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灣區僑界

特區40週年之汕頭:以僑為“橋”,再立改革潮頭

發佈時間:2020-09-01 14:20:07  |  來源:央廣網  |  作者:周羽  |  責任編輯:

央廣網汕頭8月28日報道  從一片荒地到高樓林立,從1.6平方公里到2064平方公里。40年來,汕頭經濟特區範圍在不斷擴張的同時,經濟社會發展也取得很大進步,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694.1億元,是1980年的97.4倍,年均增長12.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8.2億元,是1980年的119.2倍,年均增長13.0%。

“因僑而立、因僑而興”,在汕頭改革發展中,華僑扮演了重要角色。據不完全統計,汕頭市有500多萬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遍佈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臺同胞家屬200多萬人,全市直接吸收的外資中近九成是僑資。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汕頭以僑為“橋”,再立改革潮頭。

緣起龍湖之“特”

從一片沙地到改革試驗平臺

黨的十八大以來,汕頭經濟特區經濟社會實現較快增長,地區生産總值于2013年、2016年、2018年分別實現1500億元、2000億元和2500億元“三級跳”。2019年全市實現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1416元,是1980年的99.7倍;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7735元,是1981年的60.1倍(1981年才有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統計數據)。

作為汕頭經濟特區的發祥地,龍湖區的發展成績也較為亮眼。數據統計顯示,龍湖區GDP從1992年的14.4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522.6億元,年均增長約14%;每人平均GDP達9.3萬元,高於全國、全市水準,與全省水準接近;區域稅收總收入達到115億元,佔全市1/3以上。

——“升騰”的政府辦公大樓

粵東之“特”在汕頭,汕頭之“特”在龍湖。龍湖區作為汕頭經濟特區發祥地,1981年正式成立汕頭經濟特區,承擔著特區改革發展的歷史重任。

龍湖區政府前廣場。(央廣網發 夏燕 攝)

在龍湖區政府前廣場中央,矗立著汕頭的標誌性雕塑之一《升騰》,這是汕頭特區夢緣起之地。《升騰》背後,12層高的龍湖區政府辦公大樓拔地而起,這也是一個沒有設立圍墻的區級政府。

湖區政府辦公大樓的前身,是汕頭經濟特區管委會辦公大樓。談起龍湖區的建設規劃,今年82歲的方克森深有體會:“當初這片區域還是一片沙地,不敢想像在我任內能建成。”

1983年,方克森調往特區管委會,任特區規劃局第一任局長。一年後,他又成為分管特區規劃建設工作的特區管委會副主任。

當初建設特區時,他經常跑深圳學習經驗。受到深圳蛇口工業區辦公大樓的啟發,在建設管委會辦公大樓時,他把這片區域當成一個集生活辦公管理一體化的綜合服務體來規劃,既有辦公大樓,又有星級酒店和活動場地,工廠企業則安置在後面。

在樓層高度的規劃上,方克森也獨具前瞻性,考慮了以後的增長需求和預留了廣場的配套高度,他堅持建十層以上,也就有了現在的12層大樓。

如今,走在自己曾經規劃的道路上,他説:“現在隨經濟發展需要提升道路,我留下來的尺寸還夠用,不用被拆掉重建,沒有犯錯還是很開心的。”

——“0001號”外資企業是潮商

與此同時,在這片面積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工業生産也在推進。1982年,龍湖工業區動工平整土地,並打樁興建龍湖工業區首幢輕工業通用廠房。

“開始的時候,你願意來,我們就免費提供土地,希望快點招商。”方克森説。位於龍湖區的正大康地汕頭有限公司,就是第一批在汕頭投資的外資企業,同時也是一家潮商投資的企業。

據了解,1981年,正大康地在深圳特區成立了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編號為“深外資證字[1981]0001號”,隨後,1984年在汕頭成立第2家子公司。

正大康地汕頭有限公司工廠內部。(央廣網發 夏燕 攝)

而正大康地的第一代掌舵人謝易初就是汕頭人。據正大康地汕頭有限公司高級經理林少娜介紹,謝易初出生在汕頭澄海外砂鎮,後來去到泰國發展。改革開放後,謝易初了解到國內擁有良好的發展氛圍,決定回國投資。

從最初的月産2000噸到現在的月産3萬噸,正大康地汕頭有限公司在這片土地上不斷發展。“我是85年來到正大的,那時候規模比較小,總人數不到50人。”從25歲到如今即將退休的年紀,廠長許翼的整個青春都紮根在這片土地上。他告訴記者,如今,正大康地還在澄海新建了一個場地更大的花園式工廠,“兩邊工廠加起來年産量有36萬噸”。

據了解,改革開放40年來,汕頭實施“以僑引僑、以僑引外、以外引外”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累計引進外商投資企業5000多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93.8億美元,近九成為僑資。

