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諸舶口,最是澳門雄。”澳門北鄰廣東珠海、西與橫琴半島隔江相依,東望香港,南臨南中國海。獨特的區位優勢,讓澳門成為400餘年東西文明交匯之要津。
自澳門開埠以來,不同族群文化在此地薈萃交融、共生共存。或樸實安寧、或古老清幽、或繁華喧囂、或年輕新潮,多元的人文風貌,在這片只有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綻放出萬花筒般絢麗迷人的魅力。
近年來,澳門對內重塑歷史城區,對外共襄文化盛事。國際音樂節、媽祖文化旅遊節、格蘭披治大賽車、國際幻彩大巡遊……成為澳門一張張名聞遐邇的“文化名片”,澳門年遊客量也在20年間翻了五倍。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澳門發展定位為“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如今,在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共同支撐下,澳門懷揣著新的使命,將中國故事從“人文灣區”傳遍“一帶一路”。
讓世界遺産“活”在都市日常
漫步澳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以觸摸到“西風東漸”留下的歷史印記。曆盡滄桑的大三巴牌坊雄踞在炮臺山下,在牌坊斜後方不遠處,傳統中式的哪吒廟依然香火不斷,嫋嫋香煙裏訴説著灣區人古老的美好祈願。
中西合璧的建築和諧共處,是澳門多元文化個性的縮影。在澳門半島不到9平方公里的老城區裏,有著中國最古老的教堂遺址、第一座西式劇院、第一座現代化燈塔、第一所西式大學……四百年沉甸甸的東西方文明交往史盡收眼底。
2005年,澳門文物保育事業迎來了“高光時刻”:“澳門歷史城區”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成員國一致通過,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産。從東望洋山到新馬路,8個廣場前地將22座歷史建築“串珠成鏈”,海絲遺珍熠熠生輝。
不過,要讓這些散落市井的遺産重光,澳門也面臨不小考驗。“澳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土地權益複雜,都是遺産保護面臨的問題。”澳門文化遺産委員會委員、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大會主席譚志廣説。
為此,澳門文保人走上了獨具特色的探索之路。在澳門,所有文物修復活化都需要經過文化部門協調,在業主出售受保護建築時,政府也享有優先購買權。
在亞婆井前地,一座佔地4000平方米、別具嶺南風情的院落府第引人矚目。庭院曲徑通幽,60多家大小房屋錯落有致,古韻猶存。這裡是清末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家族故居“鄭家大屋”。
鄭氏家族曾經的繁華景象,依舊隱約浮現在遊人眼前。然而,20多年前,由於鄭家後人分居各地,院內漸漸被“七十二家房客”佔據,一度曾有300多人在內居住。
文化局文化遺産廳廳長蔡健龍告訴記者,政府接管鄭家大屋時,物業已有超過八成地方有不同程度的損毀,部分地方原貌難辨。
幸運的是,政府2001年通過換地取得鄭家大屋業權。為了實現“修舊如舊”,修復人員甚至深入廣東江門、中山、深圳、東莞等地,採購難得一見的原始建築物料。
經過8年半的修繕,鄭家大屋2010年正式對外開放。如果説,修復讓文物本體恢復健康的“體魄”,活化則為文化遺産重新注入“靈魂”。
澳門歷史城區一直“活”在煙火氣的平民日常中。正如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穆欣欣指出,這裡不只承載著歷史,更“體現城市發展與文化遺産保護共生共存的鮮活感”。
如今,鄭家大屋擔當起青少年“世遺大使”的角色,過去五年,已為超過6000名中小學生提供120多場導賞活動。
今年11月,“互動環境劇場”《鄭觀應和你有個約會》拉開帷幕。鄭家大屋張燈結綵,復活百年前澳門風情。遊客則化身鄭府座上賓,與“鄭觀應一家”共賞堂會戲。
在文化局推動下,粵劇快閃、非遺體驗、親子課程……一幕幕別開生面的文藝活動,正在“點亮”越來越多歷史建築。城區裏的澳門往事,也變得愈加可觸可感。
多元文化互動打造“全城舞臺”
生活在文化遺産裏的澳門人,日常百態充滿浪漫的文藝情調。數百年來多元族群交織碰撞,更讓澳門歷史城區成為全年無休的文化舞臺。
在《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産清單》70個項目中,既有廣府地區土生土長的粵劇、咏春、魚行舞醉龍,也有充滿舶來氣息的土生土語話劇、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棲身同一屋檐下,這些來自不同族群的非遺項目,也在産生微妙的“化學反應”。
區均祥是澳門南音説唱的代表性傳承人。在他近年新收的徒弟中,一張混血的亮麗面孔分外引人注目。身為第八代土生葡人的黎若嵐,拜師僅短短一年,就迎來了首場正式的南音演出。曲藝團將土生葡人短篇小説改編成南音説唱,演繹得悽婉動人。
