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高交會11月11日在深圳開幕。圖為雲天勵飛展出的AI人工智慧大數據場景應用。南方日報記者/魯力 攝
機器人正在進行揚琴演奏。南方日報記者/朱洪波 攝
中科院專館展出的純電動消毒機器人。南方日報記者/朱洪波 攝
無人駕駛的汽車、能做棉花糖的機器人、更加智慧的城市……11月11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3300多家海內外展商帶來了近萬個“黑科技”項目參展。
記者在現場發現,以人工智慧、5G、大數據為代表的新科技、新裝備成為高交會的“明星”。這些凝聚著智慧和創新元素的高科技産品似乎都在暗示著,未來人類的生活可以更美妙。
服務機器人▶▷
能迎賓會巡邏能做漢堡會炒菜
左右側移、側滾翻、跳躍、匍匐前行……本屆高交會上,宇樹科技(Unitree)最新研發的行業功能性四足機器人AlienGo與教育酷玩四足機器人Unitree A1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
宇樹科技區域銷售總監萇瑞春告訴記者,A1適用於各類工科院校科研、實驗室建設等,可用於機器人或人工智慧課程的建設。A1與AlienGo分別被稱為“小狗”和“大狗”,“小狗”整機重量僅為12kg,最大行走速度為3.3米/秒,標配智慧相機且具有人物跟隨、人體檢測等功能;“大狗”將主要應用於行業落地,目前已經正式發售且形成産能,是世界上最大尺寸和重量的能實現後空翻的四足機器人。
在本屆高交會上,不僅有“大狗”“小狗”這樣的四足機器人,體溫監測機器人、餐飲機器人等各類不同功能的機器人也紛紛亮相。迎賓、巡邏、送餐、炒菜、配送、賣彩票、輔助行動……服務機器人的使用正在變得越來越廣泛。
其中,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集團因攜多款智慧餐飲機器人參展成為本屆高交會的“人氣王”。展廳裏該集團自主研發的“馳援湖北抗疫”同款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和漢堡機器人、五穀豆漿機器人、棉花糖機器人、冰淇淋機器人吸引了上百人前去圍觀體驗。
目前,該公司已在佛山、廣州、江門等地落地13家機器人餐廳。超200余臺各類餐飲機器人單機設備,在北京、江西、陜西等10余個省市的醫院、商業中心、景區、大學和政企單位實現運營。
城市智慧體▶▷
讓“未來城市”走進現實
走進一家商場,輕輕點擊AI觸摸屏,掃描二維碼,就能幫您快速導航找到洗手間、車庫電梯,還能告訴你各個商家的實時人流數據,讓你避免排隊和擁擠……在本屆高交會上,雲天勵飛為其首次提出的“自進化城市智慧體”概念,打造了一個未來城市商業的線下小場景。
雲天勵飛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提出“自進化城市智慧體”概念,就是想強調雲天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不僅能提供更加高效的治理和服務,更依託演算法—晶片—大數據全鏈條閉環能力,賦以城市自學習、自進化能力,賦能中國城市率先闖入AI時代。
雲天勵飛之外,本次高交會上,華為還搭建了270平方米的城市智慧體展臺,展示以新理念為引領,在數字化新基建基礎上,涵蓋新治理、新生活、新經濟的全場景智慧解決方案。
在智慧政務展臺,華為針對政務服務改革中可能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助力城市決策者通過現代化手段實現“秒報秒批免證辦”;在智慧水利水務展臺,華為對外展示了水利5G監測桿站解決方案“一桿通”;在智慧應急展臺,華為與合作夥伴聯合展示了將資訊技術與應急業務相結合,構建聽得見、看得清、能分析、能決策、可模擬、可演練的高效應急指揮解決方案。
借著第二十二屆高交會智慧城市展的東風,多家企業全面展示了自己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成果和案例。正如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所説,未來的製造業是全球範圍內的高品質競爭,充分使用AI技術改進生産過程是企業的必然選擇。“華為希望未來能把AI帶入更多的場景,構建興業、惠民、優政的智慧城市。”
無人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網約車在杭州試點
今年高交會上,不僅有華為、平安這樣的“大牌企業”,也有眾多科創企業和科研機構參與。其中,虹軟科技作為25家首批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之一,此次的亮相讓人驚艷。
“人臉技術,永久免費”,虹軟視覺開放平臺人臉檢測識別度高,能無障礙應用於智慧校園、智慧醫療、金融服務等多場景。
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虹軟視覺開放平臺通過免費、離線的ArcFace人臉識別演算法幫助開發者和中小企業,將視覺AI落地到旅遊、教育等多個行業,讓新基建真正沉澱到行業場景、業務鏈條當中。”
除AI刷臉之外,記者在高交會上還發現,無人駕駛也正在行業應用上走向深耕。其中,來自深圳與國內頭部車企、出行公司進行合作運營自動駕駛車隊的元戎啟行目前與曹操出行合作運營的自動駕駛網約車正在杭州試點服務,預計2020年亞運會期間車隊規模將擴大至數百輛級別。
另一家提供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的企業一清創新也已開發出多種成熟場景。夸父系列多功能無人車、雪獅系列載人接駁無人車、夸父mini系列多功能小車……一清創新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多款車型已實現量産運營,“夸父”系列車型目前已批量化生産,正在富士康、華為等企業園區進行運營,累計運營里程超10萬公里。(南方日報記者/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