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慈善總會2020年會員大會于9月5日在廣州舉行。(新快報記者/郗慧晶 攝)
由廣東省慈善總會和新快報社聯合推出的《凝聚慈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記錄了廣東省慈善總會的10年扶貧路。
(新快報記者/郗慧晶 攝)
廣東省慈善總會2020年會員大會舉行
9月5日是我國第五個“中華慈善日”。當天(9月5日),廣東省慈善總會2020年會員大會在廣州舉行。新快報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截至2020年7月31日,廣東省慈善總會6年來合計接收扶貧濟困日捐款28.2686億元,撥款支援廣東省扶貧開發工作,為廣東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貢獻。
大會還向與會人員贈送了由廣東省慈善總會和新快報脫貧攻堅報道編輯組聯合編輯的圖書《凝聚慈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十年·廣東省慈善總會扶貧特刊》,該書記錄了廣東省慈善總會的10年扶貧路,以及在慈善總會號召下,廣東企業參與脫貧攻堅的扶貧事跡和成果。
最後,大會選舉廣東省慈善總會第三屆會長,廣東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卓志強為新一屆會長,廣東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一級調研員鐘曉明為新一屆常務副會長和秘書長,總會第三屆副會長蔡木通繼續為新一屆副會長。新增3名副會長,總會第三屆監事肖勝方當選為總會新一屆監事長。
服務大局聚焦脫貧攻堅
廣東省慈善總會會長卓志強在第三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首先介紹了這6年來,廣東省慈善總會聚焦脫貧攻堅方面的工作情況。
卓志強表示,總會始終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工作原則,緊跟中央和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部署要求,以“廣東扶貧濟困日”為平臺,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一是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向全社會多角度多渠道宣傳“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比如,與新快報社合作出版“扶貧濟困專刊”,重點報道典型案例,講好慈善故事,不斷提升“扶貧濟困日”品牌影響力。二是認真做好捐款接收使用管理。堅持以“熱情服務、依法規範、專戶管理、資訊公開”原則,做好捐款接收、統計和撥付工作。截至2020年7月31日,6年來合計接收扶貧濟困日捐款28.2686億元,撥款支援廣東省扶貧開發工作,為廣東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貢獻。三是積極做好扶貧濟困相關保障工作。連續6年承擔“廣東扶貧濟困紅棉杯”評定工作,認真做好各項資料審核,有效選樹典型、弘揚善舉,為廣東省營造樂善好施、奉獻愛心的扶貧濟困新風尚發揮積極作用。
既做好橋梁又身體力行
自2010年6月30日設為“廣東扶貧濟困日”以來,廣東省慈善總會就把這項活動作為主營業務,成為“廣東扶貧濟困日”慈善活動的重要平臺,不僅積極發揮橋梁作用,採取多種宣傳、深入企業等各種形式發動社會參與活動,還承擔著籌集善款、統計善款收支、審計、公告及評比表彰等大量工作。許多單位企業都與慈善總會簽訂了捐款協議書,攜手助力廣東脫貧攻堅。
不僅如此,省慈善總會還加入到精準扶貧工作中,協同廣東省民政廳,參與對口幫扶脫貧攻堅。每年春節前夕,廣東省慈善總會就聯合各地慈善會,大力籌集扶貧資金,到貧困地區開展“慈善情暖萬家”活動,舉行需求最迫切的民生實事。如2017年,活動探防隊撥付5.82萬元,幫助一戶貧困戶辦起榨油店,受到鼓舞后,這戶貧困戶又養起蜜蜂,如今這戶人家成了韶關市農村青年人才助力精準脫貧“領頭雁”。
扶貧要精準,做慈善也要精準。為此,廣東省慈善總會聚焦特殊群體,打造了一批慈善品牌,包括“大愛救心”“愛心助行惠萬家”“大愛助行”“送電腦下鄉”等,這些品牌活動覆蓋了救災扶貧、安老助孤、幫殘助醫、興教助學等領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管好錢袋子保障公信力
會上,廣東省慈善總會監事長王頌湯作第三屆理事會財務工作報告。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廣東省慈善總會總收入32.1016億元,總支出30.3328億元。在扶貧濟困、救災抗疫、扶殘恤孤、助學助醫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6年來,廣東省慈善總會不斷完善財務制度,2015年對相關規定進行了細化;2019年,修訂完善了《廣東省慈善總會財務管理辦法》《廣東省慈善總會資金支出審批規定》,進一步健全了財務管理制度,明確許可權,嚴格手續,規範流程。升級會計賬務系統,加強實時監管,進一步實現財務工作規範化和制度化。同時,根據國家規定,主動與銀行溝通,爭取利率優惠,科學安排資金撥付,採取多種穩妥、安全、有效的保值增值方式,6年來增值額達9457萬元,為總會慈善事業發展和工作開展提供了保障。
據介紹,廣東省慈善總會始終將財務管理工作審計納入年度重要工作計劃,每年接受第三方財務年度審計和省審計廳對“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專項審計等,從未發現明顯違反相關法規政策規定的情況。同時,廣東省慈善總會嚴格執行有關資訊公開規定,通過該會網站定期向社會公開慈善工作資訊,接受社會公眾監督,群眾滿意度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6年來,廣東省慈善總會完成了四川茂縣地震救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多次重大救災社會募捐任務,承擔“廣東扶貧濟困日”捐款接收和撥付工作,資金收支超過60億元,實現零差錯。(新快報記者/方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