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灣區好故事|父親的古巴家書是傳家寶

發佈時間:2020-12-03 14:07:33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黃卓才  |  責任編輯:

【編者按:“灣區好故事”是由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設立的,敘述大灣區普通人的閃光點、分享親歷者的感想、留存建設者的記憶、記錄大灣區建設宏偉征途、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凝聚正能量的專題欄目。伴隨粵港澳大灣區的不斷發展,大灣區承載著每一位參與其中的人的夢想,這裡充滿著機遇,每一位在灣區生活的人都是灣區發展成就的實踐者、見證者。】

我父親叫黃寶世(1898-1975),是臺山四九鎮上朗永隆村(黃泥頭)人。1925年去古巴謀生,在那裏50年。他把整個青春和生命獻給了古巴,獻給了祖國親人,留下了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一段永遠的鄉愁。

在那個沒有電話,沒有電子郵箱,沒有微信的年代,我和媽媽全靠書信與遠在地球另一邊的父親聯繫。父親的家書像一座燈塔,指引著我的人生航程,讓我健康成長不迷路。他的家書又是銀信,給我們寄來僑匯贍養妻兒,接濟親友。這些家書是我的傳家寶,同時已成為社會的精神財富。‍‍

永隆村 2020

黃寶世 1950

從家鄉到古巴

我父親出生於一個私塾先生家庭。他有五個兄弟姐妹。家裏窮,他只讀過三年書,十四五歲就要挑著兩個竹籮,穿村過鄉賣日用品,賺錢幫補家用。

我們永隆村就在五十墟口。以前新寧鐵路的火車就在村邊經過、停站。不經不覺,這位小“貨郎”出落得一表人才,村裏人都説他靚仔。他勤力又老實,人見人愛。18歲那年,被五十墟一家藥材鋪老闆相中,招去做夥計。白天,他撿藥、曬藥、搗藥、煎藥、送藥,勤手勤腳;夜晚,店門上留一個活動小窗口,他睡在窗口下等人來買藥,一叫即醒。他頭腦靈活,待人誠懇,服務週到,得到顧客的讚賞。他勤讀醫書,撿藥時細心認字,記賬則用心練毛筆字,很快熟識了業務,字也寫得漂亮。20歲出頭,就當上了掌櫃(經理)。

 

1930年代建成的五十墟河南街 2005

27歲那年,村裏一位同齡人約他去古巴謀生。臺山僑鄉有一首民謠:“家裏貧窮去阿灣(古巴)”。這時黃寶世掌櫃不算太窮,但為了追求更美好生活,懷著對西洋文明的嚮往,他心動了。出洋這個事情得到美國歸僑岳父的支援。借了一些盤纏,坐了三個月的船,到了地球另一邊的古巴。

在古巴,他定居大沙華(Sagua la Grande大薩瓜)。像許多旅古華僑一樣,他多添了一個西班牙文名字:Fernando Wong(菲蘭度黃)。

從打工仔到店主

初時,黃寶世做理髮匠,其後當西班牙人的管家。他是個善於學習的人,在西人僱主家學會了西班牙文。幾年後,就實現了由打工仔向雜貨舖店主的轉身。

華僑在古巴開店,受到法律政策的限制多多,賺錢很不容易。西人週末不開店,華僑卻一週開足七天,起早摸黑,省吃儉用,把點點滴滴積聚下來的銀兩寄回家鄉,我爸也不例外。他為人疏爽,他的“沙瓜珍珠”和“黃記”雜貨店常常成了救濟失業華僑鄉親的“收容站”。一些失業者來投靠他,傍飲傍食,無所事事,就上街溜達,買回了一大堆餸菜,但又懶動手。我爸好相與,反而要洗菜整餸煮飯侍候他們,但他毫無怨言。‍

黃寶世的古巴雜貨店 1950

大沙華是古巴中部的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廣府華僑聚居的福地。從契約華工時期起,就有很多廣東人在這裡謀生。到20世紀初,自由移民高峰期,大沙華有華僑7400多人。四五十年代,還有3000多人,主要是四邑人(四邑民係是廣府民係下的一個分支族群,講粵語四邑話),臺山人居多。當年大沙華很旺,華僑店舖林立。雜貨店、酒店、餐館、工廠等華人中小企業100多家。粵劇戲院四家,跟首都哈瓦那唐人街一樣多。華僑善於經營,服務好,深受當地人歡迎,為促進了當地經濟繁榮、豐富城市居民生活作出了貢獻,父親的商店也是其中之一。二戰期間,古巴華僑為中國抗日捐款240萬美元,在拉美各國中最多。父親是僑領,一定會帶頭捐款,但捐了多少,他從來不説。他經商這麼多年,向當地政府交了多少稅,為當地社會做了多少公益,他在家書中一直只字不提。但市民記得他的好,2014年我和家屬前去尋訪父親商店舊址時,當地的長者們讚不絕口,説他對當地人很好,小孩子到他商店買糖果,他不記賬,不追數。

