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新經濟

灣區産業集群加速數字化轉型 工業網際網路賦能“雙區”建設

發佈時間:2020-11-30 16:38:27  |  來源:金羊網  |  作者:孫晶  |  責任編輯:

2020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舉行

11月25日,2020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在廣東深圳舉行。大會以“數字賦能集群轉型”為主題,發佈了《粵港澳大灣區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白皮書》《2020年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態勢分析報告》等研究成果,舉辦了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等啟動儀式。記者從會上獲悉,廣東已累計推動1.5萬家工業企業運用工業網際網路實施數字化轉型,為促進工業經濟穩健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19年廣東數字經濟規模達4.88萬億元。現場,多位業內大咖為大灣區工業網際網路推動産業集群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工業網際網路賦能“雙區”建設

此次大會落子深圳頗有深意。自2017年以來,大會在廣州已成功舉辦三屆,推進了一系列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重大成果的發佈、展示和對接,受到各界廣泛關注。今年大會首次在廣東深圳舉辦,正值深圳特區建立40週年之際,對支援“雙區”建設、推動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工業和資訊化部正聯合相關部門加緊制定出臺《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依託産業和區位優勢,成為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重要高地,將進一步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引領發展步伐。

大會還舉辦了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廣州琶洲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大數據)、深圳寶安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工業網際網路)啟動儀式等活動。

廣東數字經濟去年規模近5萬億

廣東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實力如何?

記者從會上獲悉,據測算,2019年廣東工業網際網路增加值達3847億元,數字經濟規模達4.88萬億元。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工業網際網路産業聯盟秘書長余曉暉特別介紹了在會上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白皮書》。

“大灣區在工業網際網路發展中取得非常好的成就。從基礎設施來看,今年三季度,整個大灣區的5G基站接近9萬座,佔全國總量的13%,全國領先;100M以上寬頻接入用戶佔比85.5%;截至10月23日,廣州頂級節點介入二級節點23個,介入企業942家,標識註冊量27.8億,全國第一。”余曉暉表示。

大灣區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也迅猛發展,呈現百花齊放態勢。據介紹,大灣區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過去三年約增長1.6倍,目前,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資源池企業達373家。“我們調查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全國約600個,廣東佔了大部分。”

灣區産業集群加速數字化轉型

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就要不斷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産業集群實現數字化轉型。

會上,東莞市松山湖電子資訊産業集群、廣州市花都區獅嶺箱包皮具産業集群、揭陽市揭東區注塑日用品産業集群“現身説法”,展示數字經濟時代下産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實踐探索。

華為雲中國區總裁洪方明介紹,華為雲助推松山湖園區企業研發效率提升了30%,産品直通率提升6%,同時生産效率提升11%,為整個園區的企業每年節省成本300萬元。

傳統製造業也從雲上平臺獲益。

做皮具箱包20多年的廣州搜料億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琳在現場分享:“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材料檔口沒開門,而我們在産業網際網路平臺上找材料很方便。平臺不僅打通上下游,還對接了銀行,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智慧製造是必由之路,我們要有跑馬拉松的精神,將工業網際網路的DNA注入企業,提升競爭力。”東莞市德普特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荔芳如是説。

“雲化機器人”是未來方向

要實現産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哪些趨勢需持續關注?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演講中表示,數字新基建裏最關鍵的是5G和工業網際網路,兩者緊密聯繫,而中國製造主攻方向是智慧製造。

他認為,“雲化機器人”(即機器人大腦在雲端)是未來的一個方向。比如車間場景、工地不同工程基建設備的場景,都是多個機器人同時工作,需要一個大腦實現協同,需要5G和工業網際網路。目前已經有資本介入這一領域,推動“雲化機器人”研發。

李培根還指出,最近幾年“數字孿生”概念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我認為數字孿生是今後我們新一代智慧製造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數字孿生將使我們對機器狀態理解得更深,而這需要智慧工業軟體的實現。”

連結

這款Pad不帶光源

校企聯合研製出全球首臺彩色電子紙顯示屏

羊城晚報訊記者11月25日從華南師範大學獲悉,該校與深圳市國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功研製出世界首臺可呈現全彩視頻內容的逼真彩色效果反射螢幕(簡稱“彩色電子紙顯示屏”)。此項成果基於華師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院長周國富和華師兼職教授艾利克斯·漢森帶隊研發的彩色視頻電潤濕電子紙關鍵技術。據介紹,這塊顯示屏具備低能耗、護眼性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互動課堂、移動終端、智慧城市等場景。

成果發佈會現場,漢森教授介紹:“這種反射式、在陽光下可舒適閱讀的螢幕的誕生,將改變電子閱讀器和平板電腦(Pad)市場格局。它比現有平板電腦顯示屏的能耗低幾個數量級,充電一次即可連續數日播放彩色視頻。人們可在充足陽光下輕鬆閱覽平板電腦。”

“彩色電子紙顯示屏採用的是環境光,護眼的同時能實現低耗能。通俗來説,它就是一台不帶光源的平板電腦。”周國富説,“今年疫情期間對線上教育的巨量需求更凸顯了彩色視頻反射式顯示技術應用在未來的不可或缺。”

據介紹,團隊計劃于2021年全力推進該成果的快速轉化。(孫晶、陳亮、杭瑩、鄧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