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推薦關注 > 灣區故事

灣區好故事|從嶺南歷史探索粵劇起源和形成

發佈時間:2021-01-18 18:05:41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徐家鳳  |  責任編輯:

【編者按:“灣區好故事”是由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設立的,敘述大灣區普通人的閃光點、分享親歷者的感想、留存建設者的記憶、記錄大灣區建設宏偉征途、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凝聚正能量的專題欄目。伴隨粵港澳大灣區的不斷發展,大灣區承載著每一位參與其中的人的夢想,每一位在灣區生活的人都是灣區發展成就的實踐者、見證者。】

關於粵劇的起源和形成,很難準確地作出時間定論。劇,原來是由歌曲發展起來的。從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先民留下的資料中,有關狩獵、豐收、祭天、疾病、戰爭勝利等各大事件裏,都有歌舞的記載。現擬從“歌”這一角度探索粵劇的源流。

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有專職負責歌樂的人。《周禮·存官》記載:大旱、祭祀、喪事、疾病,師巫而舞雩,歌哭而請;《皇圖要紀》帝嚳造鐘磬戛擊鳴球;黃帝使伶倫造磬,君子聽磬聲則思封疆之臣;《冊府元龜》載:太常,掌邦國禮樂、郊廟社稷、祭祀樂章。這種種記載,説明中國很早就有歌和樂這些儀式了。《史記》齊國女子八十人,衣文衣舞康樂,桓子三日不聽政。孔子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女之謁,可以死敗。燕太子丹送荊柯刺秦之高漸離擊築,眾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更是傳唱不衰。早期民歌詩經,屈原的《離騷》《九歌》等,這些都是中國早期的歌曲。原來由巫優祀神、治病、祭天等,發展到諷喻、抒發感情,到有故事情節的劇。

至漢代因經濟繁榮、政局穩定而有“樂府”之設,更有“百戲”(雜技),胡樂也流傳到了中原;至唐代則設“梨園”為歌樂雜劇優人之所,因唐玄宗酷愛音樂戲曲,故戲曲曾盛極一時,至今還有把戲曲藝人稱作“梨園弟子”;宋代又設“教坊”專職歌舞演唱,有鼓兒詞宋趙令時【商調蝶戀花】和 【鶯鶯六麼】等官本雜劇;至元時戲曲已頗具規模,仍留存有一批劇本,已經有一定的角色和表演程式,更涌現出一批出色的如關漢卿、王實甫等劇作家。

嶺南位於中國南疆,以大庾、騎田、都龐、萌渚、越城五嶺為屏障。因交通閉塞,與中原溝通十分困難,一直被視為蠻荒之地,放逐之所。根據《禹貢》《周職方》等典籍所載:帝顓頊時,南至交趾莫不砥屬;帝堯時,申命羲叔宅南交;周成王時,交趾南,有越裳民重三譯來朝;夏禹定九州于荒服,南撫交趾。這些都説明嶺南和中原的關係,歷來中原的統治者對嶺南都是以征服者的姿態出現。嶺南的正式開發和發展主要在秦漢以後,秦始皇使屠睢發兵50萬統一南疆,屯戍五嶺;任囂、趙佗相繼尉事南海,趙佗自立為南武王,並進一步開拓嶺南。在歷次戰爭中,古越人處於劣勢,大量死亡。有部分只能退到偏遠荒僻之地取得生存。至五胡亂華,宋元替續,明清更替,清軍入粵,大量遺民南遷。隨著歷次的移民潮,大量移民入粵後,又為嶺南增添了不少藝術元素。嶺南因五嶺相阻,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域環境,在各方移民及本土文化的互相結合下,形成了既不同於中原又不同於原越人的具有嶺南特色的文化。在這些條件影響下,進而改變了原有的文化結構。在全國各地移民相互滲透、融入、吸收下,慢慢形成為獨特的嶺南文化。

兩廣地區漢族、滿族、回族基本上是各個時期流入嶺南的外來人員。原本土居民除部分古越人融入漢族外,大多被迫遷到較貧瘠或偏遠山區。如海南的黎族、苗族,廣西的壯族,粵北的瑤族和畬族等,都是原住民,他們很多都還保存著原來的語言及民族習慣。在嶺南各地一些劇種,如雷劇、花朝戲、採茶戲、正字戲、粵西白戲、貴兒戲等地方戲曲,基本上是由地方文化積澱而形成。