大沙華長者稱讚黃寶世品德高尚

中華會館主席

大沙華中華會館是一個著名度很高的華人社團。古巴中華總會館是古巴華僑社團組織中的最高機構,曾經統領140多個社團,它成立於1893年。而大沙華中華會館比它早13年,建立於1880年,是古巴第一個中華會館,也是拉丁美洲最早的一個中華會館。

黃寶世擔任這個會館的主席,大約從1940年代開始。他在多次連選連任之後曾經讓賢,但後來又連選連任,直到1975年在任上去世。

以前的僑領到卡斯特羅革命、古巴政權易幟時,一般都要下臺。而他卻繼續做“二朝元老”,直至1975年在任上去世,成為終身主席,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無黨無派,德高望重,服務精神好,又中西文兼通,善於與古巴官員和當地居民打交道,樂意結交古巴朋友……

當地人説菲蘭度黃是個高尚的人。古巴不少華僑都內外有家,而他一直沒有加入古巴籍,沒有娶古巴老婆,也沒有同居的女朋友。他以會館為家,一心一意為僑胞服務。

爸爸到了晚年,思家心切,落葉歸根願望強烈。我多方奔走,弄齊所需公證文件寄去古巴,保證擔負起贍養責任,希望他儘快回國團聚,但他遲遲沒回來。當時老華僑的商鋪在古巴“國有化運動”中被沒了,沒錢買機票,中國的貨船去古巴,有船員的空床位,就讓老僑免費搭船回來。老僑多,大家都歸家心切,所以要在中華總會館登記排隊輪候。我望眼欲穿,焦急萬分。石板潭村的黃傳丁先生回到廣州,我問他,我爸爸為什麼不回來。他説,你爸是僑領,條件好,排隊優先。但他總是説自己身體好,讓別人先走。

大沙華中華會館2014

顧家男人好爸爸

我父親是個顧家的男人。他這麼遠水路冒險出洋,一輩子艱苦奮鬥,勤勞創業,都是為了賺點錢寄回家,讓妻子少吃苦,兒子多讀書成人成才,照顧兄弟姐妹和親戚朋友。而他自己,卻克勤克儉,從未想過怎樣好好享受一下。1937年她回鄉起屋,1958年又寄錢回來在廣州置業,不但解決了我們的住房問題,不用再去租屋住,而且讓子孫享受庇蔭,安居樂業。古巴革命後,1960年開始搞國有化運動,華僑失去生活來源。爸爸的商店1968年被沒收,他只靠微薄的退休金勉強糊口。在這麼艱難困苦的環境下,他還是千方百計寄錢,幫助我和母親、妻兒度過了三年經濟困難的歲月,而且讓我讀完大學。我畢業出來當中學老師了,有工資了,他還惦念我收入低,繼續給我寄錢。晚年,他手裏只剩下1000元,不知最後如何收場了,依然僑匯不斷。我後來能成為教授,要感恩他的教育培養。我的兒女能出碩士、博士、科學家,都離不開他創造的家庭條件和傳統家風。

父親愛家鄉,熱心公益。他參加大隆洞、清湖陂水利建設的股份等收據,我現在還保存著。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黃寶世就是這樣一個無私奉獻的好丈夫,好爸爸,好爺爺。

忠骨獻給了古巴

在古巴中華總會館的廳堂上,高挂著一幅首七言詩:“問祖索裔遠中華,轉宗生根哈瓦那。麗島山水哺吾輩,忠骨豈不獻古巴。” 

黃寶世愛祖國,也愛古巴,他對古巴的貢獻,不止在商業上,他還是中華文化的傳播者。他把自己掌握的中醫藥知識,種菜種果的技術,粵菜烹調的技術,都一一傳授給古巴朋友。他跟我媽媽説過,大沙華當地人原來怕魚骨,不怎麼愛吃魚,就是因為他和華僑吃魚,而且把廣式清蒸魚和油炸魚塊做得味道鮮美,當地人才學會了吃魚。

