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深圳“老區”蓄力“二次爆發”

發佈時間:2020-10-20 10:39:53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周科 白瑜  |  責任編輯:

“三天一層樓”、全國第一個“萬元戶村”……作為深圳改革開放的主陣地,羅湖區曾創造了令人欽羨的“深圳速度”和“深圳高度”。

然而,隨著城市擴張和産業形態的更疊,深圳的發展一路向西,羅湖區的“先發劣勢”逐步顯現。相較于朝氣蓬勃的南山區而言,羅湖無疑是一個“老區”。

羅湖正以産業創新為引擎,重塑發展空間,著力構建“一主兩區三帶”發展新格局,在更高起點上蓄力“二次爆發”。

“首次爆發”

位於深圳中部的羅湖,因改革開放而興。

1979年3月,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同年成立羅湖區。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羅湖作為中心區開啟大建設並迎來“首次爆發”。

數據顯示,1980年羅湖GDP約0.07億元人民幣,1987年突破1億元,1993年超過10億元,2000年接近300億元。羅湖,一度成為深圳的商貿、金融和物流中心,深圳的繁華從羅湖彰顯。

這裡,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新中國第一塊拍賣的國有土地、第一個“萬元戶村”、內地第一家麥當勞……

這裡,是深圳的地標“製造機”。1985年底,國貿大廈竣工,以“三天一層樓”刷新了中國建築史上的新紀錄,成為“深圳速度”的象徵。隨後,地王、京基100等大廈相繼落成,不斷刷新深圳的高度。

這裡,是夢開始的地方。一批批來自五湖四海的人背井離鄉,滿懷夢想,踏上南下的列車到達羅湖火車站,開始與深圳這座城市的邂逅。

“那個時候,我每天一大早騎車到30公里外的蛇口碼頭進貨,再騎回羅湖販賣。”深圳市樂安居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慶傑説,“20世紀八九十年代,羅湖遍地都是可以做的生意。”

遭遇困境

進入新世紀後,羅湖遇到“先發劣勢”。

“羅湖最先面臨土地、資源、人口、環境四個‘難以為繼’,其中土地空間瓶頸制約最為突出。”羅湖區區長劉智勇説。

總面積78平方公里的羅湖,建成區35平方公里,其餘為生態保護區,可謂“一半山水一半城”。

記者行走在羅湖看到,幾乎所有可開發的土地上都“種”滿了樓。由於早期規劃滯後,“先發劣勢”帶來土地缺乏、建築密集、人口稠密、交通擁堵、基礎設施老舊、公共空間不足、産業形態傳統等一系列問題。

連續5年固定資産投資負增長,一批在本地成長起來的優質企業和機構外遷,城中村的“握手樓”“貼面樓”讓轄區群眾生活環境無法改善、各種民生問題交織而來……

眼看著南山、龍華等後發城區一個個崛起,羅湖似乎有幾分落寞。

數據顯示,1980年至1989年羅湖GDP年均增速高達54.1%,1990年至2003年GDP年均增長20.4%,2004年至2019年GDP年均增長9.3%,經濟發展速度趨緩。

重新出發

建築面積從5.8萬平方米增至50萬平方米、稅收從幾千萬元增加到數十億元……通過城市更新項目,建於1982年的筍崗倉庫區成為集寫字樓、商務公寓、商業為一體的高端城市綜合體。

“城市更新是羅湖突破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羅湖區委書記羅育德説,該區正搶抓歷史新機遇,以大片區帶動大項目、大項目帶動大發展,實現追趕超越。

率先開展湖貝、蔡屋圍兩大統籌片區的更新改造,通過整備中的零星房屋徵收破解木頭龍片區更新十年困局,通過城市更新解決清水河倉庫區歷時十年的歷史遺留土地難題……

自2015年深圳市政府下發《關於在羅湖區開展城市更新工作改革試點的決定》後,羅湖圍繞更新再造、産業升級、創新驅動、城區治理、民生改善等重點工作,開啟大刀闊斧的改革。

目前,羅湖區登記在冊項目117個,列入更新計劃項目83個,已竣工項目32個。

城市更新,重塑經濟發展引擎。羅湖構建深南總部經濟主廊道、國際消費服務核心區、文化生態休閒區、深港口岸經濟帶、大梧桐新興産業帶、紅嶺新興金融産業帶“一主兩區三帶”發展新格局的步伐緊鑼密鼓。

空間釋放,完善民生配套設施。配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55萬平方米、新增中小學校10所、規劃市政道路90條……民生短板和基礎設施欠賬正在加緊彌補。

今年10月底,羅湖將拿出24.4萬平方米土地資源和93.4萬平方米産業空間開展招商,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項目入駐。

新羅湖,重整行裝再出發!(新華社記者/周科白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