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新生活

凝心聚力:傳承嶺南文化 弘揚時代新風

發佈時間:2021-01-15 09:36:21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黃堃媛、陳伊純  |  責任編輯:

惠州市博羅縣舉辦村歌比賽。南方日報記者/梁維春 攝

年度案例

汕頭紅色交通站成新網紅

2021年元旦小長假,汕頭小公園歷史街區內遊人如織。自街區升級改造以來,眾多被遺忘的騎樓古建築被重新發掘修繕、進入公眾視野。其中,位於海平路97號的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秘密交通線汕頭交通中站舊址搖身變為陳列館,累計已超13萬人次前來“打卡”。

在許多潮汕人記憶中,這座三層樓高的老房歷經百年風雨、破敗不堪,乍看與周邊建築並無兩樣。直到2016年,由工程師、文保專家、政府管理部門組成的修繕團隊進駐,附近居民才知曉,原來這裡曾是秘密交通站。

汕頭紅色交通站陳列館館長張如強介紹,作為1931—1934年間中共中央交通局的直屬交通站,在中央交通線的4條南方線中,有3條經該站轉至中央蘇區,是秘密交通線上的樞紐。其更是革命時期南方地區唯一未被破壞的紅色生命線,為中共中央安全轉移起到關鍵作用,包括周恩來、葉劍英、鄧小平、陳雲等263名中共黨員經該站進入中央蘇區。

“相較于建築藝術價值,革命文物更多承載的是歷史價值,因此保護好本體、講好歷史是最重要的方向。”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説。

自修繕伊始,汕頭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項目便集結政府、社會、公眾多方力量參與:有本地鄉賢聽聞消息,匿名捐贈600萬元,作為舊址修繕資金;陳列館建成後,眾多民間收藏愛好者、汕頭市民自發捐出歷史物件,豐富館內文物陳列。

上世紀30年代初,汕頭交通站以一間普通的商鋪“華富電料行”作為掩護。此次重修恢復了當年海平路97號“華富電料行”的原貌。走進館中,如同“穿越”到那段革命歲月——一樓是普通的商行鋪面,有做生意的櫃檯以及售賣的電子管、燈泡等物品;二樓是接待室,許多地下工作曾在此佈置完成;三樓擺放著一張麻將桌,據時任交通站站長顧玉良回憶,當年小公園商埠人來人往,交通員常常借打麻將來傳遞情報……

2019年,汕頭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陳列館以實物展示、情景再現和光影展播等形式,發展線上線下參觀的新型體驗模式,成功入選“2020年度廣東省文物古跡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張如強介紹,自開館以來,舊址陳列館累計接待數百個參觀團隊,其中以中小學生團體居多。陳列館圍繞“紅色教育”,定期舉辦愛國主義、科學知識、歷史文化等專題教育講座。未來還將推出更豐富生動的紅色教育活動,把城市紅色脈絡資源保存、傳承下去。

經過大普查,廣東全省共計4248處重要革命遺址將向公眾公佈。廣東將加快出臺《廣東省革命遺址保護條例》,持續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等項目建設,發掘活化紅色文化資源,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和紅色旅遊發展。

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博羅樣板”

祠堂內、車間裏、田園中、榕樹下,講歷史、談發展、拉家常。如今,文明風尚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在惠州市博羅縣持續傳播。這座嶺南文明古縣,正煥發勃勃生機。

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首批試點縣之一,博羅已建成實踐中心1個、實踐所18個、實踐站378個。2020年9月27日,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組織的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座談會在博羅召開。

為了推動文明實踐繼續深化,在原有“中心、所、站”三級陣地建設的基礎上,博羅不斷拓展,相繼打造“紅色博羅”“粵曲清音”“客家鄉情”“百姓中醫”等一批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基地、點、戶”。

豐富的文娛活動,逐漸融入到每一位博羅人的生活中。

在當地泰美鎮車村村新修建的活動室裏,村民們下棋、彈琴、讀書,一派和樂安詳。村口處,原本雜亂叢生的林木已被清理乾淨,換上新顏;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鄉風倡導、村規民約等貼于墻上,展現著文明新風。

石壩鎮三嘉村裏,村內荷葉碧綠,清蓮挺立,一個集荷花種植、觀賞、攝影、休閒、旅遊于一體的觀光園區呈現眼前。村內黨建長廊的設計,則為村民們提供了乘涼休憩的場所,也同步傳達著新思想。

