺奶奶也就沒有了工作的地方。後來他們又四處打聽工作,碰壁多次,經兒女勸阻最終作罷。

近四十年的打拼化作風塵。爺爺奶奶懷著滿腔熱情,卻再也沒法像年輕時那般輕易能東山再起了。

可那又怎能算是失敗?最初的夢想已經實現了。不過是習慣了與風浪搏鬥,習慣了與日月爭輝的他們,因為已經忘了恬靜該有的樣子而無所適從罷了。

(五)老年守望,壯志未泯

奶奶常常和我談起以往的經歷,她從對往常的回味中,找到並始終保持著她的初衷。四十載風雨,絲毫不能動搖她那顆勇往直前、不甘倒退的心。現在她依舊閒不下來,做飯、拖地、看護外孫,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那麼多年來,哪怕是遭受生意破産的變故,哪怕是從48歲起就被風濕骨痛纏身常常痛得難以自禁,她也從未因此掉過一滴淚。然而談起那奮鬥終生的心願,她卻常常要帶著哭腔連聲嘆氣道:“若是能容我再多幹幾年……”

爺爺卻還是一如既往地冷靜。他從少年到青年時期,一有時間就扎進書堆裏;中年以後,則熱衷於從電視獲取新聞消息。如今閒暇下來,爺爺便全身心撲入政論史評中了。受他的影響熏陶,我對文學、歷史、政治一類的知識特別感興趣。

艱難坎坷又算得上什麼?放得下,方能拿得起!

爺爺笑瞇瞇地,奶奶臉色凝重地:“我們的故事講到這裡,你們的該開始了!”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在追求夢想的旅途中,哪怕風雨兼程,哪怕風燭殘年,年輕愛闖愛拼的心不在乎前途荊棘遍地,不在乎全力付出毫無回報。失敗于他們不是恥辱,而是銘刻在靈魂上的榮耀。歷史的波濤永遠不會停止向前翻滾,但哪怕只是其中的一朵微不足道的小浪花,為夢想百折不撓的人就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附錄:

活動過程:

從我記事起第一次回老家,見到那個與外界截然不同的小山村;從我第一次偶然瞧見那神秘的族譜;從我細數家中零散照片上道不出稱謂的親友;從我從住了12年之久的魚塘邊搬離的時候......我就很想很想寫這樣一篇文章,來紀念那轉瞬即逝的過往。平時都是聽爺爺奶奶講以前的事,學了歷史辯證史觀後,我主動去同太奶奶聊天。這又使我有了可喜的發現。原來我們家,還曾有過一段這樣的甚至不為爺爺奶奶所知的歷史!

去找太奶奶講故事真的不是心血來潮,但能這樣當機斷地去找她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年歲已高,我想陪她聊聊天,讓她不要那麼愁,同時也怕那段可能會很精彩的歷史因此蒙塵。結果,效果很好!感覺自己同她拉近了距離,也為自己知道了一段秘聞深感榮幸。

爺爺向來有記事的習慣,可惜沒有找到時間與他詳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竟覺得爺爺不會記得很清楚。看來是我對他的了解不夠。儘管我深諳對於過往,他是不屑講那些苦難的。

奶奶就什麼都願意説,她在細節方面記不大清楚,可是順著家中人都熟知的她的幾個孩子的出生年份,加上我的有意引導,一個多小時便把她和爺爺創業打拼的大致時間線梳理出來了。但爺爺奶奶老年時我是在他們身邊和他們一同經歷的,因此沒有詳談。

不過在講述這段故事時,我絞盡腦汁研究過的族譜並沒有派上用場,有點可惜。

歷史感悟:

這次探究,我獲益匪淺。在與不同長輩的交談中,我的認識被豐富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忘記農村是我們的根本,我們的來源。不同輩的人們因為閱歷不同也許會有代溝,可對於歷史的産物不必過分指摘。對於過往,我們要做的是理解,是感恩,是繼往開來,珍惜當下,傳承前輩為了夢想砥礪前行的優良品質,去腳踏實地勇往直前,去奮勇直追百折不撓,去為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創造輝煌。

什麼是真實的?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我們不能完整地了解整段歷史,但或精彩或平淡的片段帶給我們的精神層面的感悟,是不可複製的,也是彌足珍貴的。

本文作者:陳光嬋

本文係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註釋

以上資料都來自於口述資料。

口述人1:我的太奶奶李氏;時間:2020年8月2日;

口述人2:我的奶奶李氏;時間:2020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