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灣區好故事|我家的故事

發佈時間:2020-12-25 14:57:52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鄺家駒  |  責任編輯:

【編者按:“灣區好故事”是由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設立的,敘述大灣區普通人的閃光點、分享親歷者的感想、留存建設者的記憶、記錄大灣區建設宏偉征途、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凝聚正能量的專題欄目。臺山素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這裡有旅居世界各國及地區的華人華僑,他們的故事是從未遠離的家國情懷,是對故鄉抹不去的牽掛。】

我家遠古時代為雷姓,後因功封于河南光州方山,便有一支以封邑地名而改姓方。南宋時方姓後裔方緯之,字愈平,任京城臨安大尹,其長女淑麗被冊封為宋孝宗皇妃,方愈平被封為宣城侯,並賜姓鄺。因而雷方鄺三姓實為一家,之間血濃于水,數千年來守望相助,從未間斷。三姓遷居廣東臺山700餘年,並於清代在臺山共建“溯源堂”宗祠。

臺山地處中國南部,珠江三角州西側,古時是新會縣一隅,1489年設置新寧縣,1914年改為臺山縣,新中國成立後臺山撤縣設市,現在是江門市轄下縣級市。臺山有一千萬華僑移居海外,被稱為“中國第一僑鄉”。

自清末起,我家世代便為臺山旅美華僑,而這個故事要從我的曾祖父鄺公乃倉説起。曾祖父乃倉公生於1861年,終於1959年,積閏101歲。他的事跡只是我偶與父親閒聊時所得。        

曾祖父的父親光榮公為鄺氏第二十九世祖,育有兩子乃倉和乃柏。他少年時在鄉中讀私塾,以開荒耕種維持生計,後來受到回國鄉親金山客(解釋:指19世紀中前往美國參與淘金的人)的耳濡目染,嚮往大洋彼岸的金山。由於家窮,他只讀過幾年私塾,文化程度不足以出省城(廣州)謀生。時值晚清亂世,戰事連年,賦稅繁重,生活朝不保夕,他為了給兒孫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毅然決定去尋找他的黃金夢,漂洋過海,加入被“賣豬仔”(解釋:廣東俗語,泛指清末時期以合約方式前往海外從事勞力工作以維持生計的廉價勞工)大軍。初到舊金山,語言及生活習慣都陌生,靠老鄉推薦到鐵路公司打零工。

據記載,當時華工月薪26美元,除支付3元鐵路稅金、扣除生活費外,剩下的都定時匯返家鄉,這類匯款方法稱銀信。臺山華工回鄉都統稱金山客,回鄉叫“一派”。曾祖父也不例外,每過五六年就“衣錦還鄉”(又一派)。曾祖父供祖父到廣州讀書,鄉親父老投以羨慕眼光,曾祖父也不吝嗇,每次回美時又以上契方式把村裏的一些子侄陸續帶到美國,有人稱之為“買紙”,後來由於每個人際遇不同,這些當年曾祖父帶去美國的子侄大部份在美國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如今算起來他們的子孫已是第四代美藉華人,主要聚居在舊金山大灣區和二埠(沙加緬度)。

19世紀末,鐵路工程竣工。大部份華工回國,留下來的華工轉業,有的務農、有在餐飲業(雜碎館)工作,有在小商店(孖結)工作,也有一部份到城市裏的唐人街謀生,曾祖父則在舊金山唐人街附近O’Farrell街開設洗衣館(接洗番衣),一做就是三十載。

20世紀30年代日軍侵華,彼時曾祖父回鄉守護祖屋,過退休生活。根據父親口述,日軍侵華到臺山後,在洞美村搶佔了我家祖屋為日軍指揮部,把家人捆綁軟禁在後堂,還在村口處架起兩挺機關槍,把村裏糧食、牲口搜掠一空後才離開。

二戰結束後, 1946年,父親舉家陸續遷往香港,自此就再沒有踏足家鄉。還記得小時候,喜歡摸拂曾祖父的鬍子。父親曾經説過,正是“賣豬仔”的經歷,讓曾祖父對知識的渴望愈發強烈,於是對家庭子女更加嚴格,他有一句家訓就是“家無讀書子,事業何處來?”曾祖父彌留之際,家裏請來醫生檢查,沒幾天曾祖父就魂歸天國,記得當晚在香港何文田街舊宅來了很多親戚朋友,都是向這位風霜滿面的長者作最後的道別,屈指一算,這已是一個甲子前的事了。

