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要聞

食品行業如何做科普才有效?

發佈時間:2019-06-25 09:19:55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胡可璐

      近日,“社會共治與資源共用”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研討會在北京舉辦。來自食品科技界、産業界的百餘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圍繞此次研討會的主題——“社會共治與資源共用”展開了深入探討,對如何更好地開展食品安全公眾科普出謀劃策。

  創新工作形式 下沉工作重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副司長梁鋼在活動致辭中表示,食品安全首先是産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近年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和資源共用等方面,開展了一些探索。

  一是主動公佈監督抽檢資訊。每週向社會公佈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資訊,對不合格食品資訊進行專業解讀和説明,並給公眾以風險提示。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公佈了53期抽檢資訊,地方監管部門主動發佈了2400期抽檢資訊。

  二是充分發揮行業學/協會作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定期召集食品行業學/協會通報食品安全資訊,會商食品安全形勢,研究食品安全問題及對策,特別是會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權威專家,針對食品安全熱點和風險點,編寫並向社會發佈食品安全消費提示與風險解析。

  三是擴展風險預警交流新渠道。在鞏固與傳統媒體合作的基礎上,積極借助新媒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在中國政府網等權威媒體平臺設置專欄,利用網站、微信、微網志、公眾號等多種載體,傳播食品安全資訊,開發了“食安查”風險預警交流資訊服務平臺、頭條號、公眾號,擴大食品安全資訊的受眾面,提高可及性。目前,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推出的這款食品抽檢結果查詢軟體“食安查”,已完成與中國政府網、國務院客戶端總局網站的對接,累計訪問量已超過2000萬人次。

  四是全力促進食品安全資訊資源共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定時或不定時地向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通報、監督、抽檢發現的不合格使用農産品、進口食品和糧食加工品等資訊,形成監管合力。同時,編寫食品安全抽檢資訊專報,向食品部門和地方監管部門通報,加大食品安全資訊資源共用力度。

  梁鋼表示,我國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和資源共用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食品安全資訊的觸及層次還不夠深,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力量還有待於進一步發動;二是食品安全資訊資源標準不夠統一,數據資源的共用和融合還存在難度。通過食品安全預警與風險交流,要讓監管部門、生産經營企業、行業學/協會、專家學者和消費者之間,增強理解和信任,縮小各方資訊認知差異,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食育與科普四大關鍵點——有人、有勢、有聲、有為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秘書長劉昊宇表示,中國的食品市場處於“兩頭大、中間小”的S型,從長期關注底部的價格競爭,到適應中産崛起及年輕一代多元化需求的價值競爭,“安全與健康”既是必須關注的主題,更是産業價值的增長點。在歷經40年改革開放後,中國食品工業已經進入了安全與健康並行的時期。

  “風險交流是短板,食品安全資訊的不對稱加劇了消費者獲取資訊的渴望。”劉昊宇説,食育與科普有四個關鍵點。即“有人”——首先是專業的人,以科普的語言表達專業的話;“有勢”——將和平時期的科普和危機結合起來;“有聲”——要有話語權,就要形成科技界的同盟軍,媒體要傳遞科學正能量;“有為”——要將食育、科普工作落到實處,讓消費者受益。

  食品行業如何做科普才有效?

  食品行業的科普,究竟應該怎麼做呢?食品行業資深研發人員雲無心認為,企業不要把目光局限在自己身上,做科普的目的是促進行業的發展。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做科普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種良好的公共關係,即在企業還沒有發生危機的時候就應該與公眾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展示良好的企業形象。如此一來,一旦出了問題,在與公眾進行溝通時容易溝通。雲無心提醒,在做科普時,企業在與科普人士、科普媒體、科普平臺合作時,應尊重專業性。

  雲無心總結説,食品行業要怎麼去做科普才有效?第一,言必有據。這個依據從哪兒來?一是國家標準,二是權威機構指南,三是高等級學術論文。第二,在解讀自身相關研究時一定要克制。如果把一個科研成果進行了誇張解讀,行業專家人士則會把你作為一個辟謠靶子,科普效果或適得其反。

  日本橫浜合味道紀念館館長、日本方便食品工業協會食育推進委員會原委員長筒井之隆就日本食育經驗進行了分享。筒井之隆談到,日本食育工作的推進,離不開衛生、農業、教育等多個政府部門的支援。2005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世界上首個食育基本法。食育基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在於,讓國民掌握正確的食品飲食習慣,以促進國民身心健康。在行業方面,企業以開設博物館的形式向大人傳播科普。例如,日清開設了合味道紀念館。在這個展示館中,有很多創新空間。很多少年兒童手持探險筆電,尋找速食麵的秘密。還有專門人員用連環畫劇的形式介紹速食麵。此外,在展館中,合味道工廠孩子們還可以手工製作拉麵。

  “食物像一把鑰匙,是通向自然、通向內心的一把鑰匙。”杭州食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吳敏認為,通過訓練,提升感官敏銳度,擁有選擇食物的自主權,從吃得健康到吃得愉悅。吳敏介紹,正向的價值引領,必將為食研科普工作帶來新的創新的可能性。在她看來,體驗互動和單一灌輸是不一樣的,能力建設和知識的單向傳達也不一樣。她希望,選擇更加有利於受眾接受的方式,一是有趣,二是有效。

責任編輯:陳思

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茶文化體驗館帶您愛上中國茶。【詳情】

乘改革開放春風 蒙牛犇向世界...蒙牛乳業的崛起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詳情】

2018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中國特殊食品在2018年邁入了新階段。【詳情】

第99屆全國秋季糖酒會在長沙...超三千家食品酒類調味品及相關産業展商相聚長沙。【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