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銷售火爆 時令消費走俏
發佈時間:2022-11-10 09:28:44 | 來源:中國商報網 | 作者:
近期,石榴、大荔冬棗、紅心蜜柚等時令水果大量上市,當季新米也吸引了很多消費者嘗鮮。新消費趨勢下,多種時令農産品快速出圈,電商平臺和餐飲企業也在積極把握時令機遇,讓更多優質農産品走上餐桌。
應季水果銷量大增
10月中旬以來,柚子迎來了銷售旺季。在不少電商平臺,柚子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銷量王。
“由於氣候原因,今年的柚子不僅産量大,甜度也高於往年平均水準,所以賣得特別好。”據叮咚買菜站點站長介紹,近期很多顧客都會訂購柚子,整個平臺每天能賣出18萬到20萬顆琯溪蜜柚。
今年秋天,各種新奇的小眾水果也在不斷吸引著消費者的視線。在某社交平臺上,關於小眾水果的筆記有7萬多篇;在短視頻平臺,測評各種新奇水果視頻的點讚量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10月以來,京東超市軟棗獼猴桃、火參果、燕窩果等12種新奇特水果扎堆上市。其中,軟棗獼猴桃銷量同比增加近50%。京東超市食品生鮮開放平臺總經理喻世哲表示,近年來,消費者更加關注水果的獨特性、多樣化等特點,追求與眾不同的新奇特消費體驗,這就使新奇特水果和新培育的高品質水果不斷登陸市場,銷售也日趨火爆。
隨著主播將農産品從農田帶進了直播間,電商逐步演變為了新的農産品售賣渠道。各個電商平臺也對特色農産品給予了較大的扶持力度,如天貓上線土貨鮮食專區、拼多多推出“尋鮮中國好農貨”等公益助農活動、京東舉辦首屆“京東農特産購物節”等,將全國各地豐收的味道送到消費者的餐桌。
新米上市備受歡迎
每年的秋收時節,大米都會迎來銷售旺季。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消費者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除了産地和品種,大米的新鮮度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
近期,盒馬啟動“2022年新米季”,據介紹,今年盒馬的新米品種比去年增加了50%,其中既有大眾熟悉的“飯圈頂流”五常大米,也有新疆的頭茬玉脂籽米、湖南的南縣蝦稻米、武漢的京山橋米等富有區域特色的品種。
因為新米含水量大、口感軟糯、有嚼勁,所以消費者格外青睞新米。為了讓消費者吃上秋收季的“現碾米”,不少品牌開始販售“米卡”。據了解,市面上在售的米卡一般分為季卡、半年卡、年卡,品牌方會根據消費者需求,定時、定量將當季現磨新米郵寄配送到家。
同時,主糧品牌在強調“新米”概念的同時不斷強化産品的優質産地標簽。金龍魚、福臨門等老牌糧油品牌,在滿足大眾主糧消費需求之外,不斷拓展品質路線,推出高端副牌主推優質産地大米,例如金龍魚旗下的“乳玉皇妃”系列;新興主糧品牌應物白,其最新推出的新米季産品,也主打寒地五常原芽米等優質産地米種。
季節限定成新潮流
“秋風起,蟹腳癢。”“霜降吃柿子。”“貼秋膘,吃火鍋。”近年來,以時令養生為特點的傳統飲食文化逐漸復興,時令消費已成為年輕人追逐的新潮流。不少商家和平臺緊跟這一趨勢,順勢推出各種季節限定産品。
柿子茶、柿子咖啡、柿子蛋糕……不少商家表示,柿子及相關産品因季節限定、外觀美、寓意佳等受到消費者青睞。據美團統計,10月以來全國柿子主題線上套餐銷量環比上漲226%,全國“柿子”關鍵詞的搜索量相比去年翻一倍。此外,喜茶推出了柿子茶“喜柿多多”;奈雪的茶推出了“霸氣好柿”果茶;盒馬上架了柿子雪媚娘,這些茶飲、甜品等産品也進一步推高了消費熱度。
松鶴樓品牌運營負責人黃屹表示:“與大促、團購靠低價引流不同,時令消費能夠重新喚醒大眾群體的潛在剛需,而後通過商品和服務引流轉化,因此,這種增長方式更加健康、可持續。”
專家表示,“季節限定”本身就是一個標簽,能增加購買的儀式感。這些具有時令特色的産品能提醒消費者季節的變化和轉瞬即逝,並享受不同時期的專屬味道。如今,“季節限定”已經成為了品牌常用的引流手段,但在同質化産品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消費者的驚喜感閾值被大大提高。品牌需要在創新基礎上洞察消費者需求,用高顏值與高品質兼具的産品打動人心。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