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 東莞

東莞為外貿企業加速“輸血供氧”

發佈時間:2020-05-13 15:22:01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葉永茵  |  責任編輯:

東莞多措並舉破解融資難,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

南方日報記者孫俊傑攝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從支援疫情防控、復工復産,到提信心、穩經濟,東莞金融機構在疫情防控的不同階段,率先作為,主動幫扶,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為了破解企業融資難題,東莞市金融工作局、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和東莞銀保監分局推動成立金融機構“戰疫”聯盟,對全市企業作出12條金融承諾,為中小企業戰疫提供“救急包”和“大禮包”。東莞是全省首個成立金融機構“戰疫”聯盟的地級市,在地方金融事權範圍內,最大限度調動轄內金融企業為中小企業服務。

現階段,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受訂單違約、出口受阻、客戶流失、招工困難、成本增加、供應鏈穩定性下降等因素影響,東莞一些外貿企業的資金鏈面臨不同程度的壓力。

4月30日,東莞市政府舉行穩外貿金融政策宣講會,聚焦“穩外貿20條”金融舉措,從“用好用足貨幣政策工具”“爭取政策性銀行專項貸款額度”“引導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支援”“提供出口信用風險保障支援”四個方面進行政策解讀,釋放政策性金融優勢穩外貿,為受疫情影響的外貿企業提供真金白銀的“紅包”。

在政策指揮棒的帶動下,東莞為外貿企業引來了金融“活水”。截至3月末,東莞轄內銀行機構對外貿企業的各項貸款餘額達1179.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51.67億元,增長62.04%。

A用足貨幣政策

莞企享用近90億元貸款

訂單、資金是衡量企業健康發展的兩大指標。在疫情影響下,一些外貿企業不僅面臨訂單被取消或者延誤的問題,還面臨著高額的經營成本壓力。

為此,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部門迅速採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支小再貸款”政策、“再貼現”政策……通過巧用貨幣政策工具,靈活適度地調控貨幣信貸政策,推動企業融資成本下降,緩解疫情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衝擊。

今年1月底,中國人民銀行發放專項再貸款3000億元,支援金融機構向相關直接參與防疫的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信貸支援;2月底,中國人民銀行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外貿行業也是政策支援重點。

外貿企業東莞市衡正光學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衡正光學”)就曾陷入困境。該企業負責人説,自疫情發生以來,企業發展面臨著復工延期、資金回籠困難、經營成本上升、訂單交貨拖延等問題。

在獲悉企業的融資需求後,東莞銀行與時間賽跑,為儘快解決企業困難,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通過“支小再貸款”工具,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貸款發放,為企業提供一年期流動資金貸款300萬元,利率低至4.55%。

資金的迅速到位大大緩解了衡正光學的生産經營壓力,解決了其生産經營中的資金困境,為其生産經營活動解了燃眉之急。衡正光學相關負責人説:“我給東莞這次積極落實‘支小再貸款’優惠政策惠企舉措點讚,這次業務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低成本的信貸資金,也讓企業感受到了優質的金融服務。”

除了支小再貸款政策外,中國人民銀行還通過釋放“再貼現”政策紅利為企業送去“及時雨”。

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説,商業銀行使用人民銀行再貼現政策資金,為企業辦理票據融資的貼現利率,要低於該銀行同期同檔次票據貼現加權平均利率。央行為商業銀行辦理票據再貼現的利率為2.25%。政策優先支援涉農票據、小微企業票據和民營企業票據,重點支援復工復産的小微企業、春耕備耕、以及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小微企業。

東莞建暉紙業有限公司就是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從3月31日開始,東莞農商銀行持續為該公司提供了5152.92萬元貼現業務,年利率2.38%,充分利用中國人民銀行再貼現優惠政策,降低企業財務成本支出。

這僅是一個縮影。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産,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再次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力求將金融“活水”傳導至資金鏈緊張的外貿企業。

