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營養

林間的野蘑菇,不要錢卻可能要命

發佈時間:2021-03-22 10:45:42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過國忠 孫鎮江 張 運 虞 貞

近來,隨著天氣漸漸變暖,山上、田間的野蘑菇、野菜,開始瘋長。

3月,科技日報記者來到江蘇省宜興市周邊的山村採訪,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山上採摘野蘑菇。

眾所週知,有些蘑菇是有毒的,不可食用。那麼,到底哪些蘑菇是有毒的?我們又該如何判斷?一旦誤食有毒蘑菇,我們該採取哪些應急措施?針對上述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我國已知毒蘑菇有435種

野生蘑菇因其味道鮮美,近年來備受一些食客追捧。據介紹,自然界毒蘑菇種類繁多,全球已知的有1000余種。目前,我國已知有毒蘑菇435種,且分佈廣泛。其中,絕大部分含毒素較少的蘑菇在經過處理後可食用,具強毒性的蘑菇有30余種,劇毒性的至少有16種。

“有些野生菌雖然美味,但因其本身含有毒素,如未經專業加工或未將毒素全部除去,誤食後可能會導致中毒。”常州第二人民醫院腸胃病中心副主任醫師林敏説,由野生菌引起的中毒事件通常分為3種:其一,有很多野生菌本身帶有毒性,誤食後會引起中毒;其二,如果野生菌被不當保存,人誤食了受細菌污染的野生菌會引起中毒;其三,由於部分野生菌不易保存,一些不法商家會在野生菌上噴防腐劑,有些人食用了添加防腐劑的野生菌後會導致防腐劑中毒。

“每年6月到9月是蘑菇中毒的高發期,雲南、貴州、四川、湖北、湖南、廣西和廣東為我國食用蘑菇中毒高發地。”江南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助理韓冬説。

勿輕信網傳識別毒菌的“妙招”

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烹飪係副主任唐建華介紹,有毒蘑菇傘柄上有菌輪,根部生有囊胞,傘柄很難用手撕開,碰破後會流出白色或黃色的乳汁,並帶有辛辣味;有毒的蘑菇多半生長在骯髒潮濕的地方;無毒的蘑菇大多生長在森林裏較乾淨的樹下。

“我們常説的,蘑菇越鮮艷越有毒,也是一種常見的輔助判斷方法。有毒蘑菇通常顏色比較鮮艷,菌傘帶有紅、黃、紫或其他雜色的斑點,基底紅色,形狀異常,帶有惡臭或苦味,較少被小動物啃食。”唐建華説,此外毒蘑菇破爛後,容易變色;無毒的蘑菇破爛後,一般不變色。

“由於毒蘑菇的形態多種多樣,部分毒蘑菇與可食用蘑菇外形極其相似,即便是菌類專家用肉眼都很難辨認,老百姓更難以鑒別。”韓冬提醒,目前簡單的鑒別毒蘑菇的方法非常少,民眾千萬別信網上所謂識別毒蘑菇的“妙招”,也千萬別吃任何野外生長的蘑菇。

“哪怕它和你常吃的那幾種蘑菇,在外形上一模一樣,也不要嘗試。一些蘑菇中的毒素能破壞人體神經系統,或對人體消化系統造成致命打擊,甚至讓人喪命。”韓冬説。

一旦誤食毒菌應儘快就醫

“吃野生菌,莫要只圖鮮,我國每年都有人因誤食毒蘑菇而中毒。”林敏説,食用菌中毒的臨床表現有很多,患者可能會有嘔吐、腹瀉、腹痛、心慌、出冷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會出現便血、休克等症狀。

林敏還介紹,若為精神型中毒,在進食後10分鐘到6小時,除出現上述症狀外,還會出現瞳孔縮小等症狀。

“一旦感到不適,首先可以進行催吐,然後立即就醫。”唐建華説,催吐是應對食物中毒最直接的處理辦法,如果吃下去食物的時間不長,在1小時至2小時內,毒物還留在胃裏,就可以採取催吐的方法將毒物排出。

“但是我們不主張對嬰兒或昏迷者進行催吐。催吐時要注意讓身體處在前傾位,防止誤吸而造成窒息。如果吃下食物的時間較長(超過2小時),但患者精神較好,此時可以採用導瀉方式將毒素排出體外。”唐建華説,但導瀉這種方法只適用於體質較好的年輕人,小孩和老人要慎用,以免引起脫水或電解質紊亂。

專家特別強調,即便經過催吐或導瀉,患者也應儘快就醫,不可掉以輕心。

責任編輯:陳思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第29屆中國廚師節展大師廚藝,品津門美食,挖掘特色飲食文化。【詳情】

科學飲水 健康生活關注中國網食品頻道飲用水專題。【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