位於縣城旁的觀背村,改造後因壁畫而聞名。竹林、原野、客家食物……各式各樣帶有本地特色的元素被繪于墻上,藝術氣息彌散在村內每一個角落。

“在觀背,幾乎人人都會唱村歌。我們還經常排成一隊,吹著葫蘆絲逛村。”觀背村支部委員、手有餘香志願者協會會長王春娣自豪地説。

村歌承載村史,吟唱能出鄉情。“一村一歌”項目,成為博羅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張亮麗名片。博羅縣音樂家協會主席李雷表示,村歌創作與傳唱,不僅能豐富村民的精神需求,激發歸屬感,還能夠幫助村民重塑文化自信,引領新風尚。按計劃,博羅正在為全縣一百個村創作村歌,未來還將普及至378個行政村落。

值得一提的是,博羅還率先設立基金,打造文明實踐“蓄水池”與“活源泉”,為推動志願服務“細水長流”提供堅實資金保障。

構建多級陣地體系,拓寬文明實踐覆蓋面。目前,廣東已成立近2.3萬個文明實踐中心所站,4.07萬支志願服務隊伍,努力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粵産紀錄片折桂“金雞”

2020年11月28日晚,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上,粵産紀錄片《掬水月在手》獲最佳紀錄/科教片獎項,引發各界高度關注。金雞獎首次將科教片和紀錄片“二獎合一”後,競爭態勢更加激烈,《掬水月在手》突圍被業界視為一匹“黑馬”。

“影片記錄了中國古典詩詞大師葉嘉瑩的傳奇人生,將其個人生命與千年中國古典詩詞交織在一起,表現她在詩詞長河中追尋生命的價值。導演將敘事、述志與寫意融為一體,以詩境表現葉嘉瑩的一生及其精神世界,是一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兼具藝術價值、文學價值、思想價值的作品。”金雞獎評委的頒獎詞如是寫道。

《掬水月在手》紀錄片出品人毛繼鴻介紹,該片由《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文學電影總監製陳傳興執導。拍攝組歷經三年半,輾轉10個地區,17次訪談拍攝葉嘉瑩,累計採訪稿近百萬字。此外,影片採訪了葉嘉瑩的眾多學生和摯友,包括作家白先勇,詩人痖弦、席慕蓉,漢學家宇文所安夫婦,書法家謝琰等多位文人,堪稱文化界的一次盛會。

截至2020年12月13日,影片票房超過765萬元,打破全國藝聯紀錄片的票房紀錄。《掬水月在手》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在毛繼鴻看來是對藝術電影、文學紀錄片創作的重要鼓勵。

金雞獎評委、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藝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汪天雲認為,《掬水月在手》在金雞折桂並非偶然,是基於廣東多年來的文化準備,也是發展電影産業的厚積薄發。

汪天雲注意到,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和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兩個“國字號”重大電影節展均長期落戶廣州,既為紀錄片和兒童電影創作提供了豐厚的産業基礎,又在這座城市中厚植濃郁的人文氛圍。

近年來,廣東依託票房優勢,借力建設粵港澳人文灣區,採取一系列舉措推動電影事業蓬勃發展:打造超高清視頻産業特色小鎮和粵港澳大灣區電影后期製作中心,讓電影産業插上科技翅膀騰飛;打造“首映在廣州”系列活動,頒布“新人文電影計劃”,發掘廣州本地精神文化內核。

更多影視資本看好廣東前景。博納影業集團粵港澳大灣區總部落戶廣州南沙,華誼兄弟計劃在廣州空港經濟區設立大灣區總部,以電影頭部企業帶動區域産業集聚;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産業投資基金在廣州落地,以金融助力電影産業發展……

“技術和發行應成為廣東電影發展的兩翼。”汪天雲分析,以往許多國産電影特效都要去國外做,現在漸漸回歸國內。“廣東比鄰香港,有著豐厚的經濟基礎、産業儲備,對香港成熟影視創作人才有吸引力,未來在發展電影技術産業上將大有可為。”在汪天雲眼中,乘著發展人文灣區的春風,廣東影視産業前景無限廣闊。(記者/黃堃媛、陳伊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