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要聞

東莞近五年有6.8萬大專以上學歷者入戶

發佈時間:2020-09-10 10:39:27  |  來源:南方都市報  |  作者:黃馨瑩 黃芳芳 梁錦弟  |  責任編輯:

東莞于9月1日正式實施2020年《東莞市人才入戶實施辦法》。據了解,新政保留參保要求,但取消了大專學歷參保年限,東莞再次降低人才落戶門檻。有專家表示,該新政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合理性,最主要體現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落戶的人才品質。此外,南都記者在採訪時,有高端科研機構單位反映,企業自評人才落戶週期長或會增加“心理成本”。

那麼,東莞目前的人才落戶“政”況如何?已經落戶東莞的“新莞人”有何落戶經驗傳授?選擇落戶東莞的大多數原因又會是什麼?

新政仍保留在莞參加社保要求

8月14日,東莞市正式印發2020年《東莞市人才入戶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于9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5年8月31日。從《辦法》中了解到,東莞沒有取消在莞參加社會保險的要求。《辦法》提出,申請人須在東莞依法參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2015年頒布的人才入戶政策,今年新出臺的《辦法》對普通全日制大專學歷人員取消了參保年限的要求,保留對非全日制本科和中級工在東莞連續參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滿3年的要求。

此外,企業自評人才在人才條件和企業範圍均有調整。為確保企業自評的人才品質,人才條件上新增了中技或中等教育以上學歷和50周歲以下的年齡要求。企業範圍新增了東莞市“倍增計劃”試點企業、上年度新升規小微工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心企業等。

近五年6.8萬大專以上學歷者入戶

隨著新政落地,原《東莞市人才入戶管理辦法》(東府〔2015〕111號)、《東莞市條件準入類人才入戶實施細則》(東府辦〔2015〕122號)、《東莞市企業自評人才入戶實施細則》(東府辦〔2015〕124號)同時廢止。

那麼過去近5年時間中,東莞人才落戶情況如何?

南都記者從東莞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了解到,自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東莞全市通過人力資源部門辦理獲得入戶資格15.8萬人(不含隨遷家屬)。其中,條件準入12.7萬人,積分入戶2.8萬人,企業自評0.3萬人。此外,2016年至今東莞共核準大專以上學歷人才入戶資格共6.8萬人,其中大專學歷3.4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鼓勵人才入戶,東莞還開通網上辦理人才入戶渠道。今年7月1日,東莞正式開通了人才入戶網上申辦渠道,其中學歷類人才已經實現了“秒批”。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減少跑動次數。

此外,東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出臺政策降低了部分人才的準入門檻,進一步明確技能人才入戶要求,預計學歷類人才和企業自評人才數量有所增加,人才的品質會有所提升。

聲音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

新政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合理性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認為,落戶新政對於東莞留住技能人才有何利弊這個問題是值得探討的。林江表示,從目前新政來看,東莞人才落戶準入門檻是降低了,且整體來看,適應性和合理性都比較強的。最主要體現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落戶的人才品質。

林江表示,新政中對普通全日制大專學歷人員取消了參保年限的要求,不僅是放寬了入戶條件,更多體現出東莞鼓勵大家落戶的強烈用意。同時,東莞也在鼓勵更多人去進修,這一點體現在新政上保留了對非全日制本科和中級工在東莞連續參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滿3年的要求。

林江從“非全日制”的角度進行分析,表示非全日制本科學歷的人通常是通過自學考試、夜校等方式來進修以獲得學歷。“他們有可能高中或中專畢業就來到東莞工作,相對而言學識和技能都不會很高。”林江認為,保留了繳納保險3年的要求,也就保證了該人員在東莞工作、學習的時間至少有3年,防止濫用政策落戶,保證落戶人員的品質,有利於東莞構建品質人才隊伍。

相比周邊城市,如廣州、深圳等地,林江認為如果滿分10分的話,東莞目前的鬆綁程度可以達到8分。“特大型城市落戶條件嚴格,大專學歷未必能夠順利落戶,那處於廣深兩地之間的東莞放寬了條件,有利於將這一批技術型人才吸引過來。”林江説。

東莞一高端科研機構人資辦相關負責人:

新政對企業自評人才條件有所調整。新政要求企業推薦的員工應屬於企業急需的骨幹人才,同時應具備中技或中等教育以上學歷,年齡在50周歲以下,且在該企業連續參加社會保險繳費滿1年。

這卻成了需要“搶佔”科研人才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企業的心頭大事。“能夠實現落戶對於我們‘搶’佔人才資源來説,是增加了企業一定程度上的競爭力。”東莞一高端科研機構人資辦相關負責人坦言,科研單位之間“搶”相關高端科研人才的“戰況”非常激烈。

該負責人粗略估算了一下,按照新政要求,新招一個博士後科研人才,至少需要1年半的時間才能給他完成落戶的辦理。“這樣的心理成本太高了。”該負責人説,辦理此項業務還要準備不少資料,尤其對於海外人才,辦理證明更需要時間成本。

