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産業鏈

1—11月廣東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17%

發佈時間:2020-12-22 09:58:17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吳哲、昌道勵、李鳳祥、王彪  |  責任編輯:

原標題:1—11月廣東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17% 比去年同期提高7.3個百分點

時隔三個多月,回想起9月12日15時那一幕,中科煉化煉油三部主管袁來深依舊忍不住心跳加速。

99.99%!當監控系統顯示屏的數值一路攀升,並最終定格在這個數字時,袁來深長舒了一口氣。這標誌著18萬標準立方米/小時煤制氫裝置全流程終於打通,德國魯奇低溫甲醇洗技術在沒有外國專家到場的情況下,順利産出高純度氫氣!這正是他和項目團隊加班加點連續奮戰了幾個月的成果。工期沒有延誤,項目建設得以如期推進。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增強投資增長後勁,繼續發揮關鍵作用。

從珠江口到東西兩翼,從綠色石化到5G新基建,一大批重大項目正爭分奪秒,搶抓年底施工黃金期全力衝刺。今年1—11月,廣東省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約8188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的117%,進度比去年同期提高7.3個百分點,預計12月單月進度將繼續保持在10%左右。加上納入重點項目計劃管理的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項目,2020年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將超過9000億元。

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子落而滿盤活。

在全球疫情蔓延和複雜國際形勢等一系列不可預見風險挑戰下,廣東重大項目建設逆勢而上,有力支撐廣東全省經濟平穩增長,破浪前行!

重點項目建設“加速跑”▶▷

把耽誤的工期搶回來!

作為中國石化“十三五”期間投産的最大煉化一體化項目,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6月16日在廣東湛江“雲投産”。按原計劃,4月外國專家就會提前入場,現場指導17套進口設備的調試。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計劃,嚴重拖慢了開工進度。

工期就是“軍令狀”,怎麼辦?

與時間賽跑,把耽誤的工期搶回來!

經過與廠家多次溝通,中科煉化獲自主開工授權,由外國專家提供視頻指導。設備調試難度大、週期長,光是低溫甲醇洗單元的設備調試,就有3590個數據測量點和19台容器的器內檢查,要對2081個測量偏差點進行整改。

在數不清多少次的視頻溝通之後,技術人員鉚足了勁,逐步逐個攻克技術難關。“原本外國專家需要花60天才能指導完成的調試,我們花了45天就完成了。”袁來深話語中掩不住的興奮。

冬日的晨曦中,上月底剛開通的“和諧號”列車C4706次呼嘯駛往廣州白雲機場北站。不遠處,總投資544.2億元的廣州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設。

從9月27日開工、9月28日白雲機場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印發,到12月7日第四跑道白雲區段首期用地移交,項目建設“加速度”的背後,是廣州航空樞紐能級的不斷躍升——今年1至10月,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國機場第一名、全球機場第二名。

從一季度的僅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8%、上半年實現任務過半目標的57%,到三季度順利推進的93.6%,這條艱難突圍的投資曲線,是廣東省各地重大項目咬緊牙關迎難而上、多點開花齊頭並進的最佳詮釋,並最終實現了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的“逆襲”。

在廣東惠州大亞灣石化區,總投資百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於今年4月“雲開工”。“2020年是艱難的一年。市場供應過剩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需求空前降低,給我們行業和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埃克森美孚中國區董事長萬立帆感慨萬千,“儘管面臨挑戰,我們仍然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一定會用先進的産品、技術,實現對中國長期投資的承諾。”

在廣東湛江東海島,5月底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正式打樁開建。“從諒解備忘錄簽署到首批裝置開建,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簡直難以置信!”巴斯夫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新一體化基地負責人林漢平説,目前項目正穩步有序推進。“我們有信心按計劃在2022年底前推出首批‘湛江製造’的産品。”

重大項目頻頻落戶,看中的是面向未來的發展前景,更為廣東“十四五”開局打下堅實基礎。

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看來,中國前三季度經濟增長在全球率先由負轉正,從根本上穩定了外商投資中國的預期和信心,不少外企更是將中國、廣東作為理想的投資優選。外資看好廣東,不僅基於當前穩健復蘇的經濟,更因為持續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帶來的長久機遇。

狠抓重大項目建設的背後▶▷

抓住了點就帶動了面

粵北群山環抱,山風凜冽,廣東湛江梅州(五華)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施工現場卻是一派火熱。不久前,高達60米的上庫大壩完成填築沉降,標誌著項目建設又完成了一個重要技術節點。

