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並避免常見的非法集資活動“四部曲”

來源:中國網 | 2024-06-28 10:24:48

近年來,非法集資現象在社會上屢見不鮮,嚴重威脅著公眾的財産安全。通過分析典型的非法集資案件,我們發現集資者常常採用四個步驟誘騙群眾上當。民生信用卡中心在此鄭重提醒廣大市民,務必提高警惕,識別並避免常見的非法集資陷阱。

第一步:虛畫大餅。非法集資者往往以“新技術”、“新革命”、“新政策”、“區塊鏈”、“虛擬貨幣”等名義,編造一系列看似“高大上”的項目,描繪出預期報酬豐厚的藍圖,以此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和投資慾望。他們通常會誇大項目的規模和前景,讓投資者産生“不容錯過”、“機不可失”的錯覺。

第二步:蓄意造勢。為了增加項目的可信度和吸引力,非法集資者會利用一切資源來造勢,通常會舉辦各種造勢活動,如新聞發佈會、産品推介會、現場觀摩會、體驗日活動、知識講座等,並贈送各種小禮品以吸引公眾。除此以外,他們還會展示各種或真或假的“技術認證”、“獲獎證書”、“政府批文”等,故意將活動選在政府會議中心、禮堂進行,以製造高規格的假像。

第三步:吸金斂財。一旦獲得公眾的信任,非法集資者就會開始套取資金。想方設法套取你口袋裏的錢。他們通過返點、分紅等方式給投資者初嘗“甜頭”,使其相信投資能夠帶來可觀的收益,並且比放在自己口袋裏還安全。在利益的驅使下,投資者不僅將自己的資金傾囊而出,還會動員親友加入,導致集資金額越滾越大。

第四步:卷款跑路。非法集資者在“吸金”一段時間後,往往會突然消失或跑路。大概率因為他們原本就是“龐氏騙局”,以新投資者的資金來支付老投資者的利息和本金,也可能是因為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鏈斷裂。無論哪種情況,投資者都會遭受慘重經濟損失,甚至血本無歸。

為了幫助大家識別並避免非法集資陷阱,民生信用卡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注意以下情形:

1.宣傳對信用卡、網貸等個人信用提供“解債”、“平債”,以化解債務糾紛為由,向參與人收取高額服務費、諮詢費、保證金的金融服務;

2.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為幌子的投資項目;

3.以境外投資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的投資項目;

4.以投資養老産業可獲高額回報或“免費”養老、“以房”養老等為幌子的投資項目;

5.以私募入股、合夥辦企業為幌子,但不辦理企業工商註冊登記的投資項目;

6.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的投資項目;

7.以“扶貧”、“互助”、“慈善”、“影視文化”等為幌子的投資項目;

8.在街頭、商場、超市等發放投資理財內容的宣傳活動;

9.以組織考察、旅遊、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投資項目;

10. “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伺服器在境外的投資項目;

11.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的投資項目。

image.png

圖片來源於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

推薦閱讀
“館銀合作”打造金融公共文化空間
強化安全管理助力風險減量 福建平安産險在行動
民生銀行南安支行赴海峽長展路橋有限公司開展《存款保險條例》宣傳活動
第二批新增債額度已下達 下半年基建投資有支撐
福建傲農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