粵劇的起源和形成,不能不結合嶺南地區的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來探討。粵劇是由中原戲曲演變而成的。歷史上,自中原遷入嶺南的人口,佔了嶺南人口絕大多數,他們或商或宦,或遷或戍,紛紛遷來並反客為主。特別是南宋年間,由官方發起整個村落及家族的南遷,這樣勢必會有意無意間把他們的文化帶到嶺南來,當政治經濟穩定下來後,與當地其他文化融合,共同發展。

由於移民是由全國各地匯集到嶺南,經過長期互相融合滲透,從而形成既不同於中原地區也不同於本土的新形文化。在中原士大夫眼裏,嶺南都是蠻荒瘴癘之地,各地的移民或宦或遷時,也有把原地的戲班子帶到嶺南。廣州和佛山是代表嶺南的重要地區,實際上一直是移民城市,對外來戲曲是持開放的態度。在千百年間的互相磨合、互相影響下,逐漸形成今天的粵劇。

在現今的粵劇裏,這種演變還是有跡可循的。最初或以崑曲或以徽劇或以平劇入粵的戲班,除在粵劇裏留下部分唱腔痕跡外,都沒有完整傳承下來。在全國各大劇種中,腔調種類最多的就是粵劇。今天粵劇的唱腔變化甚多,堪稱全國之冠,説明嶺南人樂於、也善於吸收外來文化,善於以外來文化充實自己。據麥嘯霞《廣東戲劇史略》的廣東戲劇源流表裏,既可看到昆腔,又可看到京腔、弋陽、秦、四平等腔。粵曲小調和牌子可追溯到唐宋詞及金元雜劇。“首板”倣自秦腔起板,“反線二黃”倣自漢劇,“三上吊”源自山西梆子,“王祥哭靈”源於羅羅腔,“西皮”源於四平等,不勝枚舉。至後來把廣東民歌龍舟、木魚、鹹水歌及電影插曲,甚至道教、佛教的音樂都吸收到粵劇中去,這可以説是各地唱腔的“大雜燴”。雖然是各種唱腔的融合,但最終演化成為具有濃郁嶺南風格的劇種。

作為粵劇的“外江班”和“本地班”的爭議,其實是新移民和老移民之論。“外江班”是官方支援的戲班,一切官方的演出均由他們擔任;“本地班”也就是早已溶合成為本地人的移民後裔。按冼玉清教授《清代六省戲曲在廣州)考據,當時“外江班”也有本地人參與,“本地班”也有外地人參加。這也與今天粵劇院的省市劇團與下鄉班的演出相似。“外江班”的劇目傳統些,原籍的地方風味重些,演出條件相對優越些。在李文茂起義失敗後,清廷禁演粵劇,很多本地藝人轉投“外江班”。而北京名伶張五(攤手五)避禍至佛山,在佛山紅船以崑曲授徒,對推動粵劇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戲劇家齊如山談到廣東戲時説:我在民國19年(1930)以前,曾看過幾次,還完全保存梆子形式,説白亦係中州韻,自然夾雜了許多本地土音,但大體還是原來的味道,廣東人管此稱作舞臺官話,我們還能懂六七成。又如戲劇大師歐陽予倩所説:由外江班的全盛,漸成為本地班與外江班的並立,再成為彼此合併。李嶧先生引證的史料記載:“明成化年間 (1465-1487),嘉興之海鹽、紹興之餘姚、台州之黃岩、溫州之永嘉,皆有習優者,名為“戲文子弟”,雖良家子亦不恥為之。明成化十六年(1480),新會知縣在公文上指責鄉俗子弟不務正業,惟事戲劇度日;又成化十七年,佛山石灣太原霍氏族譜載:禁止後輩參與戲劇活動。這些都説明當時嶺南的戲曲活動與全國其他地方,表現是一致的。在明清年間“外江班”“本地班”的演出,應該區別不會太大。

現在有些人提出全部用今天的粵語演出才算是正式粵劇。這一説法,不敢茍同。其實,廣東各地移民城市,凡是漢族人都是從中原遷徙過來的,粵語在唐宋時期就是全國通用的語言,也稱“雅言”。元以後由於政治和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中原原來的語言就慢慢地被另一種語言取代了,而廣東因地理上的阻隔,受影響較少,故保存了較多的古音。所以直到今天,粵語尚保持六音九聲,特別很多地方都沒有了的“入”聲字,在粵語中比比皆是。由於粵語的聲調變化多,唱起曲來更加動聽,在長期的文化糅合中,漸漸形成今天的粵劇和粵曲。所以不能用今天的語言作為粵劇的標準。前些年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品超演了一齣全是用“舞臺官話”演唱的《五郎救弟》,誰敢説其不是粵劇?

