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灣區公益

廣州黃埔“五治同創” 讓老街道變身大家庭

發佈時間:2020-08-11 09:26:14  |  來源:南方網  |  作者:陳思勤 李鵬程  |  責任編輯:

原標題:廣州市黃埔區黃埔街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增強群眾幸福感 “五治同創” 讓老街道變身大家庭

黃埔街“10分鐘閱讀服務圈”為兒童讀者提供了“避暑勝地”。受訪者供圖

兩層集裝箱壘起,佇立在黃埔港附近的荔園小學旁邊。這個面積達280平米的鐵皮空間,構成了廣州市黃埔區黃埔街第一個社區級圖書館。諸如此,具有黃埔街特色的圖書館共有4個,累計面積達2300平方米,它們串聯起該街道“10分鐘閱讀服務圈”。

“打造群眾‘精神家園’,是‘五治同創’陽光社區工作的重要環節。街道希望發揮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作用,營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黃埔街黨工委書記陳勁松談到。

作為人口密集聚居、外來人口占常住人口近半的地區,黃埔街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系統化、精細化、法治化、智慧化水準,讓街道社區成為秩序井然、生活宜居、鄰里和諧的“大家庭”。

黨員牽頭▶▷

老舊社區告別停水停電

眾人推舉下,年逾六旬的劉志爽“勉為其難”地擔任了黃埔街遠洋小區紅色業委會主任。該業委會成立了黨支部,共有6位黨員成員,故稱“紅色業委會”。由於當地住戶眾多,社會事務繁雜,業委會主任的位子一度是“燙手的山芋”。

“只有辦事靠譜、百姓信賴的人才能勝任該職位,同時這個人本身要有足夠的意願和勇氣挑起重擔。”黃埔街港灣北社區黨委書記陳淑敏介紹。

老黨員劉志爽退休在家,經常為街坊的公共事務奔走。數年前,當地由於電壓較小,進入伏暑時節,住戶時常面臨斷電困境。用電高峰時,702戶人家中,400多戶居民用電,就意味著另外200多戶居民停電。

有一年5月,一名即將高考的學生,因為用電難而只能去外地備考。劉志爽聽聞後,橫下心來:“一定要把十多年不曾邁過的‘用電坎’跨過去!”經調研他了解到,電力設施需由以往的“專變”,轉換成供電部門的“公變”管理,電容量才能提升。

酷暑之下,劉志爽和其他幾位黨員為此多次奔走,向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小區資産權屬部門、供電局等單位反映,並反覆催促事情解決。多方協調下,遠洋小區所有供電設施最終全部轉為“公變”。當地再沒有出現錯峰、分片用電的現象。

解決了用電難題,住戶們看到了老黨員的牽頭作用,一致推舉劉志爽做業委會主任。走馬上任之初,他又協助地勢較高、管道陳舊、用水困難的遠洋小區,聯繫自來水公司,解決了水壓不足的問題。

“以劉志爽為代表的黨員,在基層治理中扮演了重要的‘領頭羊’角色。這是黃埔街開展黨建工作,推動基層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更加有效,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結合更加緊密,實施‘政治’舉措的縮影。”陳勁松表示。

法德共施▶▷

10分鐘可獲矛盾糾紛調解服務

來自湖南的9歲小朋友李源園(化名)是來穗務工人員子女。父母上班時,他來到荔園小學旁的“集裝箱圖書館”,參與了手工肥皂製作活動。

“老師指導我制出了肥皂!媽媽下班後,我要送給她作為禮物。”拿著一塊白色的肥皂,李源園笑著説:“這是我第二次來圖書館。在這裡我認識了很多小夥伴。”之前在老家時,父母外出後,李源園的暑假顯得單調,如今他在黃埔街獲得了豐富的活動體驗。

據黃埔街文化站工作人員陸嘉欣介紹,“10分鐘閱讀服務圈”建成後,無論是外來人口還是本地居民,都能在書香的熏陶中休憩消暑。

距荔園小學五分鐘車程的豐樂市場,是來穗務工人員較多的工作場所。今年上半年,市區均出臺了政策,為商鋪減租、補貼。豐樂市場所屬的黃埔街下沙社區,按照上位文件的精神,拿出真金白銀撐企暖企。

