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滾動

科創迎黃金時代 北大校友助力大灣區科技自主創新

發佈時間:2020-12-29 18:20:0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2020年12月27日,“2020北大校友科創高峰論壇暨北大科技園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佈會”在廣州白雲區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廣州市白雲區政府、北京大學校友會、北大科技園、燕緣雄芯北大校友平臺聯合舉辦。廣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弓鴻午,白雲區區委書記趙軍明,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北京大學産業黨工委副書記、北大資産經營有限公司總裁韋俊民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活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已成為舉國上下核心攻堅的戰略任務。科創興國非一蹴而就,需要從重大基礎科學研究與應用轉化、科技人才培養、前沿技術應用場景落地、長效市場與資本賦能等方面,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推動。北京大學作為中國硬科技人才的培養搖籃,為中國的科技創新輸出了無數優秀人才,肩負著科創興國的重任。

本次活動上,中科院院士、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俞大鵬,大富科技CEO肖競,國家級特聘專家、博雅科技創始人李迪,燕緣雄芯管理合夥人李陽等北大校友發表了主題演講。芯翼科技CEO肖建宏、深創投5G産業基金總經理張黎、配天機器人CTO郭濤、中科馭數VP張宇、綿眠智慧CTO張博寧幾位校友做了圓桌分享。此外,來自全國各地科技創新領域優秀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校友、創業者等近200人參加了活動。‍

北大産業黨工委副書記、北大資産經營有限公司總裁韋俊民致辭

北京大學黨工委、北大資産經營有限公司公司總裁韋俊民公司總裁韋俊民為本屆大會致辭,韋俊民稱2020年是極具挑戰的一年,要解決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北京大學建立了系統的發展平臺與服務體系,經過多年發展北大科技園已成為校地合作主力軍,是北京大學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創新人才培育的重要平臺,成為各地校友科技創新、抱團發展的重要基礎。

廣州市白雲區委副書記潘志軍致辭

廣州市白雲區委副書記潘志軍為本屆大會致辭,潘志軍稱白雲新城作為白雲區承載總部經濟的産業發展平臺,將為北大校友企業提供最優越的發展環境。白雲區的發展戰略為賦能本地傳統産業發展高端未來産業,實現産業結構優化,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廣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弓鴻午致辭

廣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弓鴻午為本次活動致辭,分享了廣州市科技在這幾年取得的進步。弓鴻午稱,廣州市在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上從2017年的63位躍升到了2019年的21位,2020年廣州、深圳、香港作為創業集群甚至排在了全球第二。同時,《自然》雜誌的自然指數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廣州也從前兩年的第25名排到全球第15名,全國第5名。高新技術企業從2015年1919家上升為去年的12000多家,排名全國第三。

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致辭

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為本次大會最後致辭,王義遒分享北大從1952年院企調整以後,使命是在基礎科學、理論科學上發揮作用,能夠成為國家科學與文化的標誌。王義遒稱2020年世界趨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要變成世界上真正的強國還有很路要走,北大在這些方面應該做出貢獻,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揮在基礎學科上的優勢,能夠把這個優勢和當前的現實結合起來,突破發展中的一些困難,成為國家的智庫、思想庫。

中科院院士、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俞大鵬主題演講

中科院院士、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俞大鵬在本次活動發表了主題演講《歷史之大變局下的科技自主之路》,俞大鵬以量子力學的發展為例,深入分享了中國在量子力學方面的科技自主機會。

量子是看不見的東西,但卻真實存在。俞大鵬稱,人類對單個光子、原子、自旋等微觀粒子的操控能力已經達到了空前高度,代表了第二次量子革命時代的到來。

量子計算的神奇能力源自於對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等資源的巧妙利用。量子計算技術的基本單元為量子比特,它利用了任何具有二能級的微觀或宏觀量子體系量子態的疊加與糾纏本質來存儲和處理資訊。

量子是一個國家戰略,把量子電腦比作新時代的曼哈頓工程一點不為過,因為誰掌握了量子電腦誰就可以掌握世界。但這個領域競爭非常激烈,俞大鵬分享稱目前有很多內憂外患。內憂是:第一,趕時髦、一哄而上;第二,設備用戶多,技術設備開發少;第三,跟班式研究,低水準重復、惡性競爭;第四,論文/Impact Factor主導;第五,一條龍科研、全鏈條作業,什麼都能做,什麼都敢做;第六,寧為雞頭不為鳳尾,都想做牽頭單位。外患是量子被高度限制,進入“無人區”。

2018年,俞大鵬成立了深圳市量子研究院,通過全球公開招聘,已吸引人才超過200人,研究著眼未來國際制高點量子材料、量子計算。目前,俞大鵬帶領的北大團隊已經掌握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石墨烯單晶,其團隊承擔的極低溫製冷機項目可應用於量子傳感、量子計算、量子輸運和量子材料等諸多方面。

