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5到10年

發佈時間:2020-11-24 09:59:39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

“目前,我國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還面臨三大挑戰,包括高純度幹細胞的提取及乾性維持、無血清培養基研發和幹細胞的大規模高密度培養。”11月18日,在首屆中國細胞培養肉高峰論壇中,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光宏與參會學者分享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進展。

自2009年起,他和團隊歷時10年獲取了高純度的畜禽幹細胞並維持其乾性,一年前,他帶領團隊研發出中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

用畜禽幹細胞體外培養生産

“我們不應為了吃雞胸肉或雞翅而養一整只雞,而應該在合適的培養基中分別培養這些組織。”1931年,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這番暢想,被視為世界範圍內首次提出培養肉的概念。

細胞培養肉真正變得看得見摸得著,還是在2013年。當年,荷蘭教授馬克·普斯特(Mark Post)在荷蘭首次研發出可以食用的培養肉,並在英國倫敦舉辦了全球首次培養牛肉漢堡試吃大會。

中國的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於2019年11月18日。周光宏説,研究團隊使用第六代豬肌肉乾細胞,經過20天的培養,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

細胞培養肉是指用畜禽幹細胞經過體外培養生産出來的肉類,它不需要經過動物養殖,直接用細胞培養而來,不同於市面上用植物蛋白加工的“人造肉”。

“為什麼幾個細胞能長成5克的培養肉,這就是幹細胞的功勞。而提取到高純度的肌肉乾細胞並維持其乾性(生長能力)很難。”從2009年起,周光宏的團隊嘗試各種方法,先從小鼠中分離出肌衛星細胞和間充質細胞,發現這兩種細胞都有成為培養肉種子細胞的潛力。順著這條路,2015年,周光宏團隊成員丁世傑和中國科學院合作,分離出高純度豬肌肉乾細胞,兩年後,牛幹細胞也被分離。

2017年—2019年,研究團隊又研發用於培養肉的豬、牛肌肉乾細胞乾性維持方法,研製出含食品級抗氧化劑的培養基。“機體內有各種因子調控幹細胞的增殖,我們找到了關鍵的信號傳導通路和抑製劑,模擬了細胞體內的生長環境。一年前,在實驗室20天可以生産5克人造肉,現已經能培養出50克。”丁世傑説。

“無血清”細胞培養基等難題尚需攻克

“與傳統肉類生産方式相比,培養肉可以減少30%—50%的能源消耗,降低 70%—9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90%以上土地使用, 減少80%—90%的用水量等。”在丁世傑看來,理想中的細胞培養肉既能縮短肉類生産時間,又能節省土地、減少污染,而且物美價廉。

不過,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有多條鴻溝需要跨越。

首當其衝的便是要開發“無血清”細胞培養基。“培養肉生産中,70%的成本來自培養基中的血清,只有大幅度降低培養基的成本,人造肉才能真正走向産業化。”丁世傑説,血清取材于動物,能提供多種營養,在細胞培養中起到關鍵作用。但其成本較高,例如,牛血清售價每500毫升就要幾千元,所以需研發無血清培養基。

近一年來,周光宏團隊已經在研製各種成分明確的血清替代産品,嘗試逐漸替代血清培養基。

“此外,幹細胞的大規模高密度培養也面臨挑戰,這要解決增殖産生的細胞如何形成肌肉等難題,涉及專用生物反應器的研發、特定模具的研製和三維培養技術開發。另外,産品安全評價與管理規範等問題也不容忽視。”周光宏説,細胞培養肉産業化還有諸多技術需要突破,但是未來可期。

他認為:“讓細胞培養肉成本從每克300元降到3元甚至是3角,才有可能走上餐桌,這一過程大約需要5—10年。”

責任編輯:陳思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第29屆中國廚師節展大師廚藝,品津門美食,挖掘特色飲食文化。【詳情】

科學飲水 健康生活關注中國網食品頻道飲用水專題。【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