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廣東東莞:打造新興産業集群 推動高品質發展

發佈時間:2020-11-04 10:13:52  |  來源:央視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央視網消息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廣東東莞以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牽引,充分發揮製造業發達的優勢,在原始創新領域加大支援力度,打造新興産業集群。

今年10月,由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發的“碳化矽多孔陶瓷材料”在勝利油田首次實現成功應用,幫助油田實現氮氧化物的低排放。

作為廣東省首批啟動建設的四家重點實驗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定位為新材料研發南方基地,主要在重大科學領域和關鍵技術方面進行原創性突破,探索解決高新技術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成立2年來,已經有19個創新團隊在這裡成功孵化,使産品實現産業化應用。

由於當地政府在智慧財産權保護、創業基金和産業園區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松山湖高新區吸引了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粵港澳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等科研院所相繼落戶,以散裂中子源為代表的多個大科學裝置先後投入使用,助力東莞在新材料等多個領域實現從“0到1”的突破。

截至今年9月底,東莞以新能源、新材料等為代表的新興産業企業數量達到5.4萬戶,與去年同比增長26.8%,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6200家,在廣東全省位居前列。東莞也還將繼續強化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端服務業協同發展,帶動形成新的産業集群。

在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東莞也通過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地區的進一步融合,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現品質、效率和動力變革,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11月2日,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在東莞開幕,峰會以“科學引領,跨界創新,融合發展”為主題,54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專家學者和企業高層,重點圍繞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的建設建言獻策,有4個院士團隊現場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簽署合作協議。

今年7月27日,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復,與深圳光明新區共同打造一個面積近190平方公里的科學城,共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將佈局一批重大的科學研究的基礎設施,並在建設和運營方面進行創新,加強東莞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協同創新。

這是位於東莞松山湖的國際機器人産業基地,自2014年成立以來,吸引了來自英國、新加坡等地的團隊來此孵化,目前已成功孵化80多個企業,累計總産值超28億元,並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通過一系列的舉措,東莞進一步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深度融合,把握“雙區驅動”的機遇,主動對接服務、積極承接輻射帶動,探索在一定區域共建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新興産業集聚區,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