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滬鎮:華僑鄉賢促振興 幸福生活入畫來

來源:中國網 | 2023-12-11 18:00:20

千畝農田一年四季常綠;數十棟別墅錯落村間;從學校建設到打造僑史館,從休閒公園到微景觀,處處都有海內外鄉賢的家國情懷……走進晉江市深滬鎮的村(社區),猶如打開一幅幅風采不一的鄉村畫卷。

深滬鎮位於晉江市東南部,三面環海,一面臨山,實體産業經濟發達,旅外華僑多。近年來,深滬鎮以鄉情為燈,以實幹為基,在鄉賢助力鄉村振興方面作出積極嘗試,推進鄉村振興走深走實。

一座僑史館 濃濃家國情

近日,從坑邊村傳來好消息:坑邊村僑史館已正式進入布館階段。

坑邊村僑史館選址在一座名為“明碧別墅”的古僑厝。明碧別墅是坑邊村已故華僑顏貽碧、顏貽墩所建,其後輩無償捐給村裏作為僑史館。

明碧別墅的建設歷程也一直為村裏人所津津樂道。據介紹,當時還未解放,顏貽碧、顏貽墩是東南亞的金子大王,建房子時從菲律賓寄黃金回鄉,再兌換成建築材料,其中有部分建築材料是漂洋過海而來。歷經十餘年,耗費145斤黃金,1949年,明碧別墅終於完工。

坑邊村黨支部書記賴文藝説,顏貽碧、顏貽墩的後代得知村裏計劃將這座房子打造成僑史館後,便將房子捐出全力支援。同時,坑邊村路東、路後、顏厝、畬下4個自然村的海內外鄉賢捐款150萬元來共同助力僑史館的建設。

經過修繕、補墻、加固等工程後,坑邊村僑史館開始布館。賴文藝説,僑史館計劃在明年4月份正式開館。打造僑史館既是展示一代代坑邊華僑在異國他鄉奮勇拼搏的歷程,同時也歌頌華僑的家國情懷,在事業有成後積極反哺家鄉,助力家鄉發展。

千畝農田常綠 荒地種出新産業

行走在運夥村的村道上,連片綠油油的農田,為冬日添了幾分生機活力,也讓這個村莊增了幾分原生態的魅力。

以前,運夥村的土地大面積拋荒,村裏開展土地流轉,引進胡蘿蔔産業,成立了綠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及綠譽聲全合作社,實行股份制,有30多戶村民參股。

image.png

深滬鎮 供圖

如今,綠泉公司承包耕地4000畝,是全市胡蘿蔔機械化種植的示範區。作為農業機械化的獲益者,該公司負責人許錦芳打開了話匣子,“我們的農田配套各類農業機械20台(套),胡蘿蔔的起壟、播種、噴灌、噴藥等全程都是機械化,節省70%人工成本。”

此外,該公司還建立商品化處理中心,包括3條胡蘿蔔加工流水線、2萬立方米冷藏庫。今年,綠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為省農業龍頭企業。

土地不再拋荒,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每年1月份,胡蘿蔔收成後,就開始種植花生,農曆六月,花生收成,地瓜緊接著在地裏紮根。一年到頭,運夥村的農田總是綠油油,讓人覺得充滿希望和盼頭。

除了運夥村,東華村同樣千畝農田常綠,擁有省級標準農田示範片區,胡蘿蔔也是主要種植物。此外,東華村還有兩三百畝工業區。近年來,東華村大力推進鄉村建設,得到海內外鄉賢的支援,並成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image.png

白蘿蔔采收(深滬鎮東華村白蘿蔔豐收場景)。深滬鎮 供圖

舊村改造成效顯 別墅成群環境優

走在華海村的村道上,兩旁是依然翠綠的樹,樹上點綴著黃花,讓這個冬日的村莊煥發著別樣生機。一路前行,記者發現,村中隨處可見綠樹,道路也乾淨。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那一棟棟整齊的村間別墅,19個自然村都打造了微景觀,讓整個村子更有“氣質”。