隨著一波貨幣政策的密集出臺,“政策工具箱”的效應逐漸顯現。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30日,東莞轄內銀行機構向重點防疫企業發放符合專項再貸款政策的優惠利率貸款11.51億元;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向8家地方法人銀行發放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政策的貸款(含票據貼現)77.94億元。

B創新金融産品

政策性銀行為企業融資、融智

“順境隱于市,逆境托于市”是坊間對政策性金融的評價。作為逆週期調節的工具,政策性銀行資金具有導向強、逆週期的特點,能為重點領域的企業提供融資支援。

在不久前發佈的“穩外貿20條”中提出,東莞將加強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的合作,爭取政策性銀行專項貸款額度的支援,用好進出口銀行廣東省分行安排的不少於100億元抗擊疫情專項貸款的同時,用好用足抗擊疫情專項貸款,以轉貸、直貸等多種方式向外貿及相關製造型小微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資金,加強對有訂單、有市場、有信用外貿企業的金融支援,協助其增強抵禦外貿風險。

東莞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廣東省進出口企業前100名,其設計製造的産品遠銷亞洲、非洲、拉美、歐洲等地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疫情的暴發直接使得企業回款賬期受到較大影響,公司現金流愈發緊張,面臨在手訂單履約難、生産難的困境。

在企業躊躇之際,中國進出口銀行廣東省分行為企業送來了“金融服務”,在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後,主動為企業量身定制方案,既為企業融資,又為企業融智。

中國進出口銀行廣東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説:“我行通過政策性出口賣方信貸為企業提供中短期流動資金貸款,解決企業現金流燃眉之急的同時,也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鋻於全球疫情期間匯率市場波動明顯加大,外貿企業財務成本影響增大的情況,我行還主動為客戶提供專業匯率市場分析,優化業務流程,加快審批,幫助企業及時有效應對匯率波動風險,減負增效。”

不僅是上述的出口賣方信貸,中國進出口銀行廣東省分行還針對外貿企業推出了政策性進口信貸、融信通、境外投資貸款等産品,為重點領域企業提供融資支援。

外貿企業九豐集團就是受益的企業之一。企業資金管理中心副總監吳勝君説,此次疫情對公司業務影響非常大。但是,早在今年2月初,中國進出口銀行的高管就打電話來諮詢企業的發展,當了解到企業的實際困難後,主動為企業提供金融支援,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使其獲得發展的機會和空間。

未來,東莞還將繼續爭取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專項貸款額度的支援,通過發揮逆週期調節作用,不斷加大加快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對外貿領域企業的支援力度,通過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等舉措進一步拓展服務對象,支援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C加大信貸支援

為外貿企業引來超過1179億金融“活水”

“銀行的貸款好比及時雨,緩解了我們的融資之困。”在東莞從事電腦周邊設備、模具的加工類出口外貿企業某公司相關負責人興奮地説。在不久前,建設銀行東莞分行為其申請了抵質押擔保貸款,通過“貿融易”普惠金融服務獲得一筆貸款,維持了後續的經營。

疫情發生後,東莞各大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深入一線,第一時間了解企業目前的生産、發展現狀。“不抽貸、不斷貨、不壓貸”成為東莞金融機構的承諾,降低利率、無還本續貸、彈性付息、線上辦理等成為銀行的“工具箱”,全力幫助企業恢復生産。

這是一場春天裏東莞金融業不約而同的暖企行動。受全球疫情蔓延影響,東莞一些外貿企業的資金流因此承壓。基於此,東莞積極引導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支援,為外貿企業正常運轉增添動力。

東莞市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引導轄內銀行機構持續加大對外貿企業的信貸支援力度,鼓勵轄內銀行機構主動創新産品,針對外貿企業的需求和特點推出服務貿易金融産品服務,力爭實現外貿企業貸款總量和貿易融資量雙增長。

