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

文章來源:燕趙晚報 發佈時間:2024-04-01 09:47:21 責任編輯:鄭偉

【把脈】

人口發展是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品質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當前,我國既持續地聚集起人口科學文化素質提升、城鄉人口遷移流動活躍等人口高品質發展的動能,又突出地面臨著人口年齡結構失衡風險、區域性人口負增長壓力凸顯等問題。增進發展動能、破解發展問題,離不開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的有力支撐。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秉持大健康觀,著眼孕産期、嬰幼期、少兒期、成年期、老年期等不同生命階段中的健康問題,把握不同生命階段健康影響因素的廣泛性、系統性、累積性、交互性,提供連續性、針對性的集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為一體的健康干預舉措,實現更高水準的全民健康。通過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轉變,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致力於實現全程保持健康狀態的目標,高度契合人口高品質發展的新要求。這不僅有助於築牢人口健康素質基石,而且可以帶動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以及人口結構的優化、人口規模的穩定。

孕産期和嬰幼期健康服務:一體化推進婚育和母嬰保健指導工作

孕産期和嬰幼期是生命週期中的初始階段。胎兒所處的母體孕育環境狀況以及嬰兒所處的家庭養育環境狀況,已被廣泛證實會對整個生命週期的健康水準産生重要的影響。抓住生命早期“1000天機會窗口”實施健康干預,改善營養條件、減少風險暴露,可以明顯延緩乃至有效預防成年期和老年期的疾病發作。生命早期健康投資被公認為具有高回報率,高品質的孕産期和嬰幼期健康服務能夠以低成本盤活人口高品質發展的全局,從源頭上推動實現高品質的勞動力供給、人口再生産、積極老齡化。

我國婦幼健康工作長期以來走在世界前列。當前,嬰兒死亡率已經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約200‰降低至5‰以下,産前檢查率、住院分娩率、産後訪視率以及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等婦幼健康核心指標近些年來均已達到95%左右的高水準,我國因此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定為全球婦幼健康高績效的10個國家之一。然而,新時代的婦幼健康仍面臨著孕産安全風險繼續降低難度大(特別是剖宮産率居高不下、孕産婦剖宮産史以及慢性病等造成的妊娠並發癥的發生水準明顯高於發達國家)、出生缺陷問題長效應對能力弱、母乳餵養時長尚不及推薦水準等挑戰。特別是隨著婚育行為在更高年齡上的推遲,孕産期健康服務的壓力不減反增。完善孕産期和嬰幼期健康服務,要立足於全生命週期角度、落實全民健康覆蓋責任,統籌做好從婚到育、從生到養全鏈條各環節強基固本、提質增效工作:一體化推動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落實,配套好人、財、物,牢固築起孕産安全風險和出生缺陷問題預防第一道防線;加強從孕産婦到新生兒的營養監測和指導,強化對孕産婦微量元素補充和妊娠期體重控制等的干預,創設有利的家庭和工作環境,促進父母對嬰幼兒的照顧和陪伴,提升純母乳餵養率。

少兒期健康服務:引導兒童青少年做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少兒期是生命週期中的“拔節孕穗期”,是人力資本投資的主體期。強健兒童青少年的精神體魄,才能保障其更好地學習本領,從而有效地支撐起人口科學文化素質提升的大局;才能引導其更好地鍛造人格,從而有力地服務於人口思想道德素質提升的需要。從長遠看,高品質的少兒期健康服務能夠以人口整體素質的提高為直接牽引,一代代地培育起助推人口高品質發展的“生力軍”,延續新增勞動力有效供給勢頭,厚植人口綜合競爭力。

