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灣區好故事 | 百年傳承 享譽海內外的“臺山製造”

發佈時間:2020-11-16 11:16:30  |  來源: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  |  作者:黃春燕  |  責任編輯:

【編者按:“灣區好故事”是由中國網粵港澳大灣區頻道設立的,敘述大灣區普通人的閃光點、分享親歷者的感想、留存建設者的記憶、記錄大灣區建設宏偉征途、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凝聚正能量的專題欄目。伴隨粵港澳大灣區的不斷發展,大灣區承載著每一位參與其中的人的夢想,這裡充滿著機遇,每一位在灣區生活的人都是灣區發展成就的實踐者、見證者。】

 

由大洲灣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的“陶瓷之路”

臺山,位處珠江口附近,面臨南海,擁有廣闊的海岸線,並轄川山群島,自古地理位置優越,故唐宋以來一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明朝中期隨著西方新航路的開闢,葡萄牙成為第一個來華貿易的西方國家,從此開啟了東西方“海上陶瓷之路”的序幕。而上川島的大洲灣更因獨特的港口條件成為葡萄牙商人登陸中國的第一個地方,並成為重要的陶瓷貿易據點。

自此,臺山與陶瓷結下了不解之緣……


上川大洲灣遺址青花瓷殘片

廣彩瓷 黃瑞珊繪于1909年

廣彩瓷 黃瑞珊繪于1919年

 八十年代臺山二輕工藝廠廣彩瓷(圖片選自《新四邑》1980年12月)


“世界官窯”廣彩瓷的製作與傳承

廣彩瓷,又稱廣州織金彩瓷,是十八世紀中西藝術文化高度融合的商品産物,而且影響深遠,成為清代中國外銷世界最大宗的彩瓷商品,有“世界官窯”之稱。廣州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出入口岸,外國商船絡繹不絕,外國或在廣州訂貨,或來樣加工,促進了廣彩瓷器的生産和發展。從清朝末年,臺山已有大量畫匠在廣州地區參與廣彩瓷製作,其中嶺南派楊善深等畫家的加入,為廣彩發展注入了創新動力。建國後,臺山也成為廣州地區週邊的加工地之一,臺山二輕工藝廠和臺山陶瓷廠都曾經參與廣彩瓷的生産製作。

現年74歲的許恩福,臺山水步人,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廣彩技藝傳承人,獲得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技師等多項稱號、職稱。作品曾被作為國家禮品贈送外國貴賓,部分作品被省市博物館、檔案局收藏。許恩福從事廣彩工藝50多年,見證了建國後廣彩事業的興衰,也目睹了行家技師陸陸續續淡出廣彩行業。由於對廣彩瓷的熱愛,以臺山人特有的韌力堅持了下來,但他深感一項技藝的傳承,人才至關重要。所以他從廣州市織金彩瓷工藝廠退休後,建立了工作室,繼續致力於廣彩技藝的教育與傳承,並任職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和廣州美術學院外聘教授,任教廣彩藝術專業。在他的帶動下,已有多位中級以上的技師回歸廣彩行業,其獨女許珺茹更是辭掉白領工作加入這行,為廣彩業的傳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許恩福、許珺茹父女(圖片來自網路)

五十年代末臺山瓷廠生産的水涵管(圖片選自《臺山的故事》1974年)

 

臺山華僑瓷廠廣告(圖片選自《新寧雜誌》1966年4月)


“臺山製造”曾享譽海內外

“以前只知出洋去謀生,卻不曉得自己家鄉就有寶貝”這是一位白髮華僑在六十年代回鄉參觀臺山瓷廠時,驚喜地説出的一句話。

往日的臺山,從來不會生産瓷器,如粗飯碗、小茶杯之微,亦要由別處販運來,損耗大而價錢也高。六十年代初,臺山瓷廠已能制出七十多個品種的優質瓷器用具,每年産量超過七百萬件。臺山縣出産的瓷器,除滿足了本縣與鄰近地區的需求之外,且已從一九七二年開始,在廣州每年兩屆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上陳展,遠銷到中東的許多國家去。

臺山的外銷瓷器底部,本來也燒印有“中國製造”四字,曾有一群回鄉參觀的華僑,特向臺山瓷廠訂購一批碗碟杯盤,央求加印上“臺山瓷廠製造”字樣,好由他們帶到國外去,讓同鄉們都知道家鄉已有瓷器出産。

臺山瓷廠規模雖不算大,初期只有幾十名工人,在作手工操作,到一九六六年已有五百多名工人了,並且逐步走上機械化、自動化之路。如搓揉瓷泥已不再用人手,而是用自動球磨機將多種泥土研幼、篩凈、拌勻、搓好。造坯塑型亦機械化。新型隧道式窯爐已裝設軌道,塑成瓷坯裝好在車卡上,車卡就自動進入隧道窯裏去加熱燒焗,窯裏溫度亦能自動調整,燒好了才一輛輛車卡自動使出。該廠的特點之一,是廠中的機械化、自動化的設備與器械,絕大部分都是由該廠工人自己設計製造的,小部分也是國內産品,全無外國貨。

