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畫卷”
發佈時間:2023-09-25 13:36:27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
又是一年豐收時,最美是金秋。
9月23日,我們迎來了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的豐收節以“慶豐收 促和美”為主題,億萬農民歡欣鼓舞,社會各界備感振奮。網友紛紛留言:“禮讚豐收的同時,要為辛勤勞作的農民點讚、為大國‘三農’喝彩”“‘中國飯碗’必將裝得更滿、端得更牢、成色更足!”“豐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畫卷”。
神州大地喜迎豐收
當前,夏糧、早稻豐收到手、秋糧長勢正常,“菜籃子”産品供應充足,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幸福安康,這是豐收節的底色、底氣。連日來,主流媒體通過網路直播等方式,帶網友一覽秋色無邊,品味豐收壯美。
9月20日,人民網等多家媒體平臺播出“中國農民豐收節”大型融媒體直播——“豐收連連看”河南篇。信陽南灣湖的秋捕,南陽伏牛漫山的獼猴桃,漯河臨潁的“科技辣椒”,許昌身披金甲的“玉米海洋”,新鄉獲嘉馬皮舞非遺鬧秋……網友們跟隨鏡頭探秋捕、尋秋摘、曬秋獲,領略中原糧倉的豐收畫卷。
在央視新聞客戶端的直播間裏,主播帶著網友縱覽豐收美景。在遼寧大連,大米、花生、軟棗獼猴桃等特色農産品相繼迎來收穫,鄉親們喜迎豐收的碩果;來到廣東梅州,萬畝三紅蜜柚迎來豐收,等待著人們採摘與品嘗;在重慶大足,300畝的五彩田園裏,正待收穫的五彩水稻創作出一幅美麗的田園圖景;來到河南開封,曾經的鹽鹼地如今成為富饒的魚蝦養殖場,養殖戶們正忙著捕撈成熟的海蝦……
新華社客戶端帶網友去到了剛剛在第45屆世界遺産大會上通過審議、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這一景觀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由5片古茶林、9個古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護林共同構成。時下正值秋茶採摘期,當地茶農正在搶抓農時,採摘秋茶供應市場。
金秋時節,神州大地,五穀豐登,瓜果飄香,稻菽捲起千重浪。豐收場景處處可見,豐收喜悅處處可感。
據央廣網報道,近日,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龍興鎮段家莊村的蘋果迎來豐收。成熟的蘋果密密匝匝,挂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走進段家莊村種植戶楊新發的採摘園,一家人正忙著採摘蘋果,然後將經過嚴格篩選後的蘋果裝箱運輸,準備銷售。“蘋果豐收了,現在裝箱的這車準備送到太原的商超和市場。”楊新發説,他家有3.6畝的果園,今年蘋果價格好,不用發愁銷路。
據央視網報道,這段時間,陜西省漢中市的122萬畝水稻也進入收穫高峰期。當地統籌調度區域內農機裝備,趁著晴好天氣開鐮收割。在漢中南鄭區新集鎮一處家庭農場裏,收割機往來忙碌不停。割稻、脫粒、清選、碎稈……層層水稻被捲入機械中,沉甸甸的稻穗變成金燦燦的谷粒。
網友表示:隔著螢幕都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一下子看到這麼多好“豐”景,太治愈了。瓜果飄香是金秋的珍貴饋贈,五穀豐登是“三農”的最美表情。
慶祝活動豐富多樣
歡慶的鑼鼓敲起來,豐收的舞蹈跳起來,最近一段時間,各地舉辦了豐富多樣的活動迎豐收、曬豐收、慶豐收。
據央視網報道,在湖南省瀏陽市的一個村子,一片高大的“巨型稻”迎來了豐收,平均稻株高度超過2米。由於稻子長得高,稻田能夠蓄積更深的水,適宜水産養殖,實現“稻魚共生”、一田多用。為慶祝“巨型稻”試種成功,當地舉行了一場“扮禾抓魚”比賽,村民們分成幾組,進行人工收割、踩禾桶脫粒、扎稻草。孩子們則跳進水溝抓魚,感受田園樂趣。
在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睦壩鎮武勝村,一場趣味運動會舉辦,將慶祝豐收節與農事體驗結合起來。據新華網報道,比賽設置了稻田拔河、玉米脫粒、運糧接力、稻田趕鵝、趣味挑水、篩米除谷、和美鄉村健康跑等趣味項目,既有耐力、速度的比拼,也有技巧、敏捷的考驗。來自蓬安縣21個鄉鎮(街道)的800多名“勞動能手”參賽,田間地頭變為比賽場地,田野間充滿了掌聲、歡呼聲、吶喊聲。大家在運動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
慶豐收、拓銷路,助農帶貨不可少。據農民日報客戶端報道,9月19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拉開帷幕。在活動主會場,6萬多平米的場地上搭建了124個風格迥異的展示展銷及美食品鑒展位,來自全區12個盟市300多家企業1000多種特色農畜産品在這裡進行展示展銷,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購買品嘗。活動期間,還舉辦了全區綠色生態農牧業招商引資推介會、電商節等活動,開設“豐收優品”電商直播間,為全區特色農畜産品進行助農帶貨直播。