1893年,戰爭前一年,時年32歲的曾祖父已漂洋過海打工多年,在金山賺到積蓄回鄉成家。同年祖父出生,取名祖孟,因曾祖父“賣豬仔”的經歷,讓他明白有知識才能改變人生,祖孟的祖字來自族譜的順序,孟應該是聖賢孟子,希望他有朝一日熟讀聖賢書,光宗耀祖。

祖父從小就在鄉間書塾學習,由於聰穎過人,加上勤奮好學,未到蓄髮之年,已完成相等於今日預科的程度。他不甘留在鄉間務農,於是有了赴海外學習的念想。後來前往菲律賓入讀馬尼拉大學,主修英語比較文學,回國後取得位於廣州的廣東大學(中山大學前身)教授職位,之後又在嶺南大學謀到教職,一直服務至遷居香港。在廣州期間除了作育英才外,還積極參與社會運動,40年代初期參與中國民主同盟的創會活動,為民盟早期活躍份子之一。

祖父是獨子,小時聽父親説,祖母正室黃氏養有四子,年未過40就在鄉間病逝。之後祖父續弦吳氏,育有一女,吳氏被我一直視為祖母,于98歲高壽仙逝,醫院彌留之際,我一直守候在側。

父親鄺文熾是長子,我母親黃氏,是臺山船步村人氏,下文有更詳細論述。二叔應該很小就去世。三叔鄺維垣生於1918年,是聞一多先生的學生。抗戰勝利後一直從事教育事業。由於受到聞公思想的影響,也是民盟的成員,之後在暨南大學文學院任教,並一直從事聞一多和魯迅的思想理論研究。四叔鄺維彥受到祖父的熏陶,中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50年代中期,四叔辭去了美國的工作,回歸祖國投身建設新中國事業,一直任職于石油部資源勘察工程師至退休。四嬸王氏,出身北京書香門弟,北京輔仁大學畢業,從事英語教育工作,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到美國調研英語教育的特級教師。五叔鄺鐵軍參加過中國抗美援朝志願軍,脫下軍服後回大學讀書,改革開方後在暨南大學商學院教授廣告及行銷學。五嬸黃氏¸也是出身廣州書香門第。三姑姊及四姑姊在二戰結束後隨祖父及父親遷移到香港,兩人現已年介九旬。

祖父到香港後任教于九龍何文田自然中學,教授英語語文至60年代退休,期間還與原嶺南大學及十三所國內基督教高等學府同事在香港創辦崇基學院,即現時香港中文大學的其中一個學院。

記得小時候,祖父不時帶我及二哥到新界馬料水中文大學校址參加大食會、千歲宴、運動會等活動。祖父的英語了得,我們都稱他為“牛津字典”。我記得有一次他教大哥一個英語單詞“Sometime”,祖父教了好幾遍大哥的發音還是不標準,祖母在旁急了,插嘴説真是教到“心淡”,直到現在,我們在茶余飯後還會提起這一點一滴的生活小品,可惜祖父及大哥都已仙逝多年,實在令我等惋惜!

祖父晚年生活一切從簡,早上習慣到後山晨運,接著享受一頓早餐,偶爾在大排檔吃白粥油炸鬼(油條),中午固定到廣式茶樓一盅兩件,一坐可以坐兩三個小時。在家時除看書閱報外還喜歡玩樸克牌。七十年代我到美國讀書,只能通過書信與祖父溝通。在美國的鄉親都稱祖父為“長公”,他是同鄉的長者,輩份最高,鄉里們都渴望祖父能到美國看看。可能是因為半個世紀前受到美國邊防官員的不人道對待,他一直不能釋懷,也可能是知識份子心中所存高風亮節的精神,他再沒有踏上美國半寸土地。

父親鄺文熾生於1913年,在族譜裏屬於永字輩,曾祖父為他取名“磊”,身為一族之長孫,曾祖父希望父親一生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他8歲那年,隨祖父到廣州入讀培正小學,學名文熾,後又升入廣州培正中學學習, 1933年畢業。這一段經歷,讓父親對教育事業有了重新的認識和信仰。

