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要聞

食品“零添加”概念愈演愈烈 無需迷信“零添加”

發佈時間:2021-10-18 09:59:42 |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 作者: 孟剛

食品“零添加”概念愈演愈烈,為規範食品標識的標注,市場監管總局去年7月第二次對《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進行公開徵求意見,明確食品標識不得標注“不添加”“零添加”等類似字樣。專家認為,《辦法》出臺在即,無論“零添加”條款是否保留實施,消費者都要正確認識添加劑的作用,“零添加”不代表更健康、更綠色,合理使用添加劑對食品色香味、産品保值更有好處。

新規擬禁標“零添加”

目前,我國尚無明文規定直接約束“不添加”“不使用”“未添加”式誤導性標注。因此,食品“零添加”“無添加”概念愈演愈烈,各種“零添加”食品充斥市場,成為不少企業標榜健康、高價格的代名詞。

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發現,“零添加”食品價格比普通食品要高。以調味品為例,海天推出的1.28升“0金標生抽醬油”售價為23.9元,與同品牌同規格的“金標生抽醬油”相比,要貴4元。千禾“零添加醋”1升裝售價為9.9元。“0添加醬油”(180天,特級生抽)500毫升裝售價達到了15.8元。在京客隆超市定福莊店內,記者還發現,普通調味品促銷活動較少,反而“零添加”産品或許是因為競爭激烈,紛紛在進行打折促銷,如海天原售價23.9元的1.28升裝“0金標生抽醬油”,折後價為10元。

部分專家認為,“零添加”等字樣是對消費者的誤導,將食品添加劑“妖魔化”,加劇消費者對添加劑的恐慌,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利用“零添加”迎合消費者心理,提高價格,還有不正當競爭之嫌,擾亂食品市場競爭秩序。

為規範食品標識的標注,全面落實《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食品標識監督管理,保護消費者和食品生産經營者合法權益,市場監管總局于2019年、2020年就《辦法》兩次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2020年第二次徵求意見時,《辦法》中擬規定,對於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質,食品標識不得標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類似字樣強調不含有或者未使用。

“有添加”不代表不安全

“2019年《辦法》第一次徵求意見稿中並不存在‘零添加’條款,2020年徵求到的主要意見之一就是關於‘零添加’的問題,目前並未有修改的新版本發佈。”中國政法大學食品藥品研究中心主任王青斌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事實上,食品中的添加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零添加”食品就真的安全嗎?

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營養師石正莉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食品添加劑的獲批和使用是受到嚴格監管的,允許在食品工業中投入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經過了嚴格的安全性評估和測試,而且對這些食品添加劑的允許使用範圍和允許殘留量都有非常詳細的規定。相反,“零添加”食物可能存在一定隱患,比如少了防腐劑,食物更容易變質,進而帶來健康風險。尤其是不能一次性吃完的食品,如果其本身的成分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添加防腐劑是保證食品安全的必要措施。此外,有些標注“不含防腐劑”的食品是通過添加大量鹽和糖來實現長期保存的,經常吃這樣的食品會對健康造成一定傷害。

肉製品、方便食品中一般都有防腐劑;鹹肉、臘肉、板鴨、臘腸中含有抗氧化劑;美味的糕點、餅乾、膨化食品中含有膨松劑……是否添加食品添加劑並非判斷食品是否安全的唯一標準,某種意義上來説,“純天然”“零添加”的食品未必就更加健康。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教授曹雁平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防腐劑可以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增殖或殺死微生物,從而防止或延緩食物腐敗,如果一些食品中不添加防腐劑,無法抑制微生物繁殖,很容易導致食品變質。

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

王青斌認為,要正確認識添加劑的作用,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需要防範,但不能排斥食品添加劑的合理使用。

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食品從手工現場製作銷售轉向大規模工業生産,為了保障在生産、運輸、包裝過程中食品品質,增加防腐劑等添加劑是必要的手段。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教授在他主編的《躲不開的食品添加劑》一書中寫道,我國製作豆腐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而滷水豆腐裏的滷水就是最典型的食品添加劑。

曹雁平介紹説,食品中可能可以做到“零添加”,但是製造的過程中不使用食品添加劑是不可能的。比如,如果牛奶的熱殺菌措施完備,而且最後包裝密閉效果非常好,可以不添加防腐劑,可是在灌裝的過程中,實際上是要經過食品添加劑對包材表面進行殺菌的。雖然沒有把食品添加劑直接加到食品中去,但是食品添加劑裏有一類叫作加工助劑,用來處理包材。

據統計,我國目前有2000多種食品添加劑,按照不同功能,《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將它們分為23個類別,其中包含常見的香料、防腐劑、膨松劑、著色劑、抗氧化劑、水分保持劑等。

在專家看來,導致很多消費者認為食品添加劑有害,更多的是來自非法添加物的誤導。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白軍飛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要正確區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比如之前“三聚氰胺”“孔雀石綠”“蘇丹紅”“吊白塊”“工業明膠”和“硼砂”,這些引發過食品安全事件的非法添加物,並非食品添加劑。

責任編輯: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