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要聞

訂單下滑、難題待解 生鮮電商“保鮮期”有多長?

發佈時間:2020-06-24 09:25:02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楊有宗、王默玲

買菜不去菜市場,動動手機送到府。受疫情影響,各大生鮮電商平臺訂單量明顯增長,然而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不少消費者又重新回到菜市場、超市買菜。與此同時,在此輪“繁榮”中,生鮮電商平臺面臨的利潤薄、耗損高、物流貴等難題依然待解。訂單下滑、難題待解,因疫情紅火的生鮮電商“保鮮期”有多長?

原來一天送100多單,現在60單左右

上午10點半,正是準備做午飯的時間,盒馬平臺配送員王海軍來到上海永嘉路一居民小區,將消費者購買的蔬菜、豬肉送貨到府。

受疫情影響,很多老年人也學會用手機買菜,生鮮電商走進更多人家。但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不少人又重新回到菜市場買菜。這一變化直接體現在王師傅的配送量上。“原來一天100多單,從4月中下旬開始,訂單量逐步下滑,如今穩定在每天60單左右。”王海軍説。

生鮮電商訂單量下滑,不只是王師傅的個人感受。在上海浦東雲山路叮咚買菜的一處前置倉,站長張濤説,該站點每天的配送量已從疫情期間最高峰的每天1800多單,回落到目前的1200單左右。據悉,叮咚買菜已經在上海建成250多個前置倉,中心城區配送半徑為3公里,郊區為5公里。不過,訂單量有所下滑,客單價卻已經從疫情前的每單80元左右,提升至120元。

訂單下滑,直接原因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生産生活秩序恢復,菜市場重新熱鬧起來。在上海閔行一處菜市場,多位攤主對記者説,目前攤位每天的客流量和流水已經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一位蔬菜攤主説,疫情前,每天流水在1600元左右,隨著夏季升溫,近期葉菜類蔬菜價格上漲,目前每天流水還略有增加。

利潤薄、物流貴、客群窄依然“老大難”

儘管有波動,但此次疫情客觀上為生鮮電商發展提供了機遇。盒馬鮮生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侯毅分析,和今年1月份相比,4月份盒馬平臺訂單量儘管比疫情期間略有回落,但也提升了50%。

侯毅説,這主要是因為,疫情期間,很多年輕消費者,尤其是“80後”“90後”的消費者學會了做飯,很多老年顧客也開始用手機下單買菜,顧客群體進一步拓展,消費者對線上經濟的認可度、信任度大幅提升。“很多人的生活理念也發生變化,更加注重家庭、親情,更願意在家裏做飯。”

但另一方面,生鮮電商行業還存在多個“老大難”問題沒有解決:

——利潤薄。相關行業報告顯示,生鮮行業平均毛利為15%左右,遠低於化粧品等毛利較高的行業。這主要是由於生鮮行業的特點決定的:蔬菜、魚、肉類等,從生産到人們的餐桌,缺少加工環節,很難提升附加值,因此缺少溢價空間。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雞蛋、番茄等是消費者最喜歡在生鮮電商平臺購買的菜品,而非龍蝦等附加值較高的商品。

從2019年開始,呆蘿蔔、吉及鮮、易果生鮮等生鮮電商平臺陷入線下關店、線上平臺無法打開等風波,究其背後原因,擴張快、毛利低等造成的資金鏈緊張及斷裂是重要原因之一。

——耗損高、物流貴。生鮮産品保質期短,部分菜品需冷鏈運輸,這進一步提升了成本。上海市民周先生説:“最近在生鮮電商平臺買了兩次切片鳳梨,都出現了品質問題,配送員送貨時就建議我選擇退貨。”

——消費群體擴展存“天花板”。基於上述兩個原因,和其他消費網際網路平臺相比,生鮮電商在價格方面始終沒有優勢。中老年消費者對價格更為敏感,因此部分消費群體出現疫情後“棄用”的現象。“相比在生鮮電商平臺購買蔬菜,到菜市場購買看得見、摸得著,有的菜更新鮮,買起來更放心,價格也更便宜。”顧客陳女士説,以菠菜為例,生鮮電商平臺1斤要5.5元左右,而在家附近的菜市場,1斤要便宜1元多。

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兩條腿”走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2019年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85239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相比而言,生鮮電商的滲透率則遠低於綜合電商。相關市場機構數據顯示,我國生鮮電商行業滲透率僅為3%到4%。

疫情趨穩,消費者重新回到菜市場、超市,生鮮電商該如何實現破局?這一方面需要通過數字化、智慧化等手段提升用戶體驗,降低運營成本。上海浦東一處生鮮電商前置倉的相關負責人説,站點每天基圍蝦配送量按照100份的量來進貨,這主要是基於前期消費數據的積累,以此實現精細化運營。

除借助數字化手段外,各家平臺也在進行相應的“模式創新”。為了降低成本,除了一線城市普遍採用的“倉店一體”“前置倉”等模式外,也有生鮮電商平臺進一步嘗試“次日自提”,由顧客提前一天下單,平臺無需前一天大規模備貨,只需按照顧客下單品類準備即可,降低損耗。

“我們將打造一個新供給模式,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們將逐步在全國建設1000個數字農業基地,實現農産品從産品到商品,更好滿足消費者對商品品質的需求。”侯毅説,盒馬還在嘗試推廣“汽車自提”模式,即消費者線上下單,將車開到指定地點,由工作人員將所購菜品放入後備廂,以此提升購物體驗。

責任編輯:陳思

第29屆中國廚師節展大師廚藝,品津門美食,挖掘特色飲食文化。【詳情】

科學飲水 健康生活關注中國網食品頻道飲用水專題。【詳情】

農資經營講誠信 農安信用保安...2019年品質興農萬里行再出發!【詳情】

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茶文化體驗館帶您愛上中國茶。【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