父親説“我們培正中學的學生都是紅藍兒女”,因為我們學校的枚徽是由紅色和藍色組成,因此紅和藍是培正中學的校色,而百年來培正中學的優良傳統被校友們概括為“紅藍精神”。紅色代表熱情,積極向上,藍色代表冷靜、理智、合起來的“紅藍精神”就是愛國校、奮鬥不息、奉獻社會的傳統。”父親認為,正是這種精神指導著他追尋理想的一生。

1933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廣東無線電專科學校,攻讀電機工程,是該校首屆畢業生,當時正值日軍侵華,社會動蕩不安,民心不穩,在取得曾祖父支援下,父親決定出洋留學,先到英國倫敦城市工藝學院取得電子工程科高級文憑,後又在紐約電視大學繼續無線電專業的學習。然而隨著1937年日軍發動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而揭開全面侵華戰爭的序幕,父親放棄在美國的學習,決定回國參軍,以科技報國。

曾祖父鄺乃倉告老還鄉後,由於父親是嫡孫,望早日能四代同堂,于1932年把在廣州的父親叫回臺山老家。父親回家後才知道是相親,他口述這次相親是一見鍾情,姑娘是白沙鎮船步村黃氏,即我的母親,這一段美滿婚姻持續了70載直至母親在2001年仙逝。我們一家八兄弟姊妹,大姊、二姊、三姊都在臺山出生, 1946遷移到香港,大哥、二哥、四姊、五姊和我在香港岀生,三姊很早就在家鄉病逝。母親在家鄉接受過幾年私塾教育,文化程度不高,她經常挂在嘴邊的兩段話“泥水匠開門,過得自己過得人”、“檐前滴水,滴滴不差移”,出自鄉婦的簡單兩段話,背後卻蘊藏著大道理,這也成為我們日後做人做事的座右銘!

我們一家初到香港,人地生疏,開始時靠著做貨販賺來的積蓄度日,也打一些零工,入息只夠糊口,最後決定以自已專業,秉承祖輩作育英才的志向,創辦無線電專科學校,在教育事業上下一番功夫。坐言起行,父親找到在九龍油麻地大南街一棟四層唐樓(廣東式騎樓)租用作校舍,設備方面借助在美國的四弟及宗親借款購買寄運香港,有了場地設備萬事就緒,接下來要到“港英政府教育局”登記。問題來了,由於父親是中國藉,當年還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要民辦學校只容許英藉人氏為註冊主體。幾經波折,找到祖父在嶺南大學任教時的英國同事梅禮備教授協助,梅教授是英國蘇格蘭人,能説一口流利的粵語及普通話,熟讀中國詩詞歌賦,是漢學專家,當時梅教授也遷居香港,通過他的身份完成註冊立案工作。

1946年9月,香港第一所民辦職業學校東南電專正式開學,第一學期只有七名學生,父親擔任校長兼教員、校工,全校上下“一腳踢”,另外聘請的唯一全職教師是當年父親在廣東無線電專的啟蒙老師黃子儒先生,我們都稱他為黃老師。黃老師在校教學22年之久, 1968年4月在新校舍即將建成投入使用前不幸積勞逝世。

60年代香港電子工業萌芽,校務也隨之迅速發展,原有的校捨已不敷使用,先搬到洗衣街新址,後又在何文田街開設分校,直到70年代在九龍旺角市中心自建10層多功能校舍,學生由創校時的七名發展到全盛時期的二千多名,分上、中、晚三班制,那些年也正值香港電子商品製造業最蓬勃的年代。

七十年代後期,香港政府開始大力發展高等及專業教育,而父親已介古稀之年,也感覺到他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決定於1987年結束經營了40載的學校,開始他人生另一個旅程。

1978年後,一大批港商北上尋求發展機會,父親思鄉心切,遂于八十年代初回鄉省親。他又重新燃起科教興國的使命!他認為建設現代化社會¸人才培養是硬道理,父親向省高教廳申請在臺山興辦以培育電子專業人才的僑辦職業學校。他為何選擇臺山,一是家鄉情,二是父親所屬的宗親會有一棟四層高的物業在臺城,這樓可用作校舍,解決了場地問題。資金方面,父親去美加各地的溯源堂拜訪三姓兄弟(雷方鄺三姓源屬一家),陳述他辦學理念,希望鄉親們慷慨解囊,半年間籌到辦學的起動資金200萬元港幣。