作為廣東省重點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額120億元,是廣東湛江梅州史上投資最大的單體基建工程。“作為清潔能源,這個項目建成後既有助於優化能源結構,也能拉動當地旅遊發展,不僅是‘六穩’‘六保’的重要抓手,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的有力抓手。”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同樣是百億元級的項目,放在發達地區,和放在粵東西北地區的意義是大不同的。廣東要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正需要越來越多高品質的重點項目落戶北部生態發展區,帶動當地實現綠色發展。”

如果説粵東西北地區通過大項目來縮小與珠三角之間的差距,那麼對於廣東來説,狠抓高品質的重點項目同樣是對標世界先進水準、實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總定位總目標的應有之義。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外貿大省的廣東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廣東2019年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但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壓力。在擁有巨大人口紅利、廣闊消費市場的同時,廣東也面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的難題。

長期關注廣東經濟的國家發改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主任黃漢權認為,推動重大項目投資,不僅是當下支撐經濟恢復增長和高品質發展的手段,更是服務廣東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重要抓手。“大項目投資,在近期可以直接形成和帶動需求,在遠期則能夠擴大和增加有效的高品質供給,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準動態平衡,在這方面廣東大有空間可為。”

縱觀世界各經濟體發展史,實踐經驗表明,越是經濟低迷期,越是加大項目投資力度。

對此,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十分認同。他認為,當前廣東重點推進的重大項目,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基礎設施項目,而是經過系統謀劃的前瞻性佈局,按照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注重需求側管理的要求,針對交通、能源等重要領域,重在解決廣東區域發展不平衡、産業發展補短板等問題。

“這些大項目對産業鏈、創新鏈、供應鏈的帶動能力往往比較強,對資金投入、人才資源、組織管理和數據資源的要求也比較高。可以説,抓住了骨幹項目,就是抓住了骨幹企業,就可以促進基礎産品、配套産業、服務産業等多鏈條同步發展,抓住了點就帶動了面。”陳鴻宇説,比如廣東湛江鋼鐵項目所生産的汽車薄板填補了國內空白,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項目所生産的正是國內緊缺的高端化工材料。投資結構的調整帶來了技術改造和産業升級,進而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促進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新基建”將帶來什麼?▶▷

為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提供支撐

今年疫情期間,鐘南山院士多次通過5G視頻遠端連線,為各地的危重病人進行遠端會診。在11月26日舉行的世界5G大會上,鐘南山在視頻致辭中説:“5G時代來到,遠端手術、診斷將變成現實。這會提高患病群眾的生活品質,釋放醫生的生産力,甚至改變醫療體制。”

截至10月底,廣東建成開通5G基站超11萬個,約佔全國的15.4%;廣東全省5G用戶達2663.74萬戶,規模均居全國第一。8月17日,深圳宣佈建成46480個5G基站,提前完成年度建設目標,成為全球首個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的城市。

重大項目密集落子,新産業佈局悄然成型。

11月初,廣東省印發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按照“一體化網路+四大集群+十大工程”框架,推進資訊、創新、融合三大類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廣東全省在建及正在謀劃的新型基礎設施項目達700多個,總投資超1萬億元。

在黃漢權看來,新型基礎設施就是高品質發展的高速公路。“任何産業的發展,特別是新興産業的發展,離不開新型基礎設施的支撐。對於戰略性新興産業而言,新基建是必不可少的硬體設施。而有些新基建本身也可以形成産業,像5G設備和相關基站建設就需要大規模的硬體生産,也需要企業提供服務,5G大規模商業應用帶來産業爆發期,抓住新基建本身就推動了新興産業發展。”

疫情大考之下,廣東公共衛生及醫療服務體系加碼補短板。

今年6月,廣東印發2020年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項目計劃,加大在醫療衛生、應急物資儲備、農産品流通、城鄉環境治理等領域的投資力度,總投資達2140億元。512個建設項目中,醫療衛生項目佔了302個。

在廣東省疾控中心內,總投資2000萬元的廣東省突發急性傳染病核酸檢測實驗室平臺正在加緊建設中。中心首席專家柯昌文説,建成後,廣東省疾控中心的核酸檢測能力將提高到每天5000份以上,帶動廣東全省疾控系統應急檢測能力提升。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之際,廣東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召開,提出要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在大變局中塑造廣東高品質發展新優勢。

陳鴻宇注意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到“推進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廣汕汕高鐵、廣湛高鐵、深汕高鐵、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核能基地、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能力提升工程等重大項目”。

對此,陳鴻宇認為:“當前正在推進建設的這批重大項目,能進一步增強投資領域的支撐力,正是廣東打造戰略支點的重要舉措。”

放眼未來,一個個重大項目如同廣東搶佔發展制高點的先手棋,將催生和支撐新的經濟形態,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築牢廣東高品質發展的基石。(記者/吳哲、昌道勵、李鳳祥、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