大富科技CEO肖競主題演講

本次活動大富科技CEO肖競發表了主題演講《全球競爭新格局下的科技創新路徑》,他認為美國大力打壓中國崛起,讓技術供應鏈方面相關的企業受到非常明顯的限制,科技創新正在走向信心的發展和全新的模式中。

肖競稱,企業的自主創新也是後發國家進行經濟趕超的根本力量和主要方式。但不是所有企業都有創新動力和能力。2015年-2018年中國有研發活動的企業佔到所有企業的比例為25%上下,這個比例正在提升,但真正有創新能力和持續不斷産生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只佔據非常少的部分。

國家級特聘專家、博雅科技創始人李迪主題演講

博雅科技創始人李迪分享了《中國存儲産業技術與發展》。目前整個全球的存儲産業呈現比較高的成長性,年化超過10%,主要由於技術進步導致産品需求不斷增加,新興市場不斷被開闢。2019年中國進口的積體電路總金額超過3000億美金,記憶體約佔30%。李迪稱,記憶體技術發展主要靠兩個方面的技術解決:製造工藝、設計技術。製造工藝減少成本,18個月成本降低一半。設計技術主要是通過高速介面以及一些低功耗的技術提高性能、減少功耗。

燕緣雄芯管理合夥人李陽主題演講

燕緣雄芯管理合夥人李陽分享了《科創報國,北大人的責任與使命》。李陽稱,2018年是中國科學發展史的一個分水嶺,中興國際被制裁,美國開始出臺一系列限制中國科技創新、限制技術、限制關鍵設備的禁令,這讓中國各行各業意識到創新不僅僅重要,而且十分迫切,只有自主創新、自主可控的科學技術才是真正重要的第一生産力。

2018年,120多位北大校友共同發起創立了燕緣雄芯北大校友平臺,校友橫跨60余屆,覆蓋北大17個院係專業,佈局全國20多個城市,圍繞中國的科技創新主題,連接科研、産業、創業、資本資源,通過匯聚産生連接、産生合作,相互給予支援,取得更好的發展。

目前,燕緣雄芯北大校友平臺已組織了一系列的北大校友活動,《北大校友科創高峰論壇》是北大校友的年度科創盛典,《燕緣科創家》專訪通過深度專訪非常優秀的做科技方向創業的校友,傳遞校友思考,了解校友需求。2020年年因為疫情影響,平臺推出了線上《燕緣科創大講堂》,每週一期,邀請優秀的北大校友分享所在領域的工作。李陽稱,希望為所有的北大校友,為所有關注和支援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朋友們提供一個交流平臺。

圓桌論壇《好風憑藉力,讓科創飛揚》

創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無法單兵作戰。科技型創業需要經歷漫長的研發、産業鏈裏的驗證,週期長、挑戰多,過程中離不開資本、服務等各個合作夥伴。本次活動上,配天機器人CTO郭濤、北大科技園總裁陳庚、芯翼科技CEO肖建宏、深創投5G産業基金總經理張黎、中科馭數VP張宇、綿眠智慧CTO張博寧幾位校友就科技型創業的困難和機會做了深入的分享。

配天機器人CTO郭濤分享了國內科技創業的現象。郭濤稱,目前國內的科技創業喜歡一哄而上,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這對0到1的科研創新影響非常大,本來10個人抱成一團幹一件事情,很可能把基礎的事情突破了,但現在10個人分開單幹,打價格戰,導致很多企業不願意做長期投資。郭濤稱目前國內企業做長期基礎從0到1的研發存在非常大的瓶頸。

綿眠智慧CTO張博寧分享了科技型創業的融資難題。張博寧稱,從科技角度來講,技術研發、供應鏈、市場都搞好,再到投資人退出,4年時間基本上做不到,這使得很多企業必須短期內做到投資人希望的數據,導致很多真正有價值的早期研發被擱置。

深創投5G産業基金總經理張黎認為,硬科技創業投資已經處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有史以來最好的黃金時代。中科馭數VP張宇分享了最近幾年的晶片熱。張宇稱從技術的趨勢,晶片技術發展階段到了一定的瓶頸,在接下來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從晶片的架構上將會有很多創新。

芯翼科技CEO肖建宏認為科創的前景非常美好,對於很多人來講也是國運之戰。對於科創企業來講,首先要活下來,要有能夠賺錢的東西,同時能夠思考差異化的東西,哪怕現在很難做到,但是企業要投入一些基礎的研發。肖建宏稱自主創新已經深入人心,但一定要意識到科技還是要加強合作,因為完全自主創新可能要浪費一些投入,認知上不僅僅要獨立創新,還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國內國際交流,呼籲去開放。

北大科技園總裁陳庚認為科創的一切剛剛開始,未來無限想像,科技創業者要咬著牙堅持把光發下去。

據了解,本次大會受到了廣東省北京大學校友會、北大金融校友會、北大科技創新校友會、北大校友創業聯合會等北大校友組織的大力支援,連接了北大橫跨幾十屆,十幾個專業的校友,向廣州市白雲區對接推薦了十多家校友企業,實現了未名湖精神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