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下行+成本上漲 奶牛養殖業如何破局?
發佈時間:2023-02-06 09:27:17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喬金亮
在衛崗乳業日照鮮純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進行擠奶作業。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近日,10個主産省份的生鮮乳價格同比下跌。在河北省生鮮乳價格協調會上,經測算的生鮮乳交易參考價從最低不低於3.93元/公斤下調到3.85元/公斤,逼近成本價。原奶生産形勢總體如何?近期價格為何走弱?如何推動奶業高品質發展?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我國牛奶産量3932萬噸,同比增長6.8%。按此增幅和2021年全年奶類總産量,2022年奶類總産量預計將達到4030萬噸,首次超過4000萬噸。同時,按表觀消費量計算的我國奶源自給率將實現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回升,達到67%。但是,由於乳製品需求下降和飼料價格攀升,2022年中國奶牛養殖業也面臨價格下行與成本上漲雙向擠壓的突出困難。
一方面,原料奶供給出現階段性過剩並驅動價格下行。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2年12月末10個主産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為4.12元/公斤,與年初相比下降3.1%,全年均價4.16元/公斤,同比也下降3.1%。另一方面,飼料價格攀升推動原料奶生産成本持續上漲。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2年12月末全國玉米、豆粕均價分別為3.05元/公斤和5.07元/公斤,與2022年初相比分別增長5.9%和33.4%。據國家奶牛産業技術體系監測數據,截至2022年11月,輻射牧場的原料奶平均生産成本為3.89元/公斤,同比增長4.6%。
在雙向擠壓下,奶牛養殖收益大幅下降,反映養殖效益的奶飼比處於10年來的最低水準,由於乳製品企業也面臨噴粉量大幅增加問題,原料奶拒收、限收風險明顯升高。因此,在河北省生鮮乳價格協調會將全省2023年第一季度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最低價確定為3.93元/公斤的情況下,養殖場委員主動提出將最低價格下調至3.85元/公斤,以促使乳企做到應收盡收和如期續簽收購合同。但是,該最低價格已接近甚至低於部分養殖場的生産成本。
“此輪原料奶産需失衡主要由短期因素引起,需求短期快速下降與生産能力剛性增長的矛盾導致了原料奶的階段性過剩。”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産業經濟室主任、國家奶牛産業技術體系産業經濟室主任劉長全表示,有兩個問題需要關注。一是當前的原料奶生産能力,包括新增的生産能力,並不是過剩産能,只是相較短暫下降的需求而階段性過剩。近年來,奶牛養殖場戶和企業積極投資的主要動力是乳製品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及對未來還將有較大增長的預期。雖然2022年需求出現了下降,但是中長期的增長趨勢沒有改變,且2023年將隨著經濟社會活動的恢復實現較大增長。當前和新增的原料奶産能對保障增長的乳製品消費需求非常重要。二是中小規模養殖場的生産能力可能受到較大衝擊。近些年,國內養殖場大規模建設,加工企業也向養殖端佈局,出現原料奶階段性過剩情況,加工企業必然首先穩定和保護自有奶源生産能力,中小規模養殖場將更加脆弱並承擔大部分風險。
劉長全分析,飼料成本持續攀升主要因為飼料糧長期供給不足的結構性問題。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0年和2021年我國玉米均價分別同比上漲了12.0%和26.0%;2022年年末玉米和豆粕價格與2019年年末相比分別上漲45.9%和55.0%。據國家奶牛産業技術體系監測數據,2022年年末輻射牧場原料奶生産成本與2019年年末相比增長14.4%。雖然由於奶牛單産、飼料轉化效率等提升,原料奶生産成本增幅小于飼料價格增幅,但是飼料成本在原料奶生産成本中的佔比仍有較大上升,並大幅高於其他奶業發達國家。2022年11月份,我國豆粕均價一度高達5.58元/公斤,比2022年年初價格高46.8%。
專家表示,破解奶牛養殖業當前面臨的困境要以保護中小規模養殖場戶生産能力和強化飼料糧供給為重點,統籌採取短期和長期政策舉措。從短期來看,首先是儘快實施面向中小規模養殖場戶的政策性臨時收儲,通過定向吸收過剩産出,穩定原料奶價格和保障中小規模養殖場戶原料奶銷售。具體可由中央財政、主産省地方財政共同出資建立臨儲基金,合理確定收儲總量和收儲養殖戶的養殖規模上限,在統一核算方法基礎上確定不低於單位現金成本和不高於單位總成本的收儲價格,由奶站代收、加工企業代儲。其次是多措並舉減緩當前的産出增長,包括提前結束泌乳牛産奶、調整營養降低産出、加快低産牛淘汰等。
從長期來看,要加快糧飼結構調整,重點加快以全株青貯玉米為代表的飼料糧種植,同時暢通口糧飼料糧用途轉化渠道,提高國內飼料糧供給保障水準。強化科技對奶牛養殖的支撐作用,通過現代育種、飼喂營養與智慧養殖等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強乳製品和原料奶産需監測、預測和預警機制,確保原料奶産能有序增長,既滿足乳製品的增長性消費需求,又避免“過山車”式的産業波動。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