以東莞建行推出的“貿融易”融資産品為例子,該産品受眾面較廣、普適性較強,適合外貿企業的使用。東莞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該服務産品,該企業只需兩步就快速完成了融資申請,獲得了融資資金,並且隨借隨還,高效便捷。第一步,企業向中國信保投保,與中國信保、建行簽訂賠款轉讓協議。第二步,企業通過建行網銀或單一窗口金融服務端即可線上申請融資。

東莞某加工貿易型企業負責人表示,一般情況下,小微企業向銀行申請融資需要提供抵質押擔保,而且從申請到款項發放,時間較長。企業面臨著融資難問題,資金週轉受到影響,進而限制了後續經營發展。該負責人説:“當我們了解到該政策後,立刻辦理了該業務,沒想到銀行非常迅速就辦理了貸款,緩解了金融之困,現在企業可以根據日常經營需求,靈活辦理融資借還,目前累計融資金額逾百萬元。”

除了強信貸、紓困局外,東莞金融業還千方百計為企業復工復産保駕護航。“穩外貿20條”中還提出了目標:力爭2020年向符合普惠型小微企業條件的外貿企業新發放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同比下降0.5%。適度提高外貿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容忍度,普惠型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可放寬至不高於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

這個金融“大紅包”提振了東莞不少外貿企業的發展信心。“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信心比黃金重要,這個政策背後釋放的是政府撐企的信號。”多位東莞外貿企業負責人如是説。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東莞轄內銀行機構對外貿企業的各項貸款餘額1179.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51.67億元,增長62.04%;今年第一季度已累計為外貿企業6.84億元貸款本金進行了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為1.81億元貸款本金進行了無還本續貸。

D出口信用保險

省市保費補貼可達70%以上

“銷售情況如何,是否要補貨?延長付款期的決策,考量哪些因素?企業應該同意‘延長賬期’,還是給予‘付款寬限期’?企業如何做出及時止損的預案……”4月30日,在東莞市政府舉行穩外貿金融政策宣講會上,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廣東分公司相關負責人針對海外買方因疫情影響要求延期付款提出了四個問題,為外貿企業是否接單設置參考指標。

在此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險作為促進外貿穩定增長、支援企業貿易融資的重要政策性金融工具,為解決以上出口問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穩外貿20條”也將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列為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東莞塘廈鎮,有一家出口汽車電子配件及電源設備的外貿型企業K公司,在近年來發展非常迅猛,迅速成長,從2013年出口額400萬美元,到2019年出口額已超過2000萬美元,全年融資金額超過1.05億元人民幣。

K公司的成長秘訣與其緊緊抓住“出口信用保險”這個重要抓手密切相關。“企業從2013年開始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開展合作。在中國信保的支援下,該公司與東莞某銀行在信保貿易融資項下開展合作。企業在緩解出口風險的同時,成功地解決了資金週轉困難。”K企業相關負責人説,目前企業還在進一步增資擴産,在多地新建廠房以擴充産能。

作為政策性保險機構,中國信保通過出口信用保險這一工具,為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保險保障服務。新冠疫情發生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東莞辦事處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加大普惠金融支援力度,擴大保單融資規模,引導企業開拓市場,提振企業接單信心,助力東莞的外貿企業走得穩、走得好。

目前,中國信保的業務範圍覆蓋中國近25%出口,承保6098億美元出口業務,服務11萬家出口企業,為企業挽回超20億美元損失。

為了進一步發揮出口信用保險穩外貿的作用,“穩外貿20條”中提出,重點加大對外貿企業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支援力度,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和覆蓋面,幫助企業用好短期出口信用險工具,規避貿易風險,幫助企業應對訂單取消、出運拒收等風險。

融資難一直是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困境,疫情之下,這樣的困難尤為突出。利用出口信用保險保單進行融資是一項有效的外貿金融服務,對此,中國信保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加大對貿易融資的支援,助力企業提升生産效能。