黎若嵐同時是澳門土生土語話劇團的成員。“無論南音還是土生土語話劇,都是澳門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們珍視和傳承。”在她看來,土生葡人族群是澳門的多元文化的體現,應面向灣區發揮中葡文化橋梁的作用。
區師傅近年也在探索通過不同形式的跨界合作,延續古老南音的生命力。2014年推出的《咏舞南音》嘗試將南音説唱與舞蹈融合。而在文化局第27屆澳門國際音樂節上,區均祥還代表南音“對話”葡萄牙非遺“法朵”,舉辦了一場跨界演奏音樂會。
“和而不同”是澳門文化生態最難能可貴之處,無論傳統或新銳、外來或本土,每種藝術門類都能找到展現自我的一方舞臺。
每逢金秋時節,澳門都會迎來一場世界級的視聽盛宴——澳門國際音樂節。面對今年新冠疫情,音樂節從室內音樂廳搬到室外社區,讓音符繼續在城市每一個角落起舞。活動得到18隊本地音樂團體、超過300位澳門音樂人的廣泛響應。
回歸以來,澳門集全城之力發展大型文化盛事。從2009年開始,為更強調“藝穗”與“城市”的關係,“澳門藝穗節”升級為“澳門城市藝穗節”。泳池裏的水中音樂會、觀音堂前的“快閃劇場”、盧家大屋的新銳話劇……“全城舞臺、處處觀眾、人人藝術家”,激發著澳門城市空間無限的藝術潛能。
如今,文化已成為澳門獨特的旅遊産品。去年澳門遊客量達到3500萬人次,持續半年的大型文化藝術盛會“藝文薈澳”首度推出,就吸引1600萬人次前來打卡。
澳門也逐漸把中葡文化交流成果帶進“人文灣區”建設中。去年舉辦的第二屆“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就成為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澳門分會場的重頭戲。
“文化乃眾人之事,真正的藝文活力,應該來自民間。全社會的參與才是文化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從政府、財團、企業至市民,澳門各界參與文藝建設的熱情,更讓穆欣欣樂見其成。
從2011年開始,澳門基金會先後推出“澳門藝術家推廣計劃”和“澳門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從灣區走向國際,計劃讓澳門青年藝術家看到越來越廣闊的未來。”澳門全藝社理事長黎小傑説。
粵澳交融驅動灣區設計力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選擇到其他灣區城市創業,成為越來越多澳門青年不約而同的選擇。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博士吳志良介紹,基金會近年推出“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專項資助計劃”,支援投身灣區建設的澳門青年社團就不下30個。
“橫琴的海對面,海對面是澳門;澳門的海對面,海對面是橫琴。”一首童聲合唱《澳門的對面是橫琴》,道出了琴澳兩地的地緣紐帶,也唱出了灣區城市守望相親的情誼。
去年年初,澳門青年蔡淵博將公司搬至橫琴青年創業谷。工作日裏,蔡淵博每天從澳門家中出發,開車來到廣東珠海橫琴的辦公室,車程只需要半個小時。
粵澳兩地互聯互通讓蔡淵博發現了商機。他帶領團隊研發的“發現澳門”APP,是澳門首個完成推廣及銷售閉環的線上旅遊産品平臺,涵蓋遊客資訊獲取、商品購買、行程定制等服務。蔡淵博認為,日趨緊密的灣區交流,讓溝通兩地文化的“擺渡人”角色愈顯重要。
目前,APP用戶量達20萬,其中接近70%是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用戶。“中西文化在這裡交織。無論是一首歌、一道菜、一家旅館,都包含著澳門濃濃的人情味。我想帶更多的人,去看看這樣的澳門。”蔡淵博如此向記者分享他的初心。
像蔡淵博這樣的澳門創業青年並不少見。截至去年年底,落戶廣東珠海橫琴的澳資企業總數超過2000家。其中,2019年新增澳資企業651家,較2018年增長逾46%,琴澳産業融合已成大勢所趨。
近年來,澳門致力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特區政府通過“文化産業基金”“文化創意産業系列補助計劃”等政策,推動企業和個人進入文創市場。“人文灣區”建設也為此提供天時地利之便。
第三屆珠海國際設計周剛剛落下帷幕,令人驚艷的跨界設計刷新人們對灣區設計的認識。通過設計周落地的首個珠澳合作設計項目——珠澳設計中心,從正式運營至今只有一年,便成功對接珠澳兩地多個大型合作項目。目前,該中心已引進26家設計機構及企業,其中澳門企業多達19家。
“在疫情影響之下,澳門設計市場加速向外發展。這個契機讓我們更清晰認識和了解內地市場,也讓越來越多設計師願意回內地發展。”澳門設計師協會會長、珠澳設計中心負責人朱焯信説。
朱焯信介紹,珠澳設計中心帶動了設計人才和創意設計企業之間的交流。許多珠澳兩地的創意設計品牌,也正通過這個平臺走向北京、上海、曼谷、東京,在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上海”2020等系列國際藝術設計展上嶄露頭角。
灣區人才交流早已深入到文化交往。從兩年前開始,澳門參與面向灣區文保人的“故宮博物院青年實習計劃”。來自粵港澳三地的青年學子並肩同行,在故宮多個部門開展長達40多天的深度實習。
