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灣區農業

雲浮羅定市大石村:南藥主打 盤活振興整盤棋

發佈時間:2020-05-25 19:24:40  |  來源:“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  |  作者:楊再睿  |  責任編輯:

群山連綿,一條條硬底化村道將一個個村莊連通;民居綠樹掩映,村道兩邊,禾苗靜靜生長;不遠處,萬畝南藥基地裏,村民們正種苗、培土、灌溉,耕耘著致富奔康的希望。

位於省道352邊上的雲浮羅定市龍灣鎮大石村,自2016年5月佛山市南海區紀委扶貧幹部駐村開展幫扶以來,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農村環境整治,通過發展南藥組培和深加工增加村集體收入,鄉村振興初顯成效。目前,村集體收入從2016年的8000元增至17萬元,在龍灣鎮各村中名列第一。

南藥組培帶動大石村村民就業。(攝影:楊再睿)

黨員帶頭

齊建美麗新農村

漫步在村道上,只見一幢幢新修建的樓房立在田園中,滿眼宜人景色。“以前村裏到處可見的都是泥磚房,在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後,我們的村民才陸陸續續建起了樓房。”79歲的老黨員肖鐵祥領著記者行走在大石村村居中。

在大石村休閒廣場邊上,貼好瓷磚的游泳池、依山修建的民宿、有序規劃的泊車位……功能齊備的休閒度假中心已開始迎來客人。談及該廣場的修建,肖鐵祥打開了話匣子。

他説,此前,當地政府組織村幹部到梅州市蕉嶺縣參觀新農村建設:“看著別人的村莊建設得那麼美,再想想自己村裏,大家心裏都不是滋味。”回到村裏,大石村黨員發揮主心骨作用,投身新農村建設。

在當地鎮政府和幫扶單位的指導下,肖鐵祥主動拆除自家舊屋,讓出土地約4畝;黨員肖志勇無償捐出約500平方米的宅基地支援村內休閒廣場建設,騰出近1畝土地與村民置換建設村道、游泳池和停車場等項目的用地……

在黨員的帶動下,村民也開始行動起來。據統計,為了擴建硬化村道,當地累計有20多戶村民出讓了土地。此外,村民們還自發聯繫施工隊,對自家優先施工,併為施工隊提供午飯,“快馬加鞭”建設村居,不拖後腿。

日前,該村入圍首批“國家森林鄉村”。

産業帶動

萬畝南藥成格局

鄉村振興,關鍵要靠産業支撐。在羅定市百草源種養專業合作社裏,大石村的村民經過培訓後,正在進行南藥的組織分離培養。

“大石村和南藥的‘邂逅’,是龍灣鎮和佛山市南海區共同謀劃的結果。”駐村第一書記譚錦華説,為了尋找穩定增收的扶貧産業,早在2016年,南海區紀委派駐大石村的幫扶幹部就和當地鎮村幹部造訪了南海區三大制藥廠。

圍繞南藥産業鏈優勢,龍灣鎮組建了南藥大型組培中心、溫室育苗大棚、冷庫倉儲中心和雲浮市首家鎮級扶貧消費服務中心,均落戶大石村。合作社優先聘請貧困戶勞動力,讓貧困戶參與到育種、種植、基礎設施建設、加工、運輸等工作中。

脫貧戶譚翠金告訴記者,她在合作社工作,每天工資100元,平均一個月有2000多元收入;此外,通過幫扶資金入股形式,她去年還拿到了3800余元分紅。

目前,不少鄉鎮都選擇發展南藥産業,大石村如何脫穎而出,持續增收?龍灣鎮黨委書記梁英藝表示,目前,龍灣鎮整鎮規模化推進種植南藥,品種達50多種,很多都是市場急需的品種。此外,當地還以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和中科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為技術依託,開展成果轉化實踐和專利研發。

圍繞主打的南藥産業,大石村還盤活資源,多渠道提升集體經濟收入。

當地把閒置的舊大石小學出租給羅定市百草源種養專業合作社,用於南藥組培及南藥深加工配套使用,租用期20年,每年租金2萬元,租金每5年遞增10%。此外,自2017年起,幫扶單位分三次共為大石村委投入資金130萬元,參與百草源種養專業合作社南藥種植扶貧産業,投資合作期10年,每年可獲10%固定收益即13萬元。

譚錦華説,在借鑒了南海區發展模式後,2019年8月,大石村使用扶貧專項資金,在下屬大石寨村民小組省道旁建起南藥儲存倉庫,建成後將出租給百草源種養專業合作社作南藥儲存使用。目前正在謀劃的標準冷庫也在建設中,建成後將作為當地農副産品保鮮使用。

對話第一書記——

搭上南藥種植快車穩步邁向致富新路

記者:脫貧攻堅戰中,大石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有什麼經驗?

譚錦華:一是在鎮政府支援下,建強基層黨組織,加強作風建設;二是依靠佛山市南海區的資源優勢,與龍灣鎮當地實際相結合,整鎮大力發展百草源種養專業合作社,大石村也從中獲益。

記者:大石村將如何搶抓機遇,保持當地産業經濟穩步發展?

譚錦華:下一步,大石村將建設冷凍保鮮倉庫。項目建成後,可為村民有償冷凍保鮮農家産品,在龍灣電商網路消費扶貧起到配套作用,並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同時,村裏將集約村中30畝山林,在村中繼續發展特色南藥種植,主要種植南藥品種“牛耳楓”“益智”,優先聘用村中勞動力,帶動全村人民脫貧致富。

數説成效——

截至2019年,大石村騰出建設用地近8700多平方米,建成村內5000平方米公共活動場所和小公園;建成約500平方米的污水處理點和5.2公里排污管網,完成全村光纖入戶和廣播電視網路覆蓋的管道埋設。

累計投入資金566萬元入股百草源種養專業合作社,每年可獲10%固定收益即56.6萬元,實現每人每年平均收益3144元。

來源:“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