此外,該負責人認為,一年時間説長不長,其中還得面臨政策變化的風險,這難免讓科研人員留下“這個城市是不是不歡迎我”的印象。“政策這樣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人才品質,但是週期長也增加了對人才的承諾成本。”

落戶故事

入戶意味著安家立業

“以前覺得能夠落戶在這邊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來自福建安溪的張更勤在2011年的時候,通過向企業提出落戶申請而成為“東莞人”。

張更勤從2005年至今,一直在位於東莞虎門的興科電子(東莞)有限公司從事生産管理、模具車間管理、模具開發與製造等工作,累計14年的工作時長。“印象中當時落戶特別難,大家都知道如果有條件落戶東莞,那肯定是高管人才。”張更勤説。

張更勤回憶,當時政策要求,想要落戶不僅要滿足學歷、年齡等條件,還要求是企業的核心崗位,比如中高層管理,還要在企業中表現良好。當時的張更勤正是公司模具中心的管理人,聽説滿足通過企業落戶的條件,張更勤便提交申請了。

在張更勤記憶中,大概過了半年時間,自己戶籍更換為東莞虎門。隨著2020年東莞人才落戶新政落地,張更勤落戶東莞已經快10年了。

“當時覺得戶口不在東莞最大的不便利就是辦事要回到戶籍所在地,以前想辦港澳通行證都不方便。”張更勤坦言,在剛來東莞的前幾年,對於是否落戶沒有過多考慮,但後來成家、小孩出生了,考慮到將來會面臨小孩讀書的問題,加上工作是穩定的,遇到有落戶機會,就去嘗試提交申請了。

“將戶口轉過來,也就把家給安在這邊了。”回顧近10年的落戶經歷,張更勤認為一個外來務工人員是否落戶了,對於其能否安心在此就業很重要。“買房可以説家在這邊,如果戶口也在這邊,會更覺得就是這裡的人了。”張更勤説。

而張更勤自身很好地詮釋了“安家立業”的定義。此後多年的工作中,張更勤憑藉優異的成績獲評東莞市“首席技師”、東莞市首屆“名城工匠”等榮譽稱號。在2011年至2017年間,更是獲得了4項專利證書。

“落戶東莞確實能夠享受到很多紅利,不過是否落戶還是要看個人,現在個性化需求太多了,有些人知道落戶會有好處,但如果他需求不大也不會考慮。”對於會不會以落戶“過來人”的身份建議身邊人落戶東莞,張更勤如是説。

最立竿見影的是解決孩子讀書問題

張更勤的這一番話,從興科電子公司近年來企業自評人才入戶的數據也可以看出。興科電子公司的人事經理熊大勇告訴記者説,經過張更勤這一批之後,5年左右沒有員工提出申請,直到去年才有4個人提出並成功申請,而今年有5個,剛好也佔了虎門人社分局分下來的全部名額。

而生産課長余玲燕就是其中一員,在今年8月成為“新莞人”,但余玲燕其實是個“老”莞人了。1986年出生的余玲燕在16歲的時候就來到東莞務工,在虎門科興電子公司已經工作了18年時間,最開始負責一線加工,現在同事們都叫她“余課”。

余玲燕是江西人,中專學歷。如果説最開始的時候不符合政策要求,那麼現在已經購買10多年的社保資本以及目前的崗位,還有積累下來的積分足以申請落戶。但是在今年“突然”申請,余玲燕説,全是因為解決孩子讀書的問題。

余玲燕説,按照原本積分制的規定,她的二女兒可以入讀所在社區的公辦學校,但隨著政策的變化,余玲燕的分數不夠,要去民辦學校的話,一年要多花3萬左右的學費。在多方諮詢之下,余玲燕決定申請落戶。

“他們都是公司10年以上的老員工,之所以要申請,都是因為孩子讀書的需求。”多年來負責員工落戶事宜的人事經理熊大勇説,儘管落戶之後可以享受很多東莞的城市公共服務的紅利,但是最首要的還是教育紅利。

而今年9月落地的新政,熊大勇稱的確放寬了不少,而且也能看出東莞的重點在隨著發展而發生轉變。“按照以前的政策,東莞的重點在於高職人才,現在的政策來看,除了高職人才之外,東莞現在的需求也會偏向技術性人才。”熊大勇説。

對於新政在企業自評這方面的調整怎麼看?熊大勇表示,實際上就是為了留住公司的骨幹,只是方向性發生了變化。“政策的方向性已經從以前以文憑為主變成現在以核心人物為主,來留住人才。”熊大勇説。

那麼新政的調整對企業員工落戶是否有明顯的影響?熊大勇表示不會,因為幾乎所有符合條件的人才,都是公司10年以上的員工,普遍都是公司主管級。“只要員工有落戶的想法,又滿足條件的,我們都會積極去推動。”熊大勇説。(采寫:南都記者/黃馨瑩、黃芳芳、梁錦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