“穩外貿20條”中提出,發揮信用保險融資增信作用,緩解外貿企業融資困難。鼓勵保險公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降低短期信用險費率,在貿易真實的情況下適當放寬理賠條件,做到應賠盡賠、能賠快賠。

由於疫情的影響,東莞一家出口歐美市場的傢具生産企業在復工復産時候遇到資金困難,希望得到中國信保的幫助。中國信保客戶經理接到了企業求助電話後,仔細分析企業的實際情況,為企業推薦相關的金融政策,並主動為其聯繫融資銀行,幫助企業獲得貸款,為企業復工復産和開拓市場注入了強心針。

記者了解到,為了切實解決企業難題,加強企業接單支援,進一步發揮出口信用保險逆週期作用,省市為外貿企業保費補貼,資助幅度可達70%以上。其中,廣東省保費資助最高達20%,暫無資助上限;東莞市保費資助50%,美國、新興市場保費額外資助20%,資助上限100萬元。

■對話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係教授林江:

東莞或可為外貿企業打造金融創新試驗田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外貿企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海外需求萎縮、國際物流受阻和供應鏈受限等影響,導致東莞不少外貿企業面臨著生産停擺、資金緊缺的壓力。為推動外貿行業復蘇,東莞出臺系列金融政策幫扶外貿企業。這些政策效力如何?下一步,東莞該怎樣為穩外貿貢獻金融力量?對此,南方日報採訪了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係教授林江。

南方日報:作為外貿大市,金融對於東莞穩外貿有哪些意義?

林江:金融服務於製造業,而外貿又是為製造業服務的。如果外貿出口情況不理想,訂單減少甚至取消,製造業企業也難以運轉下去,尤其在疫情背景下,金融的表現對穩外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金融怎樣才能助力實現穩外貿的目標呢?我認為,政府釋放政策性支援能緩解部分企業的融資問題。

從根本性上完成穩外貿的目標,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加快金融深化的步伐,推動整體營商環境快速改善,從而讓包括外貿企業在內的眾多企業進一步在東莞集聚,倒逼外貿企業在拓展外銷市場的同時,也大力開拓內銷市場;二是通過金融創新推動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在我看來,如果這些金融舉措都實現了,那才是真正幫助東莞穩住外貿。

南方日報:下一步,東莞該如何提升金融品質和競爭力,為穩外貿貢獻力量?

林江:近年來,東莞在整合全市金融資源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比如,成立東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整合全市基金、信託、證券、銀行等資源,把金融資源投放在更有效率的領域以及政府引導投資的領域上。

東莞要全面提升金融品質和金融競爭力,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一是營造鼓勵金融創新的環境,吸引更多從事金融創新的人才進入東莞,讓這些人才為金融機構服務的同時,也讓金融機構整合銀行信貸、保險、信託、基金、風投等多種金融産品和服務,並結合外貿企業的特點推出各種創新型的金融産品和服務,吸引眾多的東莞民間資金參與投資;二是在有效風險控制的前提下,推動東莞形成金融創新的小環境,以外貿企業和外貿行業作為試驗田,把金融創新的成果加以應用,這樣才能在提升東莞金融治理和金融競爭力的同時,為穩外貿作出貢獻。

■數讀

1截至今年3月末,東莞轄內銀行機構對外貿企業的各項貸款餘額1179.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51.67億元,增長62.04%。

2今年第一季度已累計為外貿企業6.84億元貸款本金進行了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為1.81億元貸款本金進行了無還本續貸。

3省市為東莞外貿企業保費補貼,資助幅度可達70%以上。其中,廣東省保費資助最高可達20%,暫無資助上限;東莞市保費資助50%,美國、新興市場保費額外資助20%,資助上限100萬元。

4截至今年4月30日,東莞轄內銀行機構向重點防疫企業發放符合專項再貸款政策的優惠利率貸款11.51億元;中國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向8家地方法人銀行發放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政策的貸款(含票據貼現)77.9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