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智庫

何中虎:破解小麥品質的“生命密碼”

發佈時間:2018-02-24 09:08:47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董峻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題:何中虎:破解小麥品質的“生命密碼”

新華社記者 董峻

你知道麵條的口感受哪些因素影響嗎?饅頭和麵包好不好吃是小麥的什麼基因決定的?如何培育出既産量高又品質好的小麥新品種?

何中虎,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破解了小麥品質的“生命密碼”,為提高中國人的主食消費品質和營養水準作出重要貢獻。

9月20日,何中虎在國家小麥改良中心實驗室準備測試用麵粉。新華社記者 殷剛 攝

一件關乎幸福感的大事

“南米北面”,是中國人飲食結構的基本現象。在從“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的歷史巨變中,人們對麵食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何中虎的研究,正是從“中國小麥的品質怎麼樣”這個問題開始的。

1963年,何中虎出生於陜西渭北一個農民家庭,每天能吃上撈麵和白麵饃就是他兒時的夢想。1989年在北京農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何中虎先後到墨西哥的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做博士後和訪問學者。

“你們中國小麥的品質怎麼樣?”何中虎在國外時常被問到這個問題。當時,國內對小麥品質的“家底”並不清楚,遠遠落後於美國等小麥生産大國的相關研究。

何中虎立志培育優質小麥品種,但“優質”由哪些具體性狀體現?1993年,他回國到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工作,承擔起小麥品質研究的重任。

何中虎首選麵條進行研究。顏色、口感、味道,是小麥的什麼性狀決定著麵條的這些品質?經過對成千上萬樣品的品嘗、分析、對照、檢驗,最終確定了蛋白質、澱粉和色澤3項指標。他還引入新興的分子標記技術,在基因層面闡釋了麵條品質的遺傳機理。

隨後,他又確定了饅頭、餃子等主要食品的品質選擇指標。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包括磨粉品質評價、加工品質間接評價,以及5種主要食品實驗室評價與選擇指標的中國小麥品種品質評價體系。

2008年,何中虎主持完成的“中國小麥品質評價體系建立與分子改良技術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對他科研成果的至高評價。

論文寫在大地上

農業科研工作者也許是最“接地氣”的一群科研人員。何中虎身體力行地踐行著“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深厚情懷。

儘管何中虎在國外發表了學術論文100多篇,並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小麥親本創制與新品種選育團隊”首席科學家、國家小麥改良中心主任,但他認為解決生産中的實際問題、培育農民喜歡的品種,才是對科研人員的最高獎賞。

何中虎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昌平育種實驗站觀察小麥新品種(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他常年帶領團隊深入農村,了解小麥生産和食品加工業需求,通過現代生物技術與常規育種有機結合,育成18個高産優質高效小麥新品種。他培育的小麥新品種中麥175市場好評不斷。該品種不僅水澆地適宜種植,黃土高原的旱地也適宜種植,每年有五六百萬畝的面積,連續8年作為國家區域試驗的對照品種。

下鄉過程中,何中虎深切感受到農民對農業新技術和新品種的渴望。技術推廣往往在最後一公里出問題,於是他每年至少有2個月用在品種推廣上,足跡遍佈華北、西北等十幾個省份。

何中虎還與農技部門密切合作,把新品種推廣與高産創建、定點扶貧相結合,和當地技術人員共同努力使國家級貧困縣甘肅涇川、靈臺等旱地小麥大面積實現了畝産從400公斤到500公斤的跨越。

團隊合作是成功關鍵

何中虎學的是遺傳育種,沒有接受過穀物化學的嚴格訓練,但搞小麥品質研究,穀物化學是前提。要培育優質品種,而國內缺乏優質資源,怎麼辦?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團隊的智慧才能應對困難與挑戰。”這是他最深的感受。何中虎“請進來、送出去”,把國外的專家請來授課、把團隊同事送出去學習,一來二去,學科有了互補,技術有了交流。

9月20日,何中虎在國家小麥改良中心實驗室做小麥分子標記檢測。新華社記者 殷剛 攝

何中虎和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科研機構建立了3個國際聯合實驗室,為全國35個單位的110名研究生和科技人員提供出國深造和合作研究的機會。

他還把從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等引進鑒定的兩萬多份小麥優異資源發放給國內20多個單位,合作單位用何中虎引進的種質育成80多個優質抗病新品種,這些新品種在我國西南和西北地區的年種植面積超過2000萬畝。

何中虎認為,自己的研究是在前人的基礎上起步的,離不開莊巧生院士等老專家的把關指導,因此他非常注重培養人才,將嚴謹求實的學風傳給學生,將先進的工作模式和理念用於團隊管理。

“這些年我就幹了兩件事:一件是讓小麥提高品質,另一件就是培養學生、壯大研究團隊。”何中虎説,“80多名碩士、博士從我這裡走出去,還有100多人通過我的推薦或資助到墨西哥、澳大利亞、美國參加培訓交流。”

 

責任編輯:陳思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824992
投訴建議:010-88824992
電子郵箱:food@china.org.cn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