再立改革潮頭

緊抓“華僑”和“文化”兩核心

自1980年建立以來,汕頭經濟特區經歷了三次擴圍,最終於2011年擴大至全市域。“率先對特區土地實行‘五統一’管理”、“率先成立外資銀行總行”、“特區管委會率先實行24小時審批答覆制度”、“開政府機關實行承諾制的先河”······40年來,汕頭經濟特區在全國創造了多個“第一”。

其中,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簡稱華僑試驗區),2014年9月15日由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是全國唯一一個以“華僑”和“文化”為核心概念的國家級發展戰略平臺。

“華僑試驗區是特區中的特區。”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文化發展局四級調研員李惠龍説,最重要的是華僑的因素,東南沿海的潮籍華僑特別多,“因為其他新區都是主打經濟,還沒有見到國內的自貿區也好、新區也好,各種名目的創新平臺以文化為主。”

——引僑資以潮商引潮商

寶能集團是較早入駐華僑試驗區的企業。“我們的創始人姚振華是潮汕人,作為潮汕人,回歸家鄉始終是心裏面的願景。”寶能集團旗下潮商集團(汕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偉雄表示。

位於汕頭華僑區東海岸新城的寶能時代灣項目,就是寶能回歸潮汕的龍頭項目,也是目前東海岸唯一一個百億級項目。該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00萬㎡,集合了潮僑金融科創的總部基地,創意辦公、城市文化的展示中心、五星級酒店、高端商業、人才服務等多維業態。

“潮商再回來汕頭,也需要一些平臺,他們希望能夠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單兵作戰。”為了讓回歸的潮商有歸屬感,寶能的另一個項目就是潮商金融中心,這是一個專為潮商提供交流、資訊發佈的基地。

同時,潮商金融中心也是華僑試驗區對外招商的一個窗口。“我們把政府的一些資訊、優惠政策等發送出去,做一個資訊諮詢窗口,‘築巢引鳳’。”吳偉雄説。

為吸引僑資企業落戶,2015年9月15日,華僑試驗區批復成立一週年之際,“華僑板”正式啟動,首批218家企業當天掛牌上市。據了解,“華僑板”是全國首個以華僑為核心概念的區域股權交易市場,設立廣東華僑金融資産交易中心和總規模達50億元的華僑母基金。

據華僑板汕頭運營中心總經理林峰介紹,汕頭華僑試驗區管委會也出臺一系列優惠措施,如“每年對前20家在‘華僑板’註冊掛牌的僑資企業進行融資補貼,補貼方式為融資金額的2%,補貼金融最高不超過10萬元”。

目前,華僑試驗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超過185億元,接下來還要再投入150億。“現在是試驗區成立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機,物理空間有了,基礎條件具備了,政策支撐也有了,所以今年我們招商引資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李惠龍表示。

——聚僑情增強文化認同

今年6月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援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粵府[2020]33號)文件出臺,從九大方面列出24條發展意見。其中,提到要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建設一批華僑華人文化産業示範項目,活化華僑華人傳統文化”。

“原來的潮商對潮汕文化都有很深的執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年代背景的變化,潮二代、潮三代等會有一種疏離感。”李惠龍表示,“如果以文化和方言為紐帶,那麼這種文化還是可以延續下去的,這種身份認同還會繼續延續下去。”

為增強潮汕海外華僑對潮汕文化的認同。據李惠龍介紹,華僑試驗區將與騰訊課堂達成深度合作,“開展全國性的網上方言教育,先是潮汕話和客家話,接下來可能會有白話和閩南語。”

華僑試驗區還將聯合汕大辦理華僑博物館,線上的華文教育、線下的華文培訓,“希望以文化為橋梁紐帶來連接全球的華僑華人,包括國內的潮商,吸引他們來投資。”

同時,華僑試驗區也在思考華人華僑的痛點是什麼?真正的需求什麼?汕頭華僑試驗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吳長林表示:“吸引人才不是完全地拼財力,而是要解決實際問題。”

華僑試驗區人才大廈的創客空間。(央廣網發 夏燕 攝)

為此,華僑試驗區打造了人才大廈,這是一個著力解決人才痛點的省人才驛站。該大廈共7層,擁有食堂、會議室、洽談室、咖啡館、健身房、客房等一站式服務設施,也將提供法律服務、智慧財産權保護、財稅等支援。“如果有企業要來汕頭進行項目對接,我們這裡提供三天免費吃住。”吳長林説。

“以前在外面創業的時候,每天可能會有一些部門來,會打擾到我們,但是在這裡,我們可以放心地做研發。”汕頭小小網路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欽澤表示,人才大廈為他們提供了很好的後盾支援。(記者/周羽 見習記者/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