“這也是澳門青年學習祖國歷史文化、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感難得的途徑。”穆欣欣表示,粵澳兩地未來將在演藝、文博、非遺、文創等多個領域,尋找新的連接點和突破口,共同匯入“人文灣區”發展大潮。
專家觀察
灣區合作推動文化多元發展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在“一國兩制”的背景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提出又給澳門的各項事業,包括澳門文化保育、澳門文創産業帶來巨大的新市場,為澳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全面認識澳門文化産業的優勢與挑戰,進而推行有效的文化産業發展策略,有助澳門為整個國家文化産業躍升作出更大貢獻。
澳門的文化産業發展優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豐富的歷史文化、方便的對外交流、獨特的一國兩制。澳門自16世紀中葉開埠以來,逐漸由一個小漁村發展為華洋聚居的移民城市。人口結構的多樣性帶來了文化的多樣性。近現代中國多災多難,但澳門社會一直沒有大的動蕩,因此無論歷史建築或文化習俗都保存完好。特定的地理位置,長期的對外貿易,加以“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設計,使得澳門在對外交流方面非常便利。一國兩制的制度設計,給予澳門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也深深影響著澳門文化的走向。以上三個優勢,使得澳門形成本雅明所説的“多孔結構社會”,有利於澳門的穩定和繁榮。
但也應該看到,澳門面臨經濟模式單一、市場規模微小以及人才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的問題。澳門是一個微小經濟體,2019年澳門本地生産總值為4347億澳門元,而同期廣東省深圳市地區生産總值為26927.09億人民幣,廣東省廣州市則為23628.60億人民幣。
雖然坐擁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是澳門文化産業發展的突出優勢,但由於各種原因,澳門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面臨巨大壓力,非遺代際傳承與普及現狀也不容樂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澳門帶來巨大的新市場同時,也帶來新的競爭和挑戰。
我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併發揮澳門的優勢,澳門文化産業發展可以從四個戰略方向推開。首先是競爭性戰略,利用自由港優勢,加強國際文創合作;利用澳門國際化都市、一國兩制的優勢,加強區域文化創意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西部的文創極點。第二是扭轉型戰略:加大對文創産業的資助;以與本澳優勢産業合作之契機,提升優勢産業的文創元素;促進教育與文創的深度融合。第三是差異化戰略,注重澳門文化遺産保護和開發並舉;以自身中西方文化融合特色,集中發展若干特色文創産品和品牌;舉辦更多文創活動,吸引國際優秀人才前來交流並學習有益經驗。第四是防禦型戰略:謹慎處理人力市場保護與競爭的關係,進一步逐步開放人才政策;制定切實有效的文創人才培養和引進計劃;加強與灣區合作,以合作模式挖掘市場潛力。
澳門發展文化産業得到國家支援,也是澳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識。國家鼓勵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大家認識到,要切實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文化産業不可或缺。2020年11月,《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産業發展政策框架(2020—2024)》頒布,明確12類文化産業,提出7項重點任務,3大支援手段。澳門政府《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也將文化基地建設、文化遺産保護、人才建澳等提上議事日程。此外,澳門回歸以來高校發展迅速,在校人數不斷攀升,也將有望成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一個新的行業增長點。
如今,世界已經進入“數據文化時代”,資訊和內容的發佈者與使用者是交互的,有助人力資源潛力得到全力釋放。作為“數據文化時代”的朝陽産業,澳門發展文化産業也可以突破物理空間小、自然資源少、經濟模式單一、人才缺乏等限制和問題。我相信,無論從全球格局或澳門自身條件來看,澳門文化産業都具備空間開拓的無限可能性。
(作者/張志慶,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教授)
(南方日報記者/楊逸、李文軒 見習記者/孫羽嘉 通訊員/郭妙瑜、李振文、林祖兒、楊嘉欣 發自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