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共通 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來源:中國網 | 2024-06-22 17:44:33

6月15日,大陸首個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臺在廈門上線一週年,共匯聚兩岸各類標準逾29萬份,發佈、收錄兩岸共通標準216份,實現兩岸1.2萬多條標準指標、近4000條名詞術語的精準比對,訪問量超23萬人次,為兩岸産學研企,尤其是台灣地區中小微企業及創業者提供了“一站式”標準化綜合服務。

從企業標準相通,到行業標準共通,從基礎設施聯通,到名詞術語互通,廈門先行先試,研製推出一系列兩岸共通標準,通過諸多首創舉措,幫助台灣同胞跨越海峽而來,在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投資興業、共用發展新機遇。

今年1月,廈門率先成立大陸首個兩岸名詞術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精準比對兩岸名詞術語間的不同,以此解決兩岸術語標準差異帶來的貿易障礙。目前共發佈了6項重點領域的名詞術語對照標準,包括建築聲學術語、養老服務術語等。

與此同時,在全國首創推出兩岸標準智慧比對功能,通過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臺,能精準比對兩岸標準、術語之間的差異,一鍵查詢兩岸2000多種食品添加劑、1萬多種農殘限量指標、4000多條兩岸名詞術語的比對結果。

此外,為了助力臺企的産品和服務迅速適應並融入大陸市場,廈門首創試行台灣地區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據悉,目前已有13家兩岸均設廠的臺企,公開了44份企業標準自我聲明,涉及橡膠塑膠、電子設備等多個領域,涵蓋134種産品。

據了解,廈門目前已牽頭制定兩岸共通標準143項,填補多領域共通標準空白,不僅實現技術、産業、市場進一步對接,也促進社會治理的共同提升。與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臺商臺企一同制定出13項食品冷鏈物流共通標準,其中有兩項後來升級為國標。由廈門大學承擔的兩岸藍碳交易標準共通試點,在台灣地區安裝了326套裝置,交易碳匯量1900多噸,標準在台灣18個公共區域應用,引領帶動了台灣地區碳匯計量與監測方法的提升。(周雅芳)

推薦閱讀
首屆“相聚鷺島”海峽兩岸肢殘人乒乓球交流賽!泉州隊第五名
長樂東湖社區打造兩岸融合社區,首批臺胞住戶談感受
共建高素質船員隊伍 兩岸(廈金)海員首次同臺競技
福州馬尾區委臺辦完成揭牌
廈門銀行:暢通兩岸手機銀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