豐收節是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以農民為主體,讓農民登臺唱主角,展示農民的風采,是節日的重要內容。許多地方舉辦農業生産技能比武、“糧王”“果王”“菜王”等趣味比賽,組織農民故事會、農民電影節、村歌大賽等風采展示,開展鄉土能工巧匠、達人技能才藝展示。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9月16日,“讚農墾豐收·建農業強國”豐收節活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福海縣開幕。活動當天對農場高産田進行了頒獎,示範帶動更多的農民多種糧、種好糧。來自阿勒泰地區一農場第六生産區的種植戶王銀花榮獲第一名。“今年是個豐收年,我家種有106余畝小麥,這次能贏得單産‘小麥類’高産示範樣板第一名很開心,背後離不開農業專家的指導以及現代機械化的助力。”王銀花説。
據人民網報道,9月10日,第三屆“中國新農民”故事會暨海峽兩岸青年農民交流活動在江蘇省常熟市海虞鎮銅官山村舉行。活動以“故事話鄉村、和美潤中國”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15位農民代表,走上講臺,分享了“鄉村CEO,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敢啃硬骨頭的基層當家人”“讓稻田成為我們的驕傲”“臺青博士逐夢大涼山”“‘一朵玫瑰’托起億元産業”等精彩故事。
據了解,今年豐收節重點突出和美內涵、豐收底蘊、農民主角、惠農助農和活躍消費等五個方面。網友表示,各地的慶祝活動主題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厚、文化韻味濃郁,“和美鄉村”短視頻大賽暨攝影大賽、傳統民俗技藝展演、“村BA”“村超”等農民自發性、原創性活動,展現了鄉村建設新風貌,樹立了鄉風文明新風尚。
鄉村振興全面推進
豐收節,農民朋友收穫的不只是甜蜜的果實,更有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稻穀飄香秋收忙,機械化收割“唱主角”。據新華網報道,眼下,貴州省丹寨縣的8.6萬畝水稻進入成熟收穫期,飽滿的稻穗鋪滿田野,陣陣轟鳴聲響徹田間,收割機在稻田中來回穿梭,一串串飽滿的稻穗被快速轉動的齒輪捲入“腹中”,短短時間,收割、脫粒、粉碎稻稈等工序一氣呵成。看著機械化收割帶來的高效率,群眾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豐收的景象裏,還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在北京市延慶珍珠泉鄉,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快速飛向榛子園,均勻地將營養劑以霧化的形式噴灑在果樹上,不到半小時,就完成了200余畝榛子的植保作業,與傳統的人工操作相比作業效率提升了幾十倍。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道,無人機植保作業在延慶得到了廣泛應用,田地裏農民忙碌的身影日漸減少,無人機和各類機械往來作業的場景日益增多,科技讓越來越多的延慶農民成為“新農人”。
産業興,百業興。許多地方在保留傳統風貌、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適度發展生態農業、旅遊休閒、科普研學等新産業新業態,開拓農業多種功能,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據人民網報道,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崗集鎮四十埠村,紅心火龍果、“陽光玫瑰”葡萄等特色水果陸續進入採摘期。地處江淮分水嶺上的長豐縣把特色種植産業作為鄉村振興之基,大力推廣新型種植技術,發展草莓、火龍果、梨、桃、葡萄、薄殼山核桃等特色産業,探索“水果基地+休閒農業+觀光旅遊”生態農業模式,把風景變成産業,將美麗轉化成生産力。
鄉村産業迅速發展,鄉村建設也紮實推進。據江西日報報道,秋日陽光下,位於江西省鄱陽縣金盤嶺鎮的老汪村古樸寧靜,村內道路乾淨整潔,農家小院綠樹掩映……“現在,村裏的環境好多了,再也看不到垃圾亂倒、污水橫流的現象,還建起了漂亮的亭子、廣場,日子是越過越好。”村民岑新年説。
網友表示,中國農民豐收節既是億萬農民慶豐收、曬豐收的節日,也是全社會享豐收、助增收的節日。“人民勤儉辛勞甚,累進豐收是逐年。”為豐産豐收的農業、安定祥和的農村、幸福安康的農民點讚!
責任編輯:商務部:9月11日至17日食用農産品價...9月11日至17日,全國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比前一週(環比,下同)下降0.5%。
商務部:9月11日至17日全國生産資料...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9月11日至17日,全國生産資料市場價格比前一週上漲0.3%。
商務部:9月4日至10日全國食用農産品...9月4日至10日,全國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與前一週(環比,下同)基本持平。
商務部:9月4日至10日全國生産資料價...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9月4日至10日,全國生産資料市場價格比前一週上漲1.1%。
商務部:8月份全國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小...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8月份全國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環比上漲1.9%。
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稻香村創立250週年大會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