1986年5月,溯源電子專業學校舉行隆重開幕儀式,當日參加開幕式的溯源堂宗親三百餘人從香港乘船到江門,旅居海外華僑都身負重任——每人攜帶一件免稅商品,有電腦、印表機、電視、風扇、電冰箱等等用作為教材設備所用。開幕典禮邀請到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王首道為學校揭幕,著名粵劇名伶紅線女(鄺健廉)率團演出慶祝。盛典過後,各旅居海外華僑分別回鄉省親祭祖,實為當年一大盛事。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溯源電子專業學校也要與時俱進,提升到新的臺階,在臺山市政府建議下,為整合臺山市專業學資源,提供更好學習環境,由溯源電子專業學校,、臺山排球運動學校、臺山中等專業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組成了聯合中專,從此溯源電子專業學校由初期的僑辦轉為公辦,也跨上了一個新臺階。溯源電子專業學校培育了不少當時國家急需要的職業電子技術人員,他們遍佈大江南北,各有發展,為科教興國付出一分力量。記得在溯源電子專業學校創校十週年慶典上,很多畢業生從全國各地回校參與盛典,校友們為了母校的發展都出一分力量,捐錢捐物資,這種取于社會再回饋社會的精神得以傳承,這給父親以極大的安慰!

父親在80年代後期獨資捐建了家鄉洞美村的乃倉中學,希望家鄉更多的適齡學童得到教育機會。後又牽頭在臺城創辦了培正中學,希望宏揚“紅藍精神”,得到時任副總理縐家華為校名題字,以培正學校的教育理念帶到臺山,這也正是父親的信念“教育令人脫貧,令人明辨是非”。父親還捐建了臺山市電視臺轉播中心。

父親鄺文熾愛國愛鄉熱心祖國教育事業的義舉,得到了廣東省領導和各界人士的廣泛讚譽。我回國後,遵照父親的教導,在港臺兩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資人,在廣州石牌村辦起了太平洋電腦城,帶動了廣州市石牌電腦商圈的發展。之後業務發展至北京、上海、深圳。這些以父親為開端的投資項目,都貫徹了父親“教育救國,科技興國”的理念。

父親晚年生活簡樸,早上練一套太極拳,吃一碗麥片粥,中午享一頓廣式午茶一盅兩件,六十年如一日,風雨不改。週末與家人共聚晚餐是父親最大的喜悅。他到了九十高齡還學會上網,發電子郵件,聽新聞廣播,學習新事物,孜孜不倦。父親經常教誨我們“人生一定要有目標,有目標就有動力”,這也正是他能健康長壽的原因。總括父親的一生,“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古人云“仁者壽”非虛也!

父親于2018年6月仙逝,享年105歲,落葉歸根,長眠于家鄉洞美村風景優美的小山上,與母親、祖父、祖母長眠于斯!

他對後輩的最後教誨就是:“做人要樂觀,不要把金錢看得那麼重,有機會就做好事,有能力就做好事,當然做好事大有大做小有小做,做了總比不做好,做什麼都要寬容,不要愁眉苦臉!”

他的一生正是這樣做的!我永遠懷念具有正人君子,學者風範,身體力行,百折不撓的偉大精神的父親!

本文作者:鄺家駒

本文係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參考資料:

1、鄺姓來源考證美國紐約鄺氏聯誼會出版2007

2、鄺守恒編鄺氏族史精粹香港溯源堂雷方鄺宗親會成立50週年特刊, 5-7頁

3、江南世傳族譜根由大略乾隆七年印製

4、美國二埠鄺文熙篇鄺僅鳳祖紀念堂特刊1991

5、百度文庫http://wk.baidu.com/view/19c6cB83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20

6、Chinese Exclusion Act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Exclusion_Act

7、Calvin Lee Chinatown U.S.A. Crocker Press Chapter 2

8、George F. Seward Chinese Immigration Part II Chapter I

9、劉伯驥編美國華僑史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第16章第二節

10、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中國通史-伍華夏出版社389-390頁

11、郭延以近代中國史綱下冊中文大學出版社第17章

12、百度文庫祟基學院

13、陳寧駿民國政要最後的全家福浙江大學世版社63,247,3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