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縣氣象局:“135”打造“氣韻升輝”品牌

來源:中國網 | 2024-06-26 09:49:41

以黨建促進業務發展,在業務中檢驗黨建成效。安溪縣氣象局通過深入實施“135”工作法,以“氣韻升輝”黨建品牌為核心,圍繞氣象防災減災、智慧氣象服務、氣象科普宣傳三大功能陣地,緊扣茶葉氣候品質認證、中國天然氧吧推廣、茶葉智慧氣象服務平臺提升、茶葉氣象研學基地建設、茶葉氣象科研團隊建設五個重點項目,充分挖掘安溪氣候資源,推動黨建工作與氣象業務深度融合,賦能茶産業高品質發展。

從“心”塑造強化氣象服務

立足茶鄉深厚的文化底蘊,安溪縣氣象局結合安溪鐵觀音“三葉一芯”的獨特品質,從“心”塑造,以政治堅定、作風務實、廉潔為民的良好形象彰顯茶鄉氣象人紅心向黨、初心為民的精神風貌。

image.png

安溪縣氣象局組織黨員到葉飛故居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強化理論武裝。安溪縣氣象局通過“黨組帶頭學、支部交流學、青年跟進學、個人自主學”教育引導黨員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同時,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把實幹的要求、實效的標準體現到各項工作中去,堅守為茶産業服務的初心,為推動茶産業高品質發展貢獻氣象力量。

追求精益求精。安溪縣氣象局不斷提高預報精準度和精細化水準,每年春、秋茶採制期開展鐵觀音主産區10個鄉鎮未來24小時分鄉鎮、分時段茶葉專題氣象服務,在服務結束後對服務效果檢驗評估,加強反饋訂正,提升服務水準。

實幹抓好落實。安溪縣氣象局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工作作風,把主題黨日活動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起來,組織黨員深入茶園、茶企開展茶葉氣象服務調查,宣傳推廣茶葉氣候品質認證、“知天氣”APP,幫助茶農如何看天做茶,科學做茶,用心服務茶農。

需求導向 助力智慧茶園

安溪縣氣象局以安溪鐵觀音製作十大工序為藍本,緊貼茶産業需求,構建“氣韻升輝”智慧氣象服務體系,全力打造數據採集、智慧預報和智慧服務為一體的“全鏈條”茶葉氣象服務樣板,全方位融入茶葉生長生産全過程。

image.png

茶園梯度小氣候站

為了讓茶農更加科學地種植茶葉、管理茶園,安溪縣氣象局專門建立茶葉氣象立體監測和智慧觀測系統,布設59套自動氣象站、14套茶園梯度小氣候站、18套茶葉智慧監控設備和X波段雷達,實時監測氣象要素和茶樹生長。組建農業氣象專家聯盟,通過茶葉採制期精細化服務、編制《茶葉氣象服務手冊》、搭建“智慧茶園”平臺,為茶葉生産和各大茶事活動提供氣象保障。成立茶葉氣象技術研究創新團隊和茶葉氣象研究中心,強化局校、局企合作,共同推進茶葉氣象科研。同時,實施氣象賦能行動,打造茶葉氣象服務標桿。

據悉,安溪縣氣象局深入挖掘氣候資源,助推“氣象+旅遊”,在安溪雲嶺茶莊園建設氣象文化主題茶園,打造“氣象+茶莊園”模式,創建“中國天然氧吧”、“清新福建•氣候福地”等。並於2020年率先開展茶葉氣候品質認證,截至目前,已服務54家茶企,完成75批次認證。2024年3月,安溪縣氣象局還發佈了《鐵觀音茶葉氣候品質等級》地方標準,助力提升安溪茶葉品牌價值。

鍛造鐵魂 培育新質生産力

安溪縣氣象局聚焦示範培育新質生産力,秉承“鐵魂築夢”內涵,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為茶産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驅動力。

image.png

茶葉物候園現場交流

鍛造堅強隊伍。成立“氣象護茶”黨員先鋒隊,通過“結對子”“傳幫帶”方式在項目建設、課題研究、崗位練兵比武、經驗交流上帶動年輕黨員的發展與培養,構建專業茶葉氣象服務團隊。同時,建立績效激勵機制,表彰和獎勵在茶葉氣象服務中表現突出的黨員幹部;挖掘和宣傳先進典型,以榜樣引領激發隊伍活力。

拓寬社會參與。成立“氣象愛茶”志願服務隊,招募氣象志願者,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與茶企、合作社合作,構建“黨員科普責任茶園”和“科普講解茶師傅帶茶徒”機制,開展科普活動,讓公眾了解氣象與茶産業的關係和重要性。利用新媒體宣傳氣象服務在茶産業中的應用和成效,提高社會對氣象服務的認知度和滿意度。

目前,安溪縣氣象局在實現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上,取得了顯著成效,一系列強化氣象服務為民辦實事的舉措得到了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畢寶貴等領導的高度肯定,並榮獲多項榮譽稱號,包括全國氣象部門創建模範機關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全省首批“1233八閩氣象先鋒”基層黨建示範點等。同時,還推動安溪生態建設取得新突破,茶産業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未來,安溪縣氣象局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創新氣象服務模式,為茶産業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氣象力量。(安溪縣氣象局)

推薦閱讀
龍岩棉花灘水庫:削峰率50.2%!超百年一遇洪水降為五年一遇
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三明沙縣區自然資源局多點發力開展全國“土地日”宣傳活動
三明將樂縣自然資源局開展6.25全國土地日宣傳活動
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
三明建寧縣自然資源局:多形式開展耕地保護政策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