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灣區公益

搭上網路快銷車百香果撬動幸福感 産業扶貧讓村民致富

發佈時間:2020-10-19 11:44:09  |  來源:金羊網  |  作者:林曦、王丹陽  |  責任編輯:

廣州海關助力定點扶貧村成功脫貧摘帽奔小康

10月12日,從廣州驅車近6個小時,羊城晚報記者來到了位於廣東省茂名高州市潭頭鎮西北部的高燈堡村。金秋十月,正是收穫的季節。寧靜的山村中,新修的水泥路明亮寬敞,道路兩旁果樹成行,枝繁葉茂。秋風吹過,飄來了一陣陣百香果的香味。這就是廣州海關“精準扶貧”下的美麗新農村高燈堡村安居樂業的模樣。

産業扶貧讓村民致富

高燈堡村,過往就有“嶺南果鄉”的美譽。廣州海關駐高燈堡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李丙實向記者介紹説,駐村前他一直疑惑,“果鄉”為何還需扶貧?來到當地他才發現,由於缺少規劃、加上結構單一,果樹資源並沒能給農民帶來樂觀的增收。

2017年,當時已經54歲的李丙實一頭扎進村裏,和扶貧工作隊隊員通過調研,引入百香果種植。據介紹,百香果産量高、易運輸、經濟效益好,適合當地氣候環境。扶貧工作隊用“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自主發展種植,每畝百香果最高“獎補”3000元,如果家中養雞、鴨,每只“獎補”30-40元。2016年以前,高燈堡村78戶貧困戶187人,貧困戶每人平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經過廣州海關4年的幫扶,2019年底貧困戶每人平均年收入12969元,高燈堡村所有貧困戶已全部脫貧,脫貧率均達100%。

除了高燈堡村,在廣州海關另一個幫扶點梅州中洞村,扶貧工作隊也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據廣州海關駐中洞村第一書記張誠表示,村中的貧困戶每人平均年收入從5年前的不足4000元上升到如今的15300元。2020年9月底,扶貧工作隊向該村10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了扶貧養鴨産業分紅款共21萬元。

借力電商打開銷路

彭麗鳳作為村裏最早參與種植百香果的貧困戶,是高燈堡村裏最“拼”的。她一家有6口人,丈夫在東莞打工,4個孩子在讀書,她每天早上7時下地,一個人從早忙到晚,百香果種植從去年的9畝擴大到今年的15畝,還種了兩畝水稻田,養了50多只雞,去年增收4萬多元。如今她家一年收入已近10萬元。

10月13日,彭麗鳳一早就將剛摘下來的百香果送到高燈堡村電商購銷中心。“電商購銷中心是我們經常光顧的地方,因為這裡有準確的市場需求資訊,辛苦種出的水果能賣出好價錢。”

近兩年,廣州海關加大“網際網路+精準扶貧”的力度,實施電商扶貧工程。2019年11月建設的“高燈堡村電商購銷中心”,電商購銷中心收益的20%歸村集體,用於村公益事業。

“要讓更多人知道高燈堡村,我們成立電商購銷中心,通過電商平臺讓農戶在家門口賣農産品。”廣州海關駐村幹部彭斌介紹道,“這些特産在‘公益海關’等平臺銷售,廣州海關的幹部職工也都踴躍購買。”截至目前,高燈堡村電商購銷中心幫助農戶成功銷售11噸荔枝、百香果、香蕉等農産品。

精準幫扶“未來希望”

廣州海關駐村幹部在高燈堡村入戶調研時發現,産業單一固然是造成貧困的主要原因,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因殘、因病致貧。

30歲出頭的貧困戶劉章玲二女兒琪琪出生時,醫生發現孩子右側小耳出現先天性畸形,要改善只能做手術。然而,幾萬元的手術費對她們一家來説是天文數字。逐漸長大的琪琪不僅聽力差,性格也變得內向。就算天氣炎熱,孩子也披散長髮,遮蓋住“右耳”。2011年,劉章玲本人又因腹痛被發現罹患消化系統疾病,考慮到要攢錢給琪琪做手術,劉章玲的治療一直停滯。

就在這時,扶貧工作隊伸出了援手。工作隊一邊幫忙聯繫醫學專家,一邊給她們家發放百香果苗教其種植,又組織發動廣州海關、社會各界捐款籌集了5萬元的治療費用。2017年底,琪琪先後兩次進行右耳整形手術,聽力和外觀都得到極大改善,孩子終於紮起馬尾辮開心地笑了。2018年夏天百香果豐收,劉章玲以8元/斤的價格出售,第一次賺到了7000多元,能給家庭解決不少問題。

扶貧工作不僅立足於現在,更應著眼于未來。近年來,廣州海關為貧困村小學籌集資金約100萬元,捐贈“廣州海關金鑰匙愛心圖書室”,解決村小學“午休難”和教學資訊化缺乏等問題,協調捐贈一批午休物資和電腦。高燈堡小學校長劉通表示,孩子們在好的環境裏讀書,踏踏實實地把書讀好,以後貧困家庭就有了希望。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廣州海關共為兩個幫扶村籌措各類幫扶資金2600余萬元,開展70余項扶貧項目,因地制宜地實施了一批成效明顯的扶貧項目和民生工程。目前,兩個扶貧村已成功脫貧摘帽,脫貧率均達100%。(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林曦、王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