今天所謂“舞臺官話”有説是唐宋時的中州話,又有説是“桂林官話”。然而,不論是河南(中州)或桂林的口音,都與今天演出的粵語相差甚遠,因從前一般藝人多是貧苦人出身,文化低的居多,他們所唱曲本是根據師父口耳相授,代代相傳,字音上變化到甚至莫名其妙的也不在少數,有些道白索性就以廣州白話演出,受到廣大群眾歡迎和接受。所以粵劇一直以“舞臺官話”及廣府話並存。這説明“舞臺官話”是由外地語言向粵語轉化過渡的産物。如果以全部粵語演出才作為正式形成粵劇,那就只能説形成在1925 -1930年前後了。根據現有資料顯示,這個時代才正式普及白話演唱呢。

據《上海粵劇演出史稿》載,清同治十一年(1872)已有廣東戲班在滬演出。光緒十五年(1889)《申報》介紹該班:按紅船慣例,第一齣為開臺例戲。接下來為三齣頭,之後是打武成套,最後兩齣為鼓尾。裏面已經點明是粵戲了,並且在光緒二十一年已有專演廣東戲的戲園“同慶茶園”;並於光緒二十二年首先出現有男女同班。民國23年(1934)香港始對男女同班解禁,上海比嶺南早了幾十年;那時在上海演出的廣東戲班的規模動輒百多人。現存最早出現“粵劇”這一名詞是《申報》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九月二十二日《夜觀粵劇》這篇小文章;民國10年(1921)上海《申報》已有“粵劇閒陳”“觀粵劇”等正式粵劇劇評和民國11年“廣舞臺之粵劇消息”等正式的粵劇資訊報導。民國8年10月,名伶李雪芳的“群芳艷影”班在上海演出,連續六天在報刊作大幅廣告宣傳,可以説那時上海已經有正式粵劇的稱謂。1899-1900年間的資料顯示,上海地方粵劇演出相當頻繁,甚至有幾個戲園子同時開演粵劇的情景。據資料統計,民國6年至21年(1917-1932)間,就廣舞臺一間戲園,曾經有35個粵劇戲班在那裏演出,這些都證明當時上海的粵劇十分興旺。發展相當成熟。那時以舞臺官話為主,又夾雜廣府話,外省人基本上還可看懂,上海人稱粵劇或廣東戲,觀看者不乏非粵籍觀眾。據《上海閒話》記:海上戲劇,同治初南靖遠街有滿庭芳之開設,徽班也。徽班興而崑曲微。及京班南來……又有山西班……紹興班、廣東班同時並起並自成一派。即證同治年間,人們已經肯定廣東班是自成一派,明顯與其他劇種不同。粵劇已經具有一定的程式,有一定的規模,最主要是有特定的地方特色,當時充滿濃郁的嶺南鄉土氣息,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粵味”的劇種。在一百多年前外省已經肯定粵劇的存在,今天如果以方言作為粵劇的形成標準,不顧粵劇歷史的路徑,反倒會阻礙粵劇的發展。

劇種的另一個標準是有自己的劇本。除現資料留存的“江湖十八本”外,歷史上粵戲劇作家現存的劇本最早是明景泰年間 (1450-1456)邱濬所作《五倫全備記》《忠孝記》《投筆記》等,《投筆記》流傳甚廣。清道光年間(1821-1850),南海劉華東據 《金印記》編《六國封相》傳演至今。辛亥革命後成立的“志士班”出現改良的新潮,創作了不少適合那個時代的“改良戲”。近代劇作家的作品更多不勝數,不一一列舉。

任何一種文化以一固定時間作為其形成期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由歷史積澱、容納逐漸積累演變而成。劇和曲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結合社會的政治經濟情況而不停演變著。直到今天,粵劇還在不斷探索、改革和發展,不斷沿著歷史的軌跡一直前進,永無止境。

本文作者:徐家鳳(作者為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本文係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