政策落地過程中,有些老闆卻反映,豐樂市場的承包者並未將下沙社區減免的120萬元租金同步發放到實際承租戶。聞悉此事,街道黨工委聯合下沙社區負責人,一同前往現場調解租金補貼的發放事宜。工作人員共走訪商戶50多家,約談股東、租戶代表70余人次。

最終,豐樂市場承包方以不低於社區給予的減租幅度,同步落實到實際承租方。截至目前,街道轄內承租集體物業的192家商戶共獲得減租421萬元。

“基層治理不僅要有文化的陶冶,還要有鐵一般的契約規則。我們明確了減租工作紀律,同時加強減租工作督查,讓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同時,我們建立了17個“陽光”調解室,實現了‘10分鐘矛盾調解服務圈’。”陳勁松談到,德治、法治雙管齊下,老百姓才能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民間智慧▶▷

居民攜手清除火災隱患

黃埔街港灣一村社區內,部分用電線路老化、消費基礎設施老舊、居民防範意識不強。種種因素疊加,導致該社區多次火災險情,並被市裏掛牌督辦。

“不光彩的‘帽子’事小,安全問題事大。”港灣一村社區黨委書記柯嫦婷提到:“社區大媽、退休幹部、網格員自發組織起志願者隊伍,力圖掐滅火災隱患。”

志願者走訪發現,有位拾荒老人,經常把撿拾的垃圾堆放在公共空間。隨著臟物增多,老人會統一將其焚燒。附近居民為此曾投訴過多次,卻無法改變老人“燒垃圾”的習慣。

“我們以鄰里街坊的身份,跟老人談心聊家常,順便提到了垃圾處理問題。”志願者娥姐表示,老人之所以熱衷撿拾垃圾,不是因為缺錢,而是因為退休賦閒的她希望做些事情排遣時光、尋求心理安慰。

把握了老人的這一想法,志願者在社區內為老人申請了一個公益崗位。其日常的工作是剷除城市建築上的“牛皮癬”小廣告。垃圾堆砌的問題由此迎刃而解。

除了“攻堅”排險外,志願者隊伍還主動擔綱起巡查的工作。他們會同街道工作組一起,發現了諸多隱患。例如,社區部分線路高度低於4米,影響消防車進入救援;32家經營場所存在缺少消防應急器材等問題;小區停車位緊張,機動車亂停亂放阻礙消防通道等等。

對此,社區工作有的放矢,在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港灣一村終於摘掉了“火災隱患重點整治地區”的帽子。

“發揮‘自治’的基礎作用,重在建立健全多元參與機制。”陳勁松指出:“此外,黃埔街道還圍繞發揮‘智治’支撐作用,加強社會面治安防控,爭取成為黃埔區打造智慧安防生態網試點單位。”

記者觀察

治理體系的

“末梢”大有可為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準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

地處廣州市老黃埔片區的中心地帶,黃埔街為現代都市的建設囤積了大量人力資源。每天數以萬計人員從這裡去往中心城區工作。高人流量帶來了發達的商貿和完備的交通,卻也為基層治理提出了挑戰。

採訪期間,黃埔街道負責人與一線辦事員都時常提起的一句話是:“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這句話的底氣源自基層的治理創新。在省、市、區工作部署的基礎上,黃埔街積極探索,借鑒“他山之石”,吸納“楓橋經驗”,全面創建“五治同創”陽光社區,探索出了老街區的獨特治理方案。

黃埔街的故事只是眾多基層實踐的“冰山一角”。作為治理體系的“底盤”“末梢”,街道與社區所涉的基層治理大有可為。街道社區找準“路子”,蓄足力量,方可不斷提升治理效能,實現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生態宜居的有機融合。

縱觀全市上下,各街道的具體舉措雖然不同,但經驗類似。街道與社區首先要激發基層黨組織的“內生動力”,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在政治領航的基礎上,聚焦民心所向,求解群眾利益的“方程式”,得出群策群力的“最大值”;把握問題導向,到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症下藥、防患未然;瞄準時代風向,打破傳統治理格局,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思路、新方法等等。(南方日報記者/陳思勤 李鵬程 通訊員/陳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