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智庫

盧馨:養老服務政策要更加抓“痛點”

發佈時間:2020-05-19 16:07:32  |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申卉  |  責任編輯:

全國人大代表盧馨:養老服務政策要更加抓“痛點”

這一次全國兩會,盧馨帶到北京的7條建議中,有5條跟養老問題有關,這也是她當選全國人大代表8年來關注點的一個延續。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盧馨更加聚焦養老問題,這是因為在疫情期間,盧馨留意到,老人是格外需要關注的群體。

她提出的建議中,圍繞著醫養結合和養老保險的方方面面,例如恢復養老護理員職業水準考試製度、長期護理保險、推出養老資訊平臺、加強老年醫學學科建設等。而在出發前,盧馨還在跟學生們繼續研討,優化這些建議,希望建議能夠真正落到實處,解決老百姓心之所想。

專業探討、數字説話,這位會計學教授這樣履職

在盧馨出發北京前的間隙,正好趕上了暨南大學返校日。盧馨也借此機會與學生們探討起她今年準備帶到北京的建議。

“你們怎麼看養老保險的徵收管理和運營,是否可能分開?”

“養老保險本質還是姓‘保’,當然,投資更講究穩健性,投資結構和比例看中長期的穩定性。”

師生之間,以專業的探討,為老百姓關心的實在問題發聲。

盧馨告訴記者,雖然自己是會計係的教授,從學術上看,並不是專門研究養老問題的。但她始終結合自己的專業研究,多年來一直關注養老問題。“養老問題現在越來越多老百姓關心,也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要將老百姓的關切作為自己關心的議題。”盧馨説,同時,養老問題也是臺盟這幾年一直關注的重點調研課題。去年以來,她所在的調研組前往廣東韶關、山東濟南等地深入了解探討社區養老、醫養結合、養老産業等問題。

在她看來,當前,國家的養老服務體系方向已經確定,經過多年的政府投入和大力推進,養老服務體系的框架搭建起來了。“不過,我們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能推動優質資源,滿足養老服務。在這方面,從佈局選擇到投入資源還是遠遠不足的,養老供給和養老需求之間的矛盾仍然突出。”


而作為一名在會計領域從教超過30年的教授,全國人大代表盧馨對數字格外敏感:全國失能、半失能老人約有4063萬,若按照國際標準失能老人與護理員3:1的配置標準推算,至少需要1300萬護理員。但目前各類養老服務設施服務人員不足50萬,持證人員不足2萬。2017年,醫藥衛生類畢業生41.8萬人,公共服務和管理類畢業生4.4萬人,但在養老護理相關專業領域方面,各院校招生難度普遍較大,大部分院校招生總數不足100人,部分院校招生人數不足10人,部分高校甚至“停招”。


在盧馨的建議中,數字始終佔據著重要位置,通過講事實、擺數據,她的建議也格外有説服力。

針對養老問題提出5大建議:養老服務政策要更加抓“痛點”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和調研,盧馨提的建議從養老護理員到長期護理保險,從全鏈條對養老問題提出了5條建議。

她提出,中國要儘快恢復養老護理員的全國職業水準考試製度。根據盧馨的調研,當前全國養老服務人才需求缺口巨大。雖然目前一些省、市出臺了關於養老護理員培訓的政策,但大多針對技能提升方面。在她看來,現有的激勵政策沒能真正抓住從業人員的內心的“痛點”。她建議,應由人社部明確規定養老服務員是一個獨立的職業工種,明確養老服務員的職業資質、職業培訓要求。恢復養老服務員的職業水準考試製度。職業資格證書全國通用。由民政部統一齣臺對未來養老護理員培養方向的規劃,明確培養方式、資格證書、培養規劃、權利保障和義務履行。同時,應當設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的,形成一種對老人、對人才以及勞動尊重的社會氛圍。

“醫養結合要擴大覆蓋面,發展多元化籌資是可以嘗試的舉措。”盧馨認為,除了護理人才的職業化,為了滿足老人的照護需求,還應進一步普及和完善長期護理保險發展。為此,她從逐漸擴大覆蓋面、發展多元化籌資、完善護理體系、完善評估機制、完善支付方式和引入商業保險等六個層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護理體系的建設,她同樣深有感觸。盧馨説,醫養結合的需求其實是非常大的,無論是居家養老還是社區養老,老人們最擔心的還是“一旦生病了,我能不能夠得到及時就醫”。“近5年來,通過大力發展社區醫療機構和家庭醫生的推廣,實際上這些舉措都是慢慢朝著醫養結合的方向去推進。”她以廣州為例,建議增加可以提供養老服務的定點機構,並且針對護理員數量少的市場現狀,可學習德國的激勵政策,強化護理需求者親屬、鄰居、志願者等人員的護理培訓及護理知識的普及與宣傳,鼓勵家屬、親人和鄰居等非正式的護理者照顧。

此外,盧馨還提出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及早推出省、市級統一的網際網路養老資訊平臺,加強老年醫學學科建設和養老專業技術人員學歷培養,鼓勵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護理院、老年病醫院等多個與養老有關的問題。“現在很多二級醫院其實存在病人不飽和的問題,而且醫院裏有閒置的設備。我們可以積極鼓勵和引導符合條件的二級醫院轉為老年病醫院,比如有著老年醫學特色的醫院或者有閒置的設備、人力並且門診數、住院數不飽和的二級醫院都可以積極轉型為老年醫學科,既解決了部分二級醫院現在面臨的轉型問題,也充分利用了轉型醫院的醫生、設備等資源。”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申卉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駱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