隨著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等面向少兒期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推行和覆蓋少兒期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項目的推進,我國針對兒童青少年的防病治病能力顯著提高,未來,少兒期健康改善的步伐不會放緩。但同時也應看到可喜變化下的諸多隱憂。當前,我國兒童青少年中,身心健康問題雜糅,新老健康問題交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帶來少兒體格成長髮育上的一些風險,早先固有的久坐以及鍛鍊不足問題和新近劇增的電子産品螢幕暴露問題,導致近視和超重肥胖發生水準居高不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近些年仍維持在50%以上(初高中生可達70%以上)、超重肥胖率近些年升至約25%,吸煙和飲酒等問題的糾治效果不明顯;受到學業壓力等傳統因素和網路欺淩等新興因素的影響,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抑鬱和焦慮症狀等常見精神障礙傾向發生水準,呈現低齡化趨勢。完善少兒期健康服務,應當在全生命週期的框架下落實預防關口前移理念,著眼兒童青少年眼保健、運動指導、生活方式干預、心理健康促進等優先領域,匯聚家庭、學校、政府、社會等多元主體合力,構建整合型服務體系、推動實現服務均等化,加快引導兒童青少年樹立起“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意識,為人口高品質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健康的人力資源。

成年期健康服務:以綜合防控和系統治理充實獲得感

成年期是生命週期中承前啟後的關鍵期。在人類健康狀況演進基本規律的作用下,“一老一小”是健康服務需求表現尤為突出、健康服務供給應重點關注的階段,而成年期健康服務長期以來受到的關注相對不足。成年期可反映人口高品質發展的“主力軍”的基本面貌,成年期健康與否一方面直接關乎勞動力能否實現有效供給、人口能否實現良性再生産;另一方面密切影響老年期能否延續健康狀態、積極老齡化能否深度推進。然而,我國成年人群仍面臨多重疾病風險並存(慢性病發病年輕化、傳染病季節性流行以及精神疾患更加多發)、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疊加高壓力的生活環境)的複雜局面。完善成年期健康服務要以全生命週期思想為統領,落實疾病風險綜合防控、健康影響因素系統治理要求,讓成年人群對健康服務更有獲得感,為人口高品質發展提供不竭的健康動力。具體做法包括:總結愛國衛生運動經驗,強化黨領導下的國家衛生動員能力,建立公共衛生新型舉國體制;創新健康教育形式,更加貼近群眾生活實際,更好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養;持續推動重大疾病健康檢查擴面補漏,加快實現醫防融合、早診早治落地見效,降低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

老年期健康服務:維護不同衰老階段的功能發揮水準

老年期是生命週期中健康狀況日趨衰退、健康需求日益凸顯的時期。一個社會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老年期健康服務是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的重中之重。高品質的老年期健康服務能夠涵養老年人力資源,挖掘人力資源潛力,為增加全社會勞動力有效供給貢獻獨特力量。更加重要的是,高品質的老年期健康服務可以精準降低健康損害發生概率,推動實現少得病特別是少得大病目標,切實減輕家庭和社會的醫療照護負擔,這有助於削弱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力,以化解人口結構問題為關鍵抓手,增強人口高品質發展的動能。

我國在發展中國家裏率先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為改善老年人口健康狀況創造了有利政策環境,推動老年人口預期壽命持續穩步提高。然而,目前,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增長趨勢還未得到明顯遏制,近些年已經超過60%,特別是共病(多種慢性病並存)患病率增長趨勢強勁;老年人口心理健康問題仍呈多發態勢,多種來源數據顯示,約有20%的老年人口存在抑鬱症狀;失能失智人數隨高齡化的演進而不斷增多。完善老年期健康服務,要在全生命週期視域下針對不同衰老階段制定干預策略,提升響應能力,更好實現功能發揮:對於身心機能仍穩定地處於較好狀態的老年人口,延續成年期的綜合防控和系統治理策略,盡可能長久地維持這一健康狀態;對於身心機能逐漸衰退的老年人口,加強重大疾病健康管理,促進從單病種施治向多病種共治轉變,延緩機能衰退步伐;對於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口,推進醫養結合,落實長期護理,保障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作者:李龍、金光照,均係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光明日報》( 2024年03月30日 07版)

老有所養

老有所依

老有所樂

熱點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