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以愛與責任書寫不凡人生:最美維修師楊俊明

福建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這片充滿希望與活力的熱土,吸引了無數人前來追逐夢想,他們懷揣夢想拼搏奮鬥,在這片土地上揮灑汗水,為泉州開發區的建設添磚加瓦。他們見證著泉州開發區的發展與變遷,也將自己的情感深深融入其中,這裡不僅是他們奮鬥的戰場,更是他們深愛的家園。

在泉州開發區,有這樣一個身影,他穿梭于各個小區、企業,帶著專業工具,用熱忱之心為居民解決家電難題。他就是楊俊明,一位普通卻又不平凡的家電維修師傅,他用清晰的人生規劃和腳踏實地的行動,書寫了屬於他的璀璨人生。


兒時興趣,錨定職業人生

在崇瑞街,有一家備受歡迎的家電維修店,店老闆楊俊明憑藉精湛的維修技術和友善的態度,被街坊鄰里親切地稱為“技術能手”。説起選擇家電維修這條道路,楊俊明坦言最早是受父親的影響,兒時的他常學著父親將家裏的收錄機、電視等電器拆了裝、裝了拆,就此逐漸摸索出電器維修的“門道”。“那時候拆感覺很有意思,但是也有一些沒裝好的,後面覺得要去學習電器電容等常識,才能更清楚地裝好設備。”他回憶道。年少時這份興趣早已扎入自己的內心,逐漸影響了他後期人生的選擇,最終他選擇了系統學習電器維修,至今還能在泛黃的筆電中看到他讀書時寫下的維修心得和電路圖。

步入維修行業,楊俊明便深諳維修行業的真諦——技術是根基,服務是靈魂。為讓客戶安心,他主動到府維修,耐心聽取客戶對電器故障的描述,細緻檢查每一個部件,用專業的態度和精湛的技術贏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不斷建立信任擴展客源。隨著空調等電器的不斷普及,他敏銳地察覺到其中蘊含的維護需求,同時組建了服務團隊開展空調到府維修服務,遇到複雜的空調故障,他和團隊成員一起查閱資料,反覆試驗,直到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正是這份對品質的執著追求和對客戶負責的態度,讓他們的空調維修服務獲得了極高的客戶滿意度,生意越來越好,收入不斷增長。

善於規劃,鑄就美好生活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每一步都需要精心規劃。”楊俊明始終將這句話銘記於心,並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作為家中長子,他早早扛起責任,為了不給家裏增添負擔,19歲便開始半工半讀,白天在超市打工,攢夠學費後就到學校學習電器維修技術。“學技術、開店、成家,我很早就計劃好了。”他説道。這份規劃也體現在楊俊明的家庭生活中。妻子評價他“老實節儉,賺的錢全交給家裏”。即便如今生意穩定,他仍保持著樸素的生活習慣,“一年花在自己身上的錢不到一千塊”。

2002年,楊俊明在開發區擁有了自己的家電維修店。彼時,他常因年輕而遭受質疑。“客戶一看你是個毛頭小夥子,總擔心你的手藝不精。”為了贏得客戶的信任,他從維修老式電視、電飯煲起步,遇到只需更換幾毛錢零件的小故障,乾脆分文不收。“客戶這次滿意了,下次有大家電才會找你。”他説,開店初的三年收入微薄,但口碑逐漸積累起來後,生意慢慢就好起來了。2024年12月,楊俊明搬離原來的舊門店,搬入了更大的門店,一切都按照他自己的規劃將生活越過越好。

愛心為筆,繪就鄰里溫情

“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這句話是楊俊明生活與工作的真實寫照。在楊俊明的店舖,常常可以看到周邊的居民到府來找他維修,每個居民都和他相談甚歡,這源於他二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積極參與全區志願服務活動,對於現場開展的小家電義務維修,自己分文不取,也極少在錢的問題上和客戶計較。同時,楊俊明還擔任福龍商廈小區的黨支部的組織委員、黨員樓長,主動參與小區物業管理工作,面對小區居民之間的矛盾,他總是耐心調解,憑藉公正的態度和真誠的溝通,贏得了小區居民的信任和支援。

談及在泉州開發區買房安家的決定,楊俊明感慨萬千:“這些年在開發區生活,我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情味。開發區的人對我就像家人一樣,大家相互幫助、相互支援。而且,我親眼見證了開發區的蓬勃發展,從當初店舖稀少,到現在越來越繁華,一片欣欣向榮。更讓我高興的是,我的孩子能就近在開發區實驗中學讀書,這一切都讓我覺得很幸福。”

如今,“小楊家電維修”六個字成了開發區的“活招牌”。有老人聽説他要搬店,急得直念叨:“你搬走了,我們找誰修電器?”對此,楊俊明總是笑著承諾:“店在人在,有問題隨時回來找我。”在他看來,維修行業與老醫生異曲同工——靠手藝更靠良心,“坑人一次,招牌就砸了”。

從青澀學徒到社區榜樣,楊俊明用興趣錨定方向,以規劃鑄就生活,更用善意織就了一張溫暖的鄰里網。正如他的妻子所言:“我們不求大富大貴,平安踏實就是福。”這份樸素的信念,或許正是他人生最好的注腳。(潘煌傑)  

(責任編輯:胡俊 章雯珂(實習編輯))