培養了一個革命者,是父親對古巴的最大貢獻。而這,也許是連他自己也沒想到的,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大沙華有一個西裔人家,常來店裏買油鹽醬醋。父親得知這個家庭中只有母親丫也(Yeya)獨力帶著五個孩子,生活相當窮困,便常施以援手。後來還把丫也的長子塔蒂(Tati)認作契仔。塔蒂與我同齡,三四歲起跟隨我父親生活,達16年之久。塔蒂學生時代課餘時間就在我父親店裏幫點忙。1957年左右,他投身卡斯特羅領導的革命。1958年1月26日,已經看到革命勝利曙光的塔蒂,卻在與舊警察的槍戰中犧牲,成為烈士。當時他只有20歲。

塔蒂離家前在黃寶世商店門外與義父和朋友留影 1957

黃寶世的義子、古巴革命烈士塔蒂

先父旅居古巴50年,艱苦奮鬥,勤勞創業,身後卻沒有留下分文資産。他去古巴後只回來過一次,那是1937年。生下我才幾個月,即因日本侵略戰火逼近而又匆匆離鄉返回古巴。他想不到抗日戰爭一打就是八年。臨別時,他對妻子和襁褓中的兒子説,我再去古巴做十年八年生意,賺了錢就回來養雞,學西人那樣科學養雞;去瓶身山(家鄉的一座山)挖金,工程師説那裏的金礦快成熟了……可是,二戰勝利他沒回來——當時生意熱火朝天,他放不下;卡斯特羅革命後,回不來了,他沒有錢,又把老僑免費乘搭中國貨船的機會讓給了別人。以致最終客死他鄉,留下永久的遺憾。

古巴親人講述黃寶世故事

父親的身後入住大沙華公墓。那裏本來有中華會館的墓地,但沒有華僑之後管理不善。黃寶世的契仔的細佬(弟弟)尤西比奧也在雜貨店工作過,他把黃寶世的墳墓遷到自己家族的墓地。後來他知道我們要去拜祭,臨終前還帶病加做了一塊水磨石墓碑。他的兒子赫爾尼斯現在是古巴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2018年我們在哈瓦那見面時,他講述我父親當年照顧他們一家的故事,説要設法回報我們,三代人的異國親情令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家書何止抵萬金

父親遠隔天涯,我和父親的聯繫全靠手寫書信。父親的家書又是銀信,不但傳遞濃濃的親情和家國情懷,還密切關愛妻子兒孫和親戚朋友的生活。特別是我由讀書、結婚、工作到生兒育女的整個成長過程,都給予思想的指導、僑匯的支援。他的家書言簡意賅,視野廣闊,對於當地的生活環境和世情時局也有精闢的描述和獨到的分析。古人説“家書抵萬金”,我父親這些珍貴家書是他留給子孫後代和社會的一筆巨大精神財富,價值更無可估量!它是我們黃家的傳家寶。

黃寶世家書

2006年,我把保存下來的40多封父親家書整理出來,並以它為基礎史料,寫成歷史文獻著作《古巴華僑家書故事》。後又補充了大量史料,于2011年、2016年推出長篇紀實文學《鴻雁飛越加勒比——古巴華僑家書紀事》新版。這兩本書因為“娓娓道出一個跨國移民家庭幾代人的百年繁衍與發展,活現了一部真實的私人生活史和古巴當代華僑史”,獲得了學術著作獎和華僑華人文學獎,在國內外讀者和學術界引起熱烈的反響。中國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媒體為它插上翅膀,飛得更遠。這本書的西班牙語譯本,將於2021年在西班牙出版,把中國故事傳到西方。

近幾年,我們黃家後人陸續前往古巴為祖先掃墓,探親訪友,追尋華人的蹤跡。現在,古巴老僑所剩已經不夠百人了,古巴華僑歷史亟待搶救。我作為一個僑屬,有責任把古巴華僑的輝煌和苦難記錄下來。通過學術研究,參加國際交流,以書文會友,我結交了越來越多的古巴和拉美朋友,希望為增進中國和古巴人民的友誼出點力。(作者/黃卓才)

黃寶世後人多次訪問古巴,在國內外廣結拉美友朋,努力搭建民間文化交流的橋梁

本文係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