生活在這樣的村莊裏,今年70歲的施大爺連連笑著説“很幸福”。“出門就是大路,走幾步就有景觀,空氣又好,讚!”施大爺説,華海村這幾年的變化很大,大夥對村莊環境越來越滿意。

對於村莊的改變,華海村黨總支書記施明耀説:“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個村莊的改變不是一時的,需要腳踏實地一步步來。”據介紹,此前村中心有一塊荒廢地,村兩委決定先拿這塊地“做文章”。“經過多方動員和入戶,拆了5座危房和256個墓,清理出了78畝的地。”施明耀説,村裏在這塊地統一規劃建設了76棟別墅,命名為“碧海家園”,周邊環境也隨之得到提升。

“碧海家園”建起來後,好看的房子和乾淨整潔的環境讓村民有了更多信心和期待,華海村又“依樣畫葫蘆”對幾個自然村進行改造。如今,村裏別墅錯落,村莊環境優美,村民幸福宜居。

華僑“領跑”振興路 凝聚合力興家鄉

在深滬,一所正在建設中的第二中心幼兒園背後,是華僑的家國情懷。

第二中心幼兒園位於港阜社區居委會西南側,該園佔地面積約550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273平方米,按15個班的規模進行整體規劃建設。總投資約2000多萬。其中,深滬旅菲華僑陳覺中代表陳蘭印家族向深滬鎮捐款750萬元人民幣,用於該項目的建設。

深滬鎮黨委書記孫晉展對旅外僑胞的赤子深情感慨良多:“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深滬鎮經濟社會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是包括十余萬深滬籍旅外僑胞在內的所有海內外深滬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新時代中,推動深滬的鄉村振興,旅外僑胞依然是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軍。”

在深滬,華僑、鄉賢反哺家鄉的事例數不勝數。

在東華村有一處微景觀名為“柒淘園”,園中有一條被命名為“華僑奮鬥之路”的彎曲小路。東華村有著不少在海外奮鬥的華僑,他們功成名就之時,不忘回報家鄉。柒淘園以時間順序將華僑奮鬥歷史串起來,刻印在鋼板上,分開擺放,這條彎曲小路將這些鋼板串起。

據介紹,東華村有不少對家鄉有著傑出貢獻的華僑,吳永年和施振忠是其中兩位。1926年出生的吳永年,事業有成後情係家鄉,在東華村先後捐建東華學校、綜合菜市場、老年會所、村中道路建設等多個項目。在晉江乃至福建省內,很多公益事業都有他捐資的芳名,累計捐資達1000多萬元人民幣。施振忠17歲就去菲律賓,事業有成後,同樣熱衷家鄉公益事業。2016年3月,施振忠共捐贈690萬元,用於支援深滬中學教育事業發展及家鄉公益事業,成立施振忠、顧志芳伉儷慈善基金會,在家鄉建設東湖公園、文偉公園等,如今這兩個公園都成為村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被評為“全國文明村”的運夥村,以前村居環境非常差,到處是倒塌的古厝,特別是數百個已被廢棄的茅廁垃圾成堆,臭氣熏天。而當村裏決定進行舊村改造,提升村容村貌時,海內外運火人紛紛行動起來。捐贈熱潮此起彼伏,很快就為家鄉籌集了必需的資金。

經過海內外運夥人的共同努力,臟亂差的運夥村,如今 3個公園連成一片,小橋流水,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吳金潔 陳金蘭)

推薦閱讀
泉州市直機關黨群系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召開
福建省智慧財産權保護中心:專利預審“一企一策一組合” 開闢創新成果保護新路徑
數字賦能新治理 閩地鼓樓展新篇
福建省首個鄉鎮獻血屋正式啟用
福州市晉安區:“三個融合”激活黨員電教片製作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