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六大舉措”決勝脫貧攻堅,廣州幫助畢節、黔南脫貧180萬人

發佈時間:2020-09-16 10:16:38  |  來源:南方網  |  作者:劉冠南  |  責任編輯:

9月15日上午,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廣州市政府部門定期新聞發佈會。廣州市協作辦副主任陳震出席發佈會,介紹了廣州市脫貧攻堅工作的進展情況。2016年以來,廣州持續全面加力,聚焦精準施策,助推對口幫扶地區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成就。截至2019年底,助力貴州畢節、黔南地區減少貧困人口逾180.49萬人,14個貧困縣摘帽,2666個貧困村出列。

根據國家部署和廣東省的要求,2016年廣州市承擔對口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和黔南州任務。自新一輪扶貧協作任務啟動以來,廣州市累計向畢節市、黔南州投入財政幫扶資金31.78億元,向兩地選派黨政幹部144人、專業技術人才1411人次。

2019年,畢節市、黔南州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901.36億元、1518.0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0%、7.9%,貧困發生率分別下降至1.54%、0.68%。廣州市在2018、2019年的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成效考核中獲得綜合評價“好”的等次,受到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的通報表揚。

今年以來,廣州堅決貫徹落實7月9日廣東貴州兩省扶貧協作工作聯席會議要求,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粵黔扶貧協作。具體工作包括以下6個方面:

首先是在資金援助方面持續升級。今年廣州市向畢節市、黔南州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0.77億元,同比增長14.6%。其中1億元為追加財政資金,用於支援畢節市3個未摘帽縣(納雍、威寧、赫章)和2個貧困人口超1萬人縣(七星關、織金)。同時,為助力畢節市151個貧困村出列,廣州市每個村均追加100萬元的標準,組織社會各界籌集1.5億元社會幫扶資金。

二是勞務協作全面加強。按照“分批有序錯峰”要求,支援援建的156個扶貧車間全部復工復産,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3457人。組織開展技能培訓156期、培訓7402人次,在廣州建成“山海心連之家”服務站13個,促進畢節、黔南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9764人轉移廣東就業。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大培訓工程向畢節、黔南拓展,廣州港集團、廣汽集團、雪松集團、嶺南集團、谷豐集團等16家廣州企業,在畢節、黔南的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三大工程”訂單培養班42個(粵菜師傅班4個、廣東技工班33個、南粵家政班5個),招生134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生佔56%。

三是消費扶貧加快提速。組建廣州消費扶貧聯盟,出臺《廣州市消費扶貧實施方案》,通過線上電商、線下平臺、直播帶貨三大渠道強力助推“黔貨出山”。目前廣州市場每天銷售畢節納雍土雞1500隻、威寧生鮮蔬菜100噸、赫章雞蛋100萬枚、羅甸火龍果20噸、長順綠殼雞蛋16萬枚。2020年以來,廣州市場累計銷售兩地扶貧産品22.84億元,比去年全年增加5.24億元。

四是主打産業做大做強。今年以來新增引進企業53家,實際投資27.83億元,帶動4.27萬貧困人口增收。成功引進世界500強企業立邦集團落戶黔南州都勻經開區、引進新三板掛牌企業銘豐包裝落戶畢節七星關經開區。廣藥集團啟動廣藥王老吉刺檸吉科創基地、廣藥王老吉(畢節)産業有限公司在畢節掛牌成立,並研發了刺檸吉原汁口服液、刺檸吉氣泡酒、刺檸吉果脯等新産品,布建1808個主題形象店,2020年來已完成銷售3億元,預計年銷售超5億元。越秀集團投資25億元在畢節、黔南建設的年出欄200萬頭生豬養殖全産業鏈平臺項目全面開動,2020年年底50萬頭生豬出欄、明年第一季度100萬頭生豬出欄。廣州江楠集團在威寧投資25億元建設農副産品加工物流園,一期首開區項目已陸續投入運營,完全投運後將帶動周邊40萬畝以上訂單農業發展。廣州發揮科技及人才優勢,在黔南州海拔1400米以上“少邊窮寒瘟旱”典型冷涼山區,引入“滇雜31”“滇禾優615”等水稻良種良法,現已推廣種植4萬畝,畝産由300公斤左右增加到600多公斤,帶動貧困戶每人平均增收3000多元。

五是結對幫扶務實開展。承擔結對任務的廣州各街道、村(社區)、企業和社會組織對兩地878個深度貧困村落實結對幫扶工作。荔灣、花都等區加大對結對縣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後續扶持力度,試點建設長者飯堂。雪松集團在織金縣捐贈4300萬元修建易地扶貧搬遷點配套學校——羊城中學。

六是組團幫扶示範引領。廣州全面啟動對畢節、黔南的縣級人民醫院和4家市州級醫院開展“5+2”模式幫扶(即幫扶建立5個有特色的專科和1個急救中心、1個重症監護室),由南方醫院白雲區分院幫扶的黔南荔波縣人民醫院,“5+2”的硬體、軟體基本具備,9月3月胸痛中心掛牌成立。按照“市對市、區對縣(區)、校對校”的原則,安排廣州學校與畢節、黔南18所特殊學校進行了結對幫扶,廣州大學與畢節市幼兒師範專科學校簽訂校際幫扶協議。目前共有476名挂職教師、醫生、專業技術人才在畢節、黔南工作。(南方日報記者/劉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