 據《臺山縣誌—工業志》記載,臺山瓷廠于1957年動工興建,1958年建成投産,原廠址在臺城東郊。同年遷至臺城北郊李卡山麓(現名機械廠所在地),該廠是由省華僑投資公司與臺山僑眷聯合投資興建,原名“臺山華僑陶瓷廠”,後更名為“臺山陶瓷廠”。建廠初期,固定資産僅15萬元,6幢2000平方米的簡易廠房和簡單的機械設備,以傳統的手工操作方法生産粗陶瓷,耐火磚等産品。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改造,技術水準和機械設備得進步,産品的花色品種也逐年增多,1965年起,已有少部分産品(杯、碟、壺等)開始出口外銷,年出口量5萬件。1973年起,該廠的機械設備和技術力量進一步充實和發展,逐漸實現機械化或半機械化生産。1972年至1983年十年間,該廠提供出口産品總量達5473萬件,主要品種有蓮花碟、月心碟、英碗、球壺等,遠銷東南亞、港澳和歐美地區;部分産品曾以“中國瓷器”樣品選送參加新加坡、德國等國家瓷器展覽會展銷。1984年由於出口任務中斷,生産遇到困難,後經調整産品方向,轉産建築瓷,主要有瓷片和各種彩釉磚等。1993年,瓷廠因轉制結業。

 

臺山瓷廠外觀(圖片由陳樹光提供)

七十年代臺山陶瓷廠生産的瓷器

八十年代臺山瓷廠生産的瓷器(圖片選自《新四邑》1980年12月)


 九十年代臺山瓷廠生産的瓷器(圖片由陳樹光提供)

 

對陶瓷行業四十年的堅守

“自從瓷廠結業後,部分工人轉入臺山機械廠,另一部分轉做其他工作,但我們的彩瓷工藝部一直堅持了下來”陳樹光師傅介紹説。陳樹光原是臺山陶瓷廠彩瓷工藝部一名技工,1979年進入瓷廠彩瓷部當學徒,慢慢成為了一名獨當一面的彩繪師傅。瓷廠結業後他跟幾名師傅決定將彩瓷工藝部繼續了下來,他們租下了工廠附近的店面,做一些貼花、烤花等加工,始終堅持手工彩繪工藝。“一開始有幾位師傅跟我一起做的,但後來有些出國有些改行,慢慢就剩我一人了。”

陳樹光進行彩繪(圖由陳樹光提供)

 陳樹光2019年作品

“那時候的瓷廠真是一片興旺啊!”陳師傅打開了回憶的匣子……

七八十年代是臺山瓷廠最興旺的時期,那時候幾乎臺山家家戶戶都用我們的産品,還遠銷到中東和歐洲去,珠三角地區的企業都來參觀取經,外國友人來參觀交流都是安排在瓷廠,華僑回來都會買很多瓷器回去送人。我們彩瓷部還有很多有趣的事,其中就有李紹聰和劉小珍這兩位師傅的動人故事。李紹聰、劉小珍夫婦係臺山彩瓷行業老前輩,從事彩瓷工藝工作幾十年,技藝精湛。李紹聰是潮洲人,出身於陶瓷世家,擅長人物、龍鳳、走獸畫。劉小珍父兄係臺山有名畫家,精於花鳥、圖案裝飾等精細彩瓷工藝。年青時,劉小珍被作為年輕專家派往潮洲學習瓷繪工藝,期間相識了李紹聰,並成就了一段姻緣。但劉小珍認為,臺山瓷廠正在用人之際,她説服了李紹聰師傅,兩人毅然地回到了臺山。他們夫妻雙劍合璧,開創了一片天地,帶起瓷廠整個貼花、烤花、美術彩瓷等工藝生産。後夫婦退休前往美國定居,現都有八十多歲了。

“現在除了做一些訂單也會創作一些新時代題材的作品,但我退休後就沒有人再做了,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幹這個!現在有了電腦噴繪,又快速又美觀,沒人有耐性一筆一劃的畫下去。但我還會堅持做到我退休的。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能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

七十年代臺山瓷廠進行瓷具加工(圖片選自《新四邑》1974年7月)

 七十年代臺山瓷廠生産的日用瓷具

臺山瓷廠生産車間情況 


作者:黃春燕 係廣東省台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

 

參考資料:

《廣東臺山上川島花碗坪遺址出土瓷器及相關問題》黃清華黃薇 《文物》2007年第五期 

《絢麗西洋——廣彩的分期與斷代》深圳博物館郭學雷2017年9月

《臺山的故事》中華書局秦淮碧編著 1974年1月

《臺山工業志》臺山縣經濟委員會編印 1988年7月


本文係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