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新生活

東莞是座有人情味的城市 愛讀書的務工者留下了

發佈時間:2020-06-28 14:00:49  |  來源:羊城晚報  |  作者:謝穎  |  責任編輯: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謝穎實習生萬理通訊員莞宣

“雖萬般不捨,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這是54歲的外來務工者吳桂春對東莞圖書館寫下的臨別贈言。

疫情之下,來莞務工17年的吳桂春無奈返鄉,這兩天,他給東莞圖書館寫下的一段話因感情真摯在網上持續引發熱搜,感動了萬千網友。當得知吳桂春對東莞的感情與不捨後,東莞市人社局及相關部門在第一時間積極響應,組織愛心企業為吳桂春提供崗位。

26日,記者從東莞光大物業公司了解到,吳桂春已入職,公司將為其提供包食宿、月薪3000元的園林綠化工作。此外,該物業公司還鼓勵吳桂春不要放棄讀書、寫作的愛好,公司將為其提供相關資源和平臺,今後或將其轉到圖書室管理等崗位上。

外來務工者留言感動萬千網友

“海納百川厚德務實”是東莞的城市精神,它的開放包容與人情味,這一切如今在吳桂春的身上有了最佳注解。

“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今年疫情讓好多産業(企業)倒閉,農民工也無事可做了,選擇了回鄉。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雖萬般不捨,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東莞圖書館。願你越辦越興旺。識惠東莞,識惠外來民工。”

這是來自湖北、今年54歲的吳桂春,在東莞圖書館讀者留言表上的留言。

記者從東莞市圖書館獲悉,25日,這位常來圖書館借書的吳大叔前來東莞圖書館辦理退證。吳桂春説,退卡時心裏特別難受,原本不想銷掉這張陪伴了自己十幾年的讀者卡,又想著萬一不回東莞,卡拿在手裏也沒用,最終才在留言簿上寫下了這段話。

沒想到,吳大叔的留言在微網志在朋友圈被大量轉發和點讚,觸動了不少網友。也有不少網友回憶起自己與東莞圖書館的故事,點讚東莞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和城市的人情味。

吳桂春2003年來莞務工,工作之餘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東莞圖書館。吳桂春説,東莞城市環境好,對外來務工人員非常包容,每一個在這裡的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各種免費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點亮了自己的知識人生。

東莞人社部門迅速介入

吳桂春的留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當天正值端午節假期,但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仍然第一時間聯繫上了吳桂春,詳細了解其就業崗位、就業地點、工資待遇等具體要求。根據其就業意向,立即通過多種渠道聯繫企業,進行匹配崗位。

26日上午,面試順利,吳桂春在離東莞圖書館距離很近的一家物業公司找到了新的工作,主要從事綠化養護,包食宿,五險一金,只待體檢合格後就能入職。

落實了工作後的第一件事,吳桂春又開心地來到了東莞圖書館,重新申請了借書證。他説,現在內心感覺踏實,能夠擁有繼續留在東莞的機會是最好的。

同時,東莞市人社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及各鎮街人社分局的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也向媒體及社會公佈了聯繫電話,可免費為廣大群眾和更多的“吳桂春”們提供推薦就業服務。

【延伸閱讀】

書香東莞,一座讓你愛上閱讀的城市

吳桂春在贈言中寫的“(知)識惠東莞”其實是有出處的。東莞圖書館讀者服務部主任莫啟儀介紹,這正是2004年時任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為東莞圖書館所作的題詞,也是寫進東莞圖書館戰略規劃的使命。

在東莞,閱讀早已成為一道風尚。早在2015年,《人民日報》就報道了東莞投入上億元構築“圖書館之城”,以閱讀引領“世界工廠”新風尚的相關新聞。

莫啟儀介紹,在構建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的實踐中,東莞推行總分館制。截至2019年底,在全市範圍內建立起1個總館、52個分館以及400個村(社區)服務點、102個圖書流動車服務站,建立了覆蓋全市、惠及全民的圖書館集群網路,實現了“一館辦證,多館借書;一館借書,多館還書”的一體化服務和時間上365天每天24小時全天候服務,以及空間上覆蓋全市33個鎮(街、園區)的體系化服務。

據統計,2019年東莞地區公共圖書館總流通